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科創板,一瓶AI的卸妝水?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鈦媒體注:本文來源於微信公衆號甲子光年(ID:jazzyear),作者:小北,編輯:火柴Q、甲小姐,鈦媒體經授權發佈。“一級市場估值和泡沫怎麼起來的,他們自己心裏沒點數嗎?”一位券商科技產業分析師在談起即將到來的科創板時對

原创 量子摩爾定律問世:量子體積每年翻番,10年內實現量子霸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鈦媒體注:本文來源於微信公衆號新智元(ID:AI_era),編輯:肖琴、大明,鈦媒體經授權發佈。量子摩爾定律來了!在近日召開的 2019 年美國物理學會三月會議上,IBM拋出了這個概念。在這次會議上,IBM 宣佈它最新型的

原创 正經科普:12306能扛得住明星併發出軌級的流量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鈦媒體注:本文來源於微信公衆號InfoQ(ID:infoqchina),作者:小智,鈦媒體獲授權轉載。買着票了嗎您?又是一年春運到來時,每年的這個時候,大家見面的問候語就從“吃了嗎您?”變成了“買着票了嗎您?”,於是相視苦

原创 2018上市大逃亡:76%破發,18%市值腰斬

圖/視覺中國鈦媒體注:本文來源於微信公衆號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作者:黎明,鈦媒體獲授權轉載。回顧2018年,中國新經濟公司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上市潮。行業老將,創業新貴,巨頭新寵,各路英豪齊刷刷上馬,爭先恐後搶灘資本市場。不

原创 創業這事,從未如此浮躁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鈦媒體注:本文來自於公衆號起朱樓宴賓客(the_great_time),作者:大衛翁,鈦媒體經授權轉載。1999年的春天,美國也曾經有過全民創業潮。一份民調顯示,當時每十二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在創業。一羣羣的年輕人將自己的

原创 萬字報告:困獸Snapchat的社交角鬥場生存之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鈦媒體注:本文來自於公衆號全媒派(quanmeipai),鈦媒體經授權轉載。2011年,Facebook、Twitter和LinkedIn幾乎佔據了社交媒體領域,似乎已無多餘的空間再來開發新的社交軟件。然而,當時在斯坦福大

原创 巨頭“芯”動,寒冬或與AI芯片無關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鈦媒體注:本文來自於公衆號AI銳見(Rebuild_AI),作者:半夏,鈦媒體經授權轉載。作爲人工智能產業的重中之重,AI芯片成了各家角力的最佳舞臺。近日,作爲老牌芯片巨頭之一的高通就是有備而來,接連在其技術峯會上發佈了驍

原创 連續8天社交排行超微信的ZEPETO,會成爲下一個月拋軟件嘛?

鈦媒體注:本文來源於微信公衆號運營研究社,作者:陳維賢,鈦媒體經授權轉載。最近,朋友圈被一羣“立體卡通小人”刷屏了。作爲個人的 3D 虛擬形象,它們被做成表情包: 被設置爲個人頭像: 甚至可以和好友、偶像“雲合影”: 這些長相、服飾和

原创 微信暫停漂流瓶:始於寂寞,止於色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鈦媒體注:本文來源於微信公衆號知曉程序(ID:zxcx0101),作者:方嘉文,鈦媒體獲授權轉載。“這麼多年了,我還在做通訊工具。這讓我相信一個宿命,每一個不善溝通的孩子都有強大的幫助別人溝通的內在力量。”張小龍多年前在飯

原创 人工智能時代,非洲貧民窟有了新型“血汗工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鈦媒體注:本文來自於公衆號大數據文摘(BigDataDigest),編譯:Jiaxu、小七、夏雅薇,鈦媒體經授權轉載。26歲的單身母親Brenda住在非洲最大的貧民窟基貝拉,這也是全球最貧困的社區之一。每天早上,Brend

原创 亞馬遜自研CPU和AI雲芯片曝光,雲計算巨頭都開始自己造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鈦媒體注:本文來自於公衆號新智元(AI_era),編輯:文強、張乾、大明,鈦媒體經授權轉載。亞馬遜出手了,一出手就是兩顆炸彈!本週一,亞馬遜推出首款自研Arm架構雲服務器CPU Graviton,目標直指英特爾;昨天,亞馬

原创 谷歌雲是如何一步步落後於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等競爭對手的?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鈦媒體注:本文來源於微信公衆號 AI 銳見(Rebuild_AI),編譯:JY;原文來源於CNBC,作者:Jordan Novet ,Jillian D'Onfro ,鈦媒體獲授權轉載。三年前,谷歌雲業務剛剛起步,這標誌着

原创 被誤判闖紅燈,是誰冤枉了董明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鈦媒體注:本文來自於公衆號量子位(QbitAI),作者:乾明、郭一璞、嶽排槐,鈦媒體經授權轉載。昨天,一張董明珠在寧波闖紅燈被抓的照片,傳遍了整個社交網絡。俗話說得好,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但這次,董明珠真的是冤枉的。不

原创 反硅谷而行,Apple News首次公開編輯部工作細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鈦媒體注:News(Apple News,以下簡稱News)是蘋果公司在2015年推出的一款新聞應用,堅持在算法時代僱用人工編輯來挑選內容,這與已經使用算法推薦的Facebook等公司背道而馳。 本文來自於《紐約時報》,由

原创 以蘋果爲例,談如何對公司作「本質分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鈦媒體注:本文來自於公衆號Yourseeker(yourseeker2018),作者: 曾翔,文章參考了 asymco 網站的部分觀點和圖表,鈦媒體經授權轉載。想深入理解一個公司的本質,你要麼瞭解別人不知道的東西,要麼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