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python模塊psutil 獲取系統信息

CPU信息 1. 查看CPU信息:cpu_times() 以namedtuple的形式返回系統範圍內的CPU時間。每個CPU時間表示CPU在給定模式下花費的秒數。 當percpu爲True時,返回每個CPU的命名元組列表。列表的第

原创 ubuntu 19.04 安裝 pip3

查看當前pip3版本是否存在 pip3 sudo apt install python3-pip pip3 --version

原创 git操作(不定時更新)

切換分支 git chenckout 分支名 刪除分支 git branch -d 刪除的分支名 注意:當前分支如果在刪除的分支上,是無法進行刪除操作的 拉取指定分支的代碼 git clone -b 分支名 clone

原创 Java中父類與子類構造函數的調用次序

首先看一下這幾個代碼的執行結果 結果: ①:每個類在構造的時候,都會有一個默認的無參構造方法;就算我們不寫,編譯器也會幫助我們生成一個默認的構造方法;但是如果我們寫了,那麼會使用我們自己寫的構造方法。 ②:子類的構造過程中

原创 獲取ip/mask的ip格式的ip起始地址和結束地址

from IPy import IP a = IP("1.1.1.0/24") print(a[0]) print(a[-1]) 結果如下:

原创 ip,ip-ip,ip/mask 的校驗

ip校驗 對ip格式的校驗,對於特殊的ip類型,需要單獨再做判斷篩選: 方法一: import ipaddress ip = "0.0.0.0" try: result = ipaddress.ip_address(

原创 python中,如何實時獲取PING命令的結果

ping命令在ping通或者不通的時候,大概是下面兩個情況 技術棧使用了 Flask框架和redis 數據處理 # 存儲ping數據的redis 1號庫 redis_sh = StrictRedis(host='127.0.0.

原创 報錯:too many values to unpack (expected 2)

too many values to unpack (expected 2) 在調用函數的時候,你用2個參數接收返回值,然而你的函數只有一個返回值,從而報出該錯誤

原创 ping 外網 icmp_seq=1 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linux中,無法與外網連接,在進行了防火牆檢查,網絡是否正常,iptables配置等一系列排除之後,還是不能接通,可以嘗試使用下面的方法。 問題如下: 查看當前windows中使用的是無線還是有線連接,我這裏是有線連接 選

原创 go變量的定義個賦值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 ① var a = 10 // 初始化一個變量,並且給一個初始值 fmt.Println("a = ", a) // ② var

原创 iota枚舉

go語言學習筆記—iota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 itoa : 常量自動生成器 //1.常量賦值,每隔一行,自動加一 const ( a = iota

原创 java中類的使用 -- 01(標準類的定義)

類的定義: public class Student { // 成員變量: 定義在類裏面,在方法外面 String name; // 給學生類定義一個變量,成爲成員變量 int age; // 成

原创 java中的Array和ArrayList基本操作

Array java中的數組Array是一種【引用數據類型】 數據的初始化方式: ①動態初始化(指定長度):數據類型【】 數組名稱 = new 數據類型(數據長度) ②靜態初始化(指定內容):數據類型【】數組名稱 = new 數據

原创 java中,char類型數組可以直接打印出數據,其他類型打印對應的地址

下面是java中八種基本類型和1種引用類型定義的數組,並進行打印當前數組操作代碼: package StringStudy; public class charLi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原创 java中類的使用 -- 02(繼承後,變量和方法的使用)

先聲明,在java中,繼承使用的關鍵字是extends 語法:public class SonClass extends FatherClass {} 局部變量,子類成員變量,父類成員變量調用: 局部變量直接使用;子類成員變量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