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創業成長小記

相對來說我們團隊是草根創業,不過也算熬到了B輪融資。我加入創業團隊很早,在創業團隊時想想以前在大公司有很多東西爲啥的都理所當然,而成功往往都是經歷過各種坎坷,創業只有自己經歷過才知道要踩多少坑。借勢和用人,是創業永恆的兩個話題。借勢,也是我

原创 2019年已過半,區塊鏈投資的週期進行時

2019年已經進入下半年,很多人還在爲幣圈是否牛還是熊糾結煩惱,對週期一無所知。2018年熊了一年,比特幣從2w美金一路直到3k美金。而2019年的你可能思想上還沒有從空轉多,比特幣卻已經拉了4倍多了(最高近14000美金),遲遲沒有上車。

原创 淺談情商以及各種商

智商,即智力商數,繫個人智力測驗成績和同年齡被試成績相比的指數,是衡量個人智力高低的標準。智商高的,往往講話比較有深度,有邏輯。而步入社會後,大家更多談起的是情商。在工作職場中,在與客戶談論中,經常能聽到“這人的情商低”的標籤,而這個標籤,

原创 通縮之於幣價的關係

從17年中下旬接觸數字貨幣投資到現在,不敢說是一個大牛,但也算一個老韭菜了。不同週期有不同的投資策略,大牛市只要有資金流入有莊有概念可炒,啥幣都會漲。但是拉長整個週期,什麼樣的幣是跑贏大盤的,什麼是真正的價值幣是需要我們認真來思考的。19年

原创 《樂隊的夏天》,這夏天不孤單

《樂隊的夏天》由愛奇藝出品、米未聯合出品並製作的原創音樂綜藝節目。簡單說就是馬東團隊繼《奇葩說》後又一個綜藝。昨天看了第三期,第三期真的好長啊,有兩個多小時,但是隻要你全部看完,你真的覺得是無比的震撼。在本期節目中,張亞東現場上演樂理知識課

原创 比特幣挖礦算力那些事

我們在購置比特幣機器時,經常會說機器算力多少,看到“EH/S”、“PH/S”、“TH/S”等單位。區塊鏈媒體資訊也會說BTC難度上漲,全網算力上漲等新聞。上圖是全網算力和全網難度的簡易圖,是從BTC.COM摘錄的。可以看到新一輪的算力已經和

原创 豐水期礦場是否是靠譜選擇?

年初在比特幣低迷的時候,在信仰屯幣的同時,關注到了挖礦產業。購置了螞蟻S9的機器若干臺,沒想到當下來看,是一筆非常不錯的投資。1、礦機幾乎買到了最低點2、2-5月全網算力和難度漲幅不大3、4-5月btc幣價開始大漲基於以上幾點,就早早的已經

原创 區塊鏈戰友羣牛人分享記錄

投資有風險,爲避免廣告嫌疑,內容稍作精簡和修改。1、什麼是有價值的公鏈首先,我們聊聊公鏈的定義,什麼是公鏈呢?實際就是部署在互聯網全民開放的一個分佈式賬本。在國外,目前通常使用許可鏈或非許可鏈來區分,而不是公鏈、聯盟鏈、私有鏈。非許可鏈纔是

原创 《纏論解析》學習筆記之纏論形態學

禪技術理論分兩種a)纏論心態學,包含K線和均線系統,是根本。b)纏論動力學,是輔助。通過k線系統找到走勢中樞,結合背離和區間套找到買賣點。1、k線的包含處理a)k線的關係包含關係:k線高低點在相鄰k線範圍之內。b)k線的包含處理原則向上處理

原创 《策略爲先》學習筆記

A股投資同樣遵循行業二八原則,數據統計爲:6虧2平2賺 。爲啥虧?大多數普通投資者沒有選擇與自己情況相匹配的投資策略,比如用長跑和短跑舉例,得有自己擅長的方式並加以科學訓練。關於投資的三個故事故事中的邏輯和代價,觀察和思考盈利背後的邏輯和代

原创 30歲的職業選擇

30歲是很多人的職業門檻和臺階,最近身邊的朋友都一些職業動作和選擇,對我有感觸,也對自身職業規劃有更深入的思考。上篇《芸臺書舍》主要是去會面胡兄,胡兄是我一直關注的前輩,發跡於房產,在那個幾年翻一倍用盡槓桿的年代,現厚實於文化產業。我也表達

原创 記夢想小鎮芸臺書舍閉門會

跨階最最關鍵的技能 1、抱大腿,鏈接牛人,制定規則2、制定規則的關鍵,設計願景、制定資源和利益分配3、能力和資源不足時,則抱大腿一起參與制定規則4、接近圈層,莊家思維談人生規劃和資源整合1、個人資源梳理每個人都要時刻梳理自己手裏的資源,明

原创 夯實地基,搭建人生底層框架

人活着就有社交活動,活動會產生交易行爲,最後構成經濟。你不得不承認,政治和經濟構成不同的圈層,深淺的連接。地球在轉動,世界在變化,人就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着。你至親之人,尤其你的父母會教你安穩地活着,突出“穩”。你身邊的朋友,利益往來,同頻同

原创 絕不慕虛名而處實禍

絕不慕虛名而處實禍。我們都是情感動物,太容易受情感支配,導致世間有太多的人不談利益,意氣用事,最後不得善終。絕大多數問題的關竅就在於利益糾結點,能不能理清利益關係繞開紛擾,決定了會不會動作變形,會不會死要面子活受罪。待人篇。唱《朋友》的臧天

原创 擁抱週期,擁抱經濟危機

經濟機器是怎樣運行的 (時長30分鐘)-高清觀看-騰訊視頻 《經濟機器是怎樣運行的》是橋水基金創辦人瑞·達里奧的文章,他也是著名書籍《原則》的作者。視頻我不下看了5遍,但對於經濟小白很多概念還是沒有明白。就如我上篇文章《“成長”的產品化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