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堅持 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2.如何順利度過習慣養成三階段

前文中已經提到過,習慣的養成通常包括三個階段(如果是身體習慣或思維習慣,還會多出一個“穩定期”)。每個階段裏我們會遇到不同的困難,需要重點改善的地方也不一樣。大體概括來說,反抗期側重於身體、不穩定期側重於環境、倦怠期側重於心態,以下將以行爲

原创 《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1.爲什麼你總是半途而廢

這是一本既簡單又難懂的書。說簡單,是因爲作者古川武士在書中講到的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觀點;說難懂,是因爲多數人在看完這本書之後,依然只停留在“我知道了”的層面上,卻不曾真正去實際運用書中的方法。拆解這本書,最終還是要回歸到應用層面上來。一、習

原创 《重拾交談》8.前方的路

1.放下電子產品電子產品對生活的改變是巨大的,無論是個人情感關係還是人際往來,方方面面都脫離不了電子產品的影響。人們變得不願意交談,變得注意力更加難以集中,也變得逐漸失去同理心了。電子產品並非洪水猛獸,但過度沉溺於電子產品,只會讓我們變成電

原创 《重拾交談》6.三把椅子之教育

技術的進步不僅縮短了我們與親人、朋友、伴侶相處的時間,在更廣闊的社會場景——如學校和職場上,也同樣對我們造成了深刻地影響。1.多任務處理的迷思隨着電子設備的日益普及,許多學校也正越來越多地在課堂上引入電子設備。老師們用PPT講解課程,學生們

原创 《重拾交談》7.三把椅子之工作

數字時代,讓天涯海角的人都能連結到一起,企業與組織因此也變得鬆散化、遠隔化。一個團隊可能由身處不同地方、甚至不同國家的人共同組成,辦公與合作的過程也可能更多地以線上或短消息交流爲主。交談,在職場之上也漸漸變得稀少了。1.在線/在家辦公的弊端

原创 《重拾交談》5.兩把椅子之愛情

家庭爲每個人提供了避風的港灣,友誼讓人們獲得支持與傾聽,愛情則幫助人們尋找到人生的伴侶。數字時代之下,愛情也不可避免地發生了變化。1、選擇多了 滿意度卻下降了技術的進步,爲人們提供了更多相識的機會。不管是微信還是QQ,都能搜索到附近的用戶和

原创 《重拾交談》4.兩把椅子之友情

親情無疑是我們每個人最先接觸到的親密關係。隨着我們的逐漸成長,友情開始成爲我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重拾交談,也同樣是重建友情的過程。一、社交媒體帶來交談能力下降線上交流與面對面交談的根本區別,在於前者是精心準備後的產物,而後者則更接近於突

原创 《重拾交談》3.兩把椅子之親情

![](https://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7416255-28e8c45056064d60.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

原创 《重拾交談》2.一把椅子——獨處與自省

有效交談的基礎是同理心,也就是感知並接納對方情緒、感受的能力。而要感知對方,首先要學會感受自我。交談所需要的第一把椅子,就是獨處與自省。 一、學會獨處纔不會孤獨 1)獨處不等於孤獨。 獨處與孤獨這兩個詞看起來很相似,其實含義卻大不相同

原创 《重拾交談》1.數字時代更需要交談

“如果我的孤獨是魚,想必連鯨魚都會懾於其巨大與猙獰而逃之夭夭。” 伊阪幸太郎書中的這句對白,道盡了數字時代人際關係的狀態。科技讓人際間的聯繫越來越便利,卻也讓人際間的聯繫變得越來越淡薄。辦公室裏、餐桌上、地鐵裏,到處是死死盯着手機屏幕的“

原创 象與騎象人 幸福的假設(10)人生的意義

前篇裏提到了,人心之中都有神性。通過獲取巔峯體驗,可以激發我們心中的神性,讓我們獲得道德提升感。今天是本系列的最後一篇,要講的是關於人生意義的思考。 一、何爲人生意義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個終極性問題可以拆分爲兩個子問題:一是人生目的是什

原创 象與騎象人 幸福的假設(9)靈性的覺醒

前面幾篇分別講到了騎象人(理性)與象(慾望及本能)的對立,講到了如何讓人與象和諧共處,講到了該如何駕馭巨象、追求幸福。本書的最後一部分,講述的是我們該如何乘象而奔,去追尋人生的意義。今天是第九篇——關於靈性的覺醒。 一、社會生活的三個維度

原创 象與騎象人 幸福的假設(8)道德的成長

如果說心理是駕馭本能大象的騎象人的話,那麼道德就可以說是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馭象之術了。我們一邊學習着前人的教誨,一邊以自己的方式對這套馭象之術做出修改與增刪,這就是道德的成長。 一、古代的道德 不管是哪一種文明,都對子孫後代的道德發展十分

原创 象與騎象人 幸福的假設(7)心理的成長

“那些殺不死我的,必將使我強大。” ——尼采 一、創傷後的成長 無論古今中外,都有着無數關於在逆境中成長的格言,彷彿不遭遇逆境、人就必將變得軟弱無能。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說,這類的格言如此之多,是否正說明要在逆境中成長原本就是非

原创 象與騎象人 幸福的假設(6)愛與依戀

愛與依戀,是距離我們最接近的情感,也是自古以來文學創作的源泉。然而奇怪的是,直到近半個世紀以來,人們纔開始去重視與研究愛與依戀對我們的價值和意義。 一、哲學家對愛與依戀的看法 東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截然不同,然而在對愛與依戀的態度方面,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