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種子、大樹和夢想

        我記得我在校外的第一個講座是10年前,對象是民辦學校的管理層,據說主要是班主任、教研組長、年級主任。當時的我是一名還沒評上高級的普通老師,兼在學校教研室“幹事”。培訓會上,主持人介紹我時似乎有些爲難,在短暫的猶豫之後,

原创 沒關係。再見!

        午飯後,接到一個尾號爲9811的陌生電話,男的,“喂。你好!”是一個比較老實的聲音。程式化的回問“你好”之後,我習慣性地等對方開口。可至少有足足兩秒,電話那頭是安靜的,接着是有些怯怯地、有些疑惑的一聲“喂”。“你說”,我已經

原创 《“宅”的滋味》神獸版

原稿:                            “宅”的滋味      “宅”的滋味在於一杯杯自創的奶茶,宅的滋味在於一本本半小時漫畫,宅的滋味在於一頓頓不再是食堂的飯菜,“宅”的滋味在於迎面面酥脆噴香的薄餅,在於……   

原创 《維特根斯坦讀本》(陳嘉映)讀書筆記(其一)

語言遊戲      我們在不同意義上講到理解一個句子,在一種意義上,這個句子可以由另一個所說相同的句子代替,但在定一種意義上,則不能。       有一種情況下, 句子的思想是不同的,句子共有的在另一種情況下,只有這些語詞,這樣排列才表達

原创 《“宅”的滋味》

      “宅”的滋味就像自制的奶茶,一開始,你總覺得不是那個味,明明該放的都放了,可喝起來還是感覺少了點什麼,不如外面買的好。可多做了幾次,你慢慢習慣了,覺得自制的味道也不錯,甚至偶爾會感慨說,自從喝上了自己做的奶茶再不願意去外面買了。

原创 孩子、河流和岸

親愛的永遠也不會有人對你講河水爲什麼這麼緩慢地流淌岸是河流的桎梏在孩子眼裏岸對河流的霸權讓它無法洞悉河流真實的模樣岸對農田、碼頭表現得親近和友好對河流卻板起臉孔常批評、責難偶有的讚美和輕撫如何消解日益加劇的隔閡和對抗熱愛河流又怎樣它的祕密岸

原创 文言文的預習檢測可以活潑一點兒

      作業是承載學習內容、體現學習方式、實施過程性評價的載體。從這一角度看,作業是與課堂同等重要的學習活動。然而,相對於課堂研究,教師關於作業的設計與運用的研究顯然不夠,“以刷題代作業”、以“練習題”代“導學案”的現象還比較普遍。《

原创 《學習、教學和評估的分類學》學習筆記

      《布盧姆認知領域目標分類手冊》於1956年出版,後被譯成20多種文字出版,被認爲是20世紀影響最大的四本著作之一。本書即《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修訂版》,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發行,2008年1月第1版,2019年2月第13次印刷。

原创 積以涓滴,皆可成流

積以涓滴,皆可成流——寫給青年教師  (此文已刊於《株洲教育發展》第五期,更名爲《用閱讀和寫作來打“底子”》)      “青年教師”這個稱呼,讓我想到了曾經的自己,想到了我在開始的十年。葉聖陶先生談爲師之道,強調“肯負責,有本錢”。“肯

原创 看情況是個什麼情況

      如果你答覆別人“要看情況”,那會是個什麼情況呢?一般而言,無非以下幾種:一是想做某件事,但因爲自己時間、精力受限,也許顧不上去做。這叫有心無力。二是某件事,對自己而言不是非做不可的,沒那麼緊急、重要、必須。這叫可有可無。三是某

原创 最後一課,我們在聊些什麼

親愛的同學們:      最後一課,我卻沒有想好應該和你們聊些什麼?看似輕描淡寫的幾句交代裏其實藏着難以言表的複雜情緒。當你們坐定,開始沉心複習,我在講臺上,試着回想我們的“第一節課”的情境,居然是一片空白。再努力回憶,我想我應該跟你們聊

原创 《多說與少說》閱讀筆記一

    授與和啓發    能多注意啓發,教師才真起了主導作用。給指點一下,提出一些學生所注意不到,但是動一動腦筋就能解決的問題,這比直接給他們講容易的多,因爲是他們自己解決的,不是光聽老師講的。      就語文課說,我很想提倡預習預習是

原创 對白:誰的謬論

看來你是有心無力呀!有心最重要只有心和啥都沒有一回事謬論我認爲對,它就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