原创 知識付費這麼紅,它會成爲KFC嗎?

知識付費這麼紅,它會成爲KFC嗎?(轉) 文/南道七   《人類簡史》中,尤瓦爾·赫拉利提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觀點:八卦和講故事讓人類最終成爲萬物主宰。由於某次偶然的基因突變,爲智人(現代人的祖先)帶來了認知革命。讓他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來

原创 中國的傻子,一半在抖音,一半在快手

中國的傻子,一半在抖音,一半在快手   跟一位當老師的朋友聊天,他說:現在家長們終於不用擔心王者榮耀了。因爲現在孩子們迷上新玩意了,抖音、快手簡直風靡到爆。   班裏有個孩子因爲在抖音發逗趣短視頻粉絲好幾萬,成爲班級偶像,被小女生們熱捧

原创 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對“知識焦慮者”的一些忠告

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對“知識焦慮者”的一些忠告 本文作者黃有璨,三節課聯合創始人。   這是一個“知識”和“乾貨”漫天飛的時代。   許多人受困於“知識焦慮”和“恐慌”,滿世界看了許多幹貨,也聽完了一堆大神大牛們的分享,結果還是發現自己沒

原创 爲什麼說荷爾蒙推動了中國互聯網?

爲什麼說荷爾蒙推動了中國互聯網? 文/南七道   在《鄉土中國》中,費孝通說中國是一個差序格局的社會,是無數私人關係組成的網絡,而網絡每一個結都附着一個道德要素。而與道德社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魯迅卻說國人的想象力是最豐富的,從短袖能聯想

原创 抱歉,“知識付費”真的治不了你的焦慮

抱歉,“知識付費”真的治不了你的焦慮(轉) 文/承哲   知識付費這件事,一直以來有不少文章都在圍繞行業發展在分析,而我這篇則迴歸到個人需求的角度,去重新看待知識付費。   1   上圖是“易觀千帆”對於“得到”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7月

原创 知識付費:割裂的圈子,模糊的未來

知識付費:割裂的圈子,模糊的未來(轉) 文/邵魯文   2017年風口上的第一陣風,終於吹向了知識付費領域,幾家主打優質內容的平臺,不約而同的開啓付費模式。《羅輯思維》早在今年1月份,就已經開始降低視頻的更新頻率,最後一次視頻更新停留在

原创 自由職業爲何會崛起成爲一股暗潮?

互聯網連接效應: 自由職業爲何會崛起成爲一股暗潮?(轉) 文/王新喜   有數據顯示,在美國,不在特定場所去工作的人們已經佔到了整個美國工作人口的三分之一,並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長着。這個趨勢可能會在未來幾年波及中國。   自由職業英

原创 共享單車創始人正在淪爲資本家的傀儡?

共享單車創始人正在淪爲資本家的傀儡?(轉) 文/劉曠   3月1日,ofo宣佈完成D輪4.5億美元(約合31億元)融資,僅僅兩年半的時間,ofo背後已經集結了DST、滴滴出行、中信產業基金、經緯中國、Coatue、金沙江創投、東方弘道、

原创 如果你恨他,就讓他去做AWS雲計算吧

如果你恨他,就讓他去做AWS雲計算吧(轉) 前言:AWS雲計算領域一度被VC很看好,然而事實證明,AWS雲計算依舊屬巨頭之爭。   AWS雲計算領域,一度被風投所追捧。   2020年,我們看到中國公有云服務總市場規模達到 50 億美元,

原创 從陸奇就任三個月所爲看百度未來

從陸奇就任三個月所爲看百度未來(轉) 本文來自財經十一人,作者 謝麗容 樑辰 施智樑 沈忱    從1月17日陸奇出任百度(Nasdaq:BIDU)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到3月22日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宣佈離職,中間只間隔66天。    吳恩

原创 從互聯網到人工智能,BAT這七年來到底做了什麼

從互聯網到人工智能,BAT這七年來到底做了什麼(轉) 七年前的2010年,BAT掌門人李彥宏、馬雲、馬化騰曾經聚首深圳IT領袖峯會論壇,這是三巨頭領袖首次同臺論道。彼時,谷歌剛剛離開中國,中國移動互聯網步入初期,奠定未來的三巨頭也剛剛成型

原创 萬達電商折戟之謎

萬達電商折戟之謎(轉) 本文來自騰訊科技,作者孫宏超 2015年6月,美團創始人王興接到了一條來自獵頭的短信:“王總您好,想邀請您作爲萬達電商CEO的職位,不知道您有沒有興趣接觸一下?”這條有着語法錯誤的消息讓王興哭笑不得:“聽說萬達給的

原创 2017(第十屆)中國綠公司年會馬雲演講

2017(第十屆)中國綠公司年會馬雲演講(轉) 2017(第十屆)中國綠公司年會4月22日-4月24日在鄭州舉行。4月23日馬雲在會上發表演講,以下爲馬雲演講全文: 我覺得做CEO主要是兩件事,一是看未來的機會,二是看未來的災難。絕大

原创 2017中國(深圳)IT領袖峯會馬雲演講

2017中國(深圳)IT領袖峯會馬雲演講(轉) “人算不如天算,天算就是雲計算。”在2017年4月2日上午,馬雲在深圳召開的2017中國(深圳)IT領袖峯會上,談及企業管理要從人算變成計算時如是說。 以下爲馬雲演講實錄: 過去九年,深圳的

原创 國產手機的18年曆史

請回答,國產手機的18年曆史(轉)江湖上流傳着一個特殊班級,被稱爲國產班。它歷經數十年,培育出的莘莘學子一舉超越歐洲班、美國班以及日本班,並問鼎全年級,令人羨煞。然而,曾經的國產班學生,其實成績特別差,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