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通訊與互聯網行業軟件項目運作的一些不同

最近在工作中體會到了互聯網行業在軟件開發項目運作中與我以往在通訊行業時的一些不同,特此分享。首先,兩者在需求捕獲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在通訊行業中,初始需求是由象3GPP這樣的標準化組織所制定的,但通訊產品在各版本中所實現的需求是由各運營商向

原创 聊一聊工程師思維

爲什麼想到寫這篇文章?作者是想通過對工程師思維的分析和解讀,讓工程師能正確對待那些在現實工作中看上去與本職崗位無關,卻對團隊效能影響極大的一些點和一些事。在社會分工的背景下,軟件行業的工程師羣體被劃分成了開發、測試、產品等諸多崗位,以協作的

原创 打造高質效的技術團隊 —— 醞釀篇

入職半年後的2013年6月份左右,淘寶瀏覽器團隊和搜索團隊被剝離出阿里巴巴集團,成爲阿里巴巴與UC優視所成立合資公司——廣州神馬移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主體。在合資公司正式成立之前,主管在一次與我的面談中告知“我們得成爲一家小公司的一部分

原创 做一名較真的工程師

近些年與我共事過的同事,一定知道我至今仍有一個較真的性格。我會:指出同事所寫代碼的不當命名問題(並幫助改進);指出同事所寫文檔中的邏輯混亂問題(並輔以修訂);指出同事所寫PPT中亂用標點的問題;我會因爲設計的取捨與人激動地爭論;諸如此類。當

原创 寫給同事的一封信

親愛的同事,轉眼我在這個團隊工作已有一年的時光,這一年也完成了我從通訊行業轉入互聯網圈的過渡。過去的一年給了我很多觀察(團隊)的機會,也帶給了我不少思考,從我過去一年的寥寥幾篇博文你應當能看到部分。今天,我想借這篇文章與大家聊一些內容,以便

原创 【人在職場】能力與價值

最近給團隊(指#UC瀏覽器電腦版#開發團隊)分享了我的《基層技術管理原則》。在我所秉承的八大基層技術管理原則中,有兩個分別談及了個體的能力與價值,我想通過這篇文章讓更多人瞭解我對這兩個概念的理解,希望能給讀者帶去一點有價值的思考素材。首先,

原创 打造高質效的技術團隊 —— 混亂篇

2012年平安夜,我離開工作了近十年的通訊行業投身互聯網行業,入職了當時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瀏覽器開發團隊。過去的兩年,這個團隊完成了從淘寶瀏覽器過渡到UC瀏覽器電腦版開發團隊的鉅變。之所以說是鉅變,是因爲整個開發團隊的工作方法、工作質量和精

原创 『細節』是什麼

圖片來自網絡,作者不詳只要是職場人士,談及『細節』二字估計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由於這句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以至於容易將『細節』誤以爲是口號。就我在工作中的感受,發現確實大多數人是將『關注細節』當作是口號。正因如此,我想

原创 打造敏捷的自組織團隊

敏捷思想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新的曙光——以更低的風險、更高的效率開發出更具質量的軟件產品。正因如此,敏捷方法得到了業內足夠的重視並使各路團隊相擁實踐。然而,即便我們對於各種敏捷原則、範式、方法和流程瞭如指掌,仍會發現其所給組織帶來的改善遠達不

原创 駕馭Makefile (準完整版)

最近工作很忙,但這不是爲什麼一個多星期沒有更新博客的原因。相反,最近一直在寫這篇文章。現在終於讓它與大家見面了!這是一篇長達60多頁的文章(見附件),希望與你渴望學習Makefile的熱情相比,不會顯得短,而且我相信你不會失望!    在兩

原创 如何做好基層技術管理工作?

最近有朋友與我探討了軟件基層技術管理工作方面的話題,藉此從動機和方法兩方面談談我的看法。動機要做好基層技術管理工作,首先要確保自己有良好的動機,即明白自己爲何要走上技術管理崗位。做管理的根本是爲了獲得權力,但獲得權力的動機卻存在很大的差別。

原创 讓我們區分質量保證與測試

概念與思辨深度一個行業的發展似乎總伴隨着更多的概念被塑造出來。拿測試來說,我們有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迴歸測試、冒煙測試,等等。我們緣何塑造如此多的概念來“爲難”自己呢?答案可以用我從@李智勇SZ老師那學到的“概念越純粹表示思辨深度

原创 如何在C++中增加給JavaScript調用的API

本文示例說明了如何在Chrome瀏覽器中增加JavaScript API。爲了簡化,先假設是在已有的namespace中增加一個新的API,文章的最後將指出如果增加一下全新的namespace所需注意的事項。在繼續之前,請確保你的Chrom

原创 中國軟件開發工程師之痛

在近期的一次會議上,有高層談到之前在中國覺得自己做得很牛,但與美國同行接觸後卻發現與人家存在很大的差距,這一點我在外企工作時也有過同樣的體會。真正與外國同行接觸後纔會知道什麼是差距,在這篇文章中我從軟件開發工程師的角度以“痛點”的形式來談一

原创 堅信每個人都能成爲品牌

注:本文是《挨踢人物傳》第五期的撰稿我在《駕馭你的“職場布朗運動”》一文中就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過去的職場故事做了階段性介紹,並總結了二十五條職場感悟。由於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和成長故事,林林總總加起來使得我們能看到很多有異卻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