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關於生產力的錯誤認知

9大關於生產力的錯誤認知
以及你應該做的9個有用的替代方法

生產力

大量文章不斷提供新的方法來提高生產力,或者以新的方式重新包裝相同的建議。然而,無論我們讀了多少文章,我們大多數人仍然對自己的壞習慣感到無助。部分挑戰在於,養成提高生產力的習慣需要時間。

但是很大一部分問題在於,許多建議實際上並沒有幫助,甚至可能適得其反。這裏列出了關於生產力的9大錯誤認知——這些被普遍認爲正確的觀點實際上站不住腳,可能會讓你誤入歧途。

因爲我們喜歡給你可行的信息,所以也提出了一些替代方法,幫助你保持高效——以及心理健康!

神話1:模仿高度成功人士的習慣。

許多生產力文章喜歡羅列高度成功人士的日常習慣:史蒂夫·喬布斯每週只吃兩種食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每天都修鬍子,奧普拉從不錯過會議,蒂姆·庫克凌晨3:45起牀(真的嗎?),等等。然而,把高度成功人士的習慣當作圭臬是有缺陷的,原因有幾個。

一個原因是這在統計學上值得質疑。

心理學家Aditya Shukla在他的博客Cognition Today上說:"對於少數人來說,培養高效習慣可以讓他們成功,然而儘管使用了相同的習慣,許多人仍然不成功。"

此外,它讓人覺得高度成功的人總是保持巔峯狀態。但是,就連本傑明·富蘭克林這樣知名的人物,他爲自己制定了一套要求很高的美德和目標,可能還是待辦事項的發明者,也"天生不擅長保持文件和其他物品井井有條,他覺得這種努力非常煩人,幾乎因沮喪而放棄,"正如《每日儀式:藝術家如何工作》的作者梅森·庫裏所說。"此外,印刷生意的需求意味着他不能總是遵循自己制定的嚴格每日時間表。"

把高度成功的人放在神壇上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阻礙了我們自己的努力。Thrive Global網站的健康教練Casey von Iderstein表示:"我們很容易忘記他們在成功道路上經歷過並且仍在經歷自己的一系列掙扎和挑戰。""我們可能覺得他們的生活完美無缺,遙不可及。"

相反:把成功人士當作激勵,而不是偶像

從你欣賞的人那裏獲得激勵,嘗試他們的生產力方法,效仿那些真正幫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想法——其他的就拋到一邊。

"當我們看到某人創造了一種對我們有吸引力的生活方式時,重要的是要把他們當作真實的、人性化的激勵(這與崇拜偶像大不相同)——因爲我們從這個角度看問題時,就能對整體情況有更清晰的認識,"von Iderstein說。

神話2:最大化利用每一刻時間。

最根深蒂固的神話之一——以至於人們把它等同於生產力本身——是認爲高效工作就是要最大化利用一天中的每個清醒時刻,以儘可能快的速度完成儘可能多的事情。

事實上,試圖成爲一臺永不停歇的成就機器,與人性不符。根據"深度工作"專家Cal Newport和其他研究,我們每天大約有3到4個高效時段。

"多產與時間管理無關,"沃頓商學院的組織心理學家Adam Grant說。 "一天中的時間是有限的,專注於時間管理只會讓我們更清楚地意識到我們浪費了多少時間。"

事實上,專注於最大化利用時間實際上可能會削弱我們的創造力。Grant說:"生產力和創造力需要相反的注意力管理策略。生產力通過提高注意力過濾來排除不相關或分散注意力的想法。但是創造力則是通過降低注意力過濾來吸納那些想法。"

心理學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指出,創造力的能量是非常複雜的,其中包含許多矛盾的元素。

他說,有創造力的人"經常休息,睡眠充足。""關鍵是他們能控制自己的精力;不受日曆、時鐘、外部日程的支配。必要時,他們可以把精力集中起來像激光束一樣;不需要時,創造型人格會立即給自己充電。"

相反:確定並專注於一天中你最有效率的幾個小時。

把精力集中在你最專注的那幾個小時裏。找出你一天中效率最高的時間段,使用"喫掉那隻青蛙"或"時間劃分"等方法來完成最重要的工作。在工作時間之外,一定要抽出時間放鬆,保證充足睡眠。

神話3:設定大目標。

在自我提升的語境下,常常給人的印象是,目標定得最大的人最成功。

但是,如果你設定了一些目標,比如報名參加一個半程馬拉松以激勵自己多跑步,或者出版小說以促使自己寫作,你可能會因爲目標太大、太急而不知所措,可能會適得其反。從長遠來看,它可能會讓你覺得這些行爲——跑步、寫作等——太嚇人了。

芝加哥大學和韓國商學院的研究人員的一組研究發現了這一點。過於關注目標——無論是在跑步機上鍛鍊、摺紙、使用牙線還是練習瑜伽——都與更早放棄有關。

在其中一個實驗中,研究人員將一組被告知要把鍛鍊視爲減肥手段的學生,與另一組被告知要關注鍛鍊體驗的學生進行了比較。然後要求每組說明他們的鍛鍊目的。有減肥目標的學生計劃在跑步機上跑的時間比被告知要關注體驗的學生長,但實際情況卻相反:關注目標的學生實際上跑的時間比關注鍛鍊體驗的學生少(34分鐘,而後者爲43分鐘)。

正如99u在描述這項研究時總結的那樣:"過於專注於目標會分散我們對追求這些目標所需活動的內在樂趣的注意力。"

相反:從"極其微小的"、持續的習慣開始。

要養成可持續的生產力習慣,最好從容易實現的任務開始。心理學家尼克·威格納爾說:"我們中的許多人很快就會失去動力,灰心喪氣,過早地放棄目標,因爲我們想一口喫成個胖子。"

他建議"從非常小的事情開始"。想出一個看似可管理的、有規律的例行工作,然後再從中降低幾個步驟。例如,如果你的目標是寫一部小說,可以從每天早上寫一個小時開始,然後縮減到每天500字,接着是每個工作日500字,最後定爲每個工作日300字。

基本上,任務越小,就越容易養成堅持的習慣。最終,這些小小的成就累積起來就能成就一件大事——比如寫出那部小說。

神話4:優化你的生產力應用和系統。

對於一個Doist的作者來說,駁斥這一點有點可笑,但是請聽我說完。調整(或徹底改造)我們的生產力應用和系統,讓我們覺得自己正在取得進展。問題是,這種"進展"是在管理我們的生產力應用和系統,而不是真正朝着目標努力。

儘管找到合適的應用程序(對我來說是Todoist)或系統(對我來說是番茄工作法)很好,但過於依賴它們可能會適得其反,尤其是當它側重於數量——完成儘可能多的待辦事項——而不是質量——優先處理對目標影響最大的任務時。杜克大學心理學和行爲經濟學教授丹·艾瑞里(Dan Ariely)也有同感。

以努力實現"收件箱歸零"爲例。如果目標是每天結束時收件箱裏沒有郵件,那就會花大量時間查看郵件,創建精細的歸檔系統。但這隻會導致收件箱變成一個空白屏幕。它實際上並沒有實現任何更大的目標。(這甚至可能是浪費時間。根據IBM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使用文件夾整理電子郵件的人找郵件的速度並不比直接搜索郵件的人快)。

在某種程度上,優化生產力系統的邊際效用會變成負面影響。通過使用應用程序和系統來量化自己是令人興奮甚至上癮的,但它可能會分散我們對更需要認知能力——從根本上更令人滿意——的工作的注意力。

只使用幾個應用程序和系統,不要爲了跟上每一個新東西而焦慮。

相反:有選擇地使用應用程序和系統。

離線設定你的優先事項。然後,使用你最喜歡的應用程序或系統來分解和實現你的優先事項。只使用幾個應用程序和系統,不要爲了跟上每一個新東西而焦慮。選擇應用程序應基於它們是否能幫助你實現目標,而不是因爲你覺得應該使用熱門新應用。

神話5:使用獎勵。

美國文化大力宣揚,人們最強烈的動力來自外部獎勵,比如金錢或有聲望的頭銜。

但是,一個人意識到自己想要的所有金錢和權力並沒有讓他們感到快樂,這樣的故事由來已久。

相反,我們往往通過"內在動機"獲得最有意義、最持久的生產力。

根據對約3500名德國中小學生進行的一項2013年研究,那些爲了獲得好成績而努力學習的學生短期內表現不錯,但那些因爲對某個學科感興趣並想掌握它而努力學習的學生長期表現更好。

有趣的是,當人們已經對某項任務感興趣時,使用外部獎勵——比如加薪、晉升和福利——會削弱內在動機。如果對一個已經對某個項目感興趣的人引入外部獎勵,就會取代內在動機,這種現象被稱爲"動機擁擠理論"。即使後來把外部獎勵從情境中移除,人們也很難重新喚起原有的內在動機。

相反:培養內在動機。

專注於培養你的內在動機。首先,花點時間用艾森豪威爾矩陣之類的框架列舉你生活中的主要價值觀。這將有助於你確定優先事項,瞭解你最想在工作中培養的技能。

然後,關注過程而不是結果。例如,如果你正在嘗試寫一部小說,你可以分時段寫作,甚至可以制定一個待辦事項清單,將要打勾的項目設爲時間增量。這會讓你朝着一個非常真實和有限的目標努力,即在特定時間內寫作,而不是朝着更抽象、面向結果的目標,比如寫一部小說,甚至是寫一章。

正如作家兼藝術家奧斯汀·克萊恩所說,要關注動詞而不是名詞:

"很多人想當名詞,卻不想做動詞所代表的事。他們想要頭銜,卻不想工作……做動詞所指的事情會帶你去一個比僅僅想要當名詞更遠、更有趣的地方。"

神話6:意志力是有限的。

意志力是社會心理學中最具爭議的主題之一。多年來,一種叫做"自我損耗"的理論一直主導着傳統觀點。根據這一理論,行使意志力和抵制誘惑(喫零食、查看社交媒體、小睡等)是一項認知要求很高的任務,會削弱我們的表現能力。

但是這一理論最近因廣泛難以複製其研究結果而受到質疑。新的研究表明,意志力可能更多地取決於環境和文化。例如,一項比較了來自印度的400人和來自美國的450人的研究發現,與印度人相比,美國人在堅持完成任務方面的自制力更差。

研究人員之一Veronika Job解釋說:"在東亞文化背景下,通過日常鍛鍊自制力來變得更強大是哲學傳統的一部分。
自我損耗"取決於文化影響和背景。"

Job、Carol Dweck和Gregory Walton的相關研究發現,與那些認爲意志力有限的參與者相比,認爲意志力無限的參與者表現出較少的自我損耗跡象。甚至"自我損耗"理論的創始人Roy Baumeister也發表了一篇論文,指出"動機、個人信念和有限的資源"是影響意志力的不同因素。

未能複製Baumeister理論的研究人員Michael Inzlicht和Brandon J. Schmeichel表示:"[自我損耗]不是神祕的自控資源喪失的結果,而是動機、注意力和情緒轉變的結果。"

相反:通過積極的自我肯定和習慣養成,隨着時間的推移增強你的意志力。

養成小習慣或儀式有助於隨時間增強意志力。夏天,我養成了朱莉婭·卡梅倫的《藝術之路》一書中推薦的一個叫做"晨間日記"的習慣,即每天早上寫三頁,不用擔心技巧或內容。這樣做讓我養成了不想寫作時也要寫作的習慣,我發現隨之而來的是寫作動力和實際寫作時間的增加。當一個行爲成爲習慣時,它就不需要任何意志力了。(關於習慣的重要性,可以看查爾斯·杜希格的《習慣的力量》一書)。

根據2009年的一項研究,自我肯定也有助於增強意志力。試着對自己說或寫一段積極的話,或者留意自己的消極想法並修正它們(例如,把"不能"變成"能")。這聽起來可能有點俗氣,但似乎很有效。

儘管意志力是可塑的,但重要的是不要以犧牲休閒和放鬆爲代價過度工作。休息和騰出時間玩耍會幫助你學會喜歡自己的習慣,從而堅持下去。

神話7:想象自己實現目標。

實現目標與你的想象力之間唯一的障礙就是你自己,對嗎?如果你能簡單地看到自己達到目標——跑完馬拉松的終點線,把小說寄給經紀人,得到夢想中的工作——你就會實現它。像"祕密"這樣的可視化技巧聽起來應該管用,但實際上往往不奏效。

根據一篇直截了當地題爲"對理想化未來的積極幻想會消耗能量"的論文,可視化不會激勵我們跳得更高,反而會讓我們變得自滿。

"積極幻想預示着較差成就的一個原因是,它們不會產生追求理想未來的能量,"作者總結道。

人們也更容易因挫折而氣餒,因爲在我們的幻想版本中,一切都很順利。

相反:現實地運用你的想象力。

論文作者建議嘗試"批判性可視化",即想象"現實中的障礙、挫折和其他絕對不那麼積極的因素",正如大衛·迪薩爾沃在《福布斯》雜誌上總結的那樣。例如,你可以想象如果沒有得到理想的工作或不得不推遲旅行計劃會發生什麼。這有助於你不至於執着於一個特定的結果,同時保持實現目標的過程可行且更現實。

神話8:保持忙碌。

我們都抱怨自己很忙,但卻不斷地給自己安排過多的事情。這在一定程度上歸因於現代工作文化。

它也與一種信念有關,即我們做的事情越多,成就就越大。看看勞倫·麥古德溫在《Self》雜誌上的這段話吧,她是一名全職招聘人員,同時在洛杉磯攻讀傳播學碩士學位:

那些偶爾允許自己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她承認自己從排滿日程、列一長串待辦事項並全部完成中獲得快感。這個長長的清單可能是焦慮的源頭,有時她會把自己逼到筋疲力盡的地步。但一想到另一種可能——待辦清單上幾乎沒有任何內容?這感覺不對勁。

雖然哥倫比亞大學的一項研究提供了一些證據,表明忙碌的人之所以高效,是因爲他們"認爲自己在有效利用時間",但忙碌往往意味着對優先事項的困惑。

根據《歐洲心理學學生雜誌》,忙碌和高效之間有幾個關鍵區別:

  • 目標"沒有明確界定"與"明確界定"
  • "有多個優先事項,從事多任務處理"與"有明確的優先事項,專注於單一任務"
  • "對大多數事情說'好'(衝動的'好')"與"對許多事情說'不'(經過深思熟慮的'好')"
    -"立即迴應任何給定的任務"與"安排任務"

相反:嘗試這些避免忙碌陷阱的技巧。

有幾種方法可以避免"忙碌陷阱":

  • 企業家丹·沙利文建議,每天只專注於做三件重要的事情。
  • 哈佛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托馬斯·J·德隆建議,每天有一個小時的電子設備斷網期。
  • 商業心理學家託尼·克拉布說,認識到你的"行動偏見"——這在企業家中很常見——並意識到你不總是需要做點什麼。
  • 對不能推進你目標的事情說不。
  • 養成一個晨間慣例,花時間思考你將如何安排這一天來實現你的一些價值觀。

神話9:不妥協的生活方式會讓你保持高效。

我們眼中高效的人是那些早上起牀、喝蛋白質奶昔、在我們還沒起牀時就完成了待辦事項的人。可能真的有人就是這麼高效。但我們中的許多人之所以難以保持不妥協的作息,是有原因的。

"在我作爲心理學家的工作中,我經常遇到一些militial高效心態帶來的非常低效的副作用,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苛責的自我對話,"威格納爾在他的博客上說。

"雖然一個嚴厲的內心批評者在短期內可以帶來表面的激勵作用,但從長遠來看,它往往會因爲導致焦慮和抑鬱而對生產力產生嚴重影響,"威格納爾補充道。

導致抑鬱和焦慮的自我批評往往會讓我們感到渺小。生產力來自於感覺輕鬆、開放,而不是封閉。

相反:嘗試積極的自我對話

威格納爾建議,當你試圖激勵自己做某事時,改變與自己對話的方式。當你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時,不要對自己太苛刻("在理財方面我太沒有紀律了"),要多支持自己,理解自己面臨的挑戰("即使理財是我最不喜歡做的事情之一,我總是設法記錄開支,而且在生活的其他領域我更有紀律")。

關於生產力的神話的問題在於,如果你無法達到那些標準,它們會讓你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它們提倡爲了提高生產力而提高生產力,而不是爲了完成你真正在乎的事情。

這就是爲什麼本文中大部分"相反"建議的要點都集中在設計方法,在管理期望的同時更好地享受工作和挑戰自我——這樣當你達不到目標時,你就不會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你會繼續前進。

你嘗試過哪些生產力神話——你發現什麼更有效?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經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