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考試論文寫作複習筆記(5)-成本管理概述

項目成本管理

理論基礎
  1. 項目成本管理概述
    • 項目成本管理就是在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爲確保項目在批准的預算條件下儘可能保質保量按期完成,而對所需的各個過程進行管理與控制。
    • 主要目標是確保在批准的預算範圍內完成項目所需的各個過程,項目成本是考量的關鍵。
    • 項目成本包括項目全過程中所消耗的各種費用的總和,包括決策成本、招標成本、實施成本。其中實施成本是最主要的組成成分。
    • 實施成本包括以下幾部分
      • 直接成本。可以直接從項目上找到直接出處的成本。
      • 間接成本。指不能直接計入各產品成本的費用成本。如水電費。
      • 固定成本。指不隨生產量、工作量或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非重複成本,如專家指導課時費。
      • 可變成本。指隨着生產量、工作量或時間而變的成本。
      • 可控成本。指項目經理可以直接控制的成本。
      • 不可控成本。指項目經理不能直接控制的成本。
      • 機會成本。指因爲選擇一個項目而必須放棄另一個項目,另一個項目可帶來的利益就是這個被選擇項目的機會成本。
      • 沉沒成本。指任何已經花費出去的成本,與是否合理無關。在確定是否繼續做項目時不要考慮這部分成本。
      • 不可預見費。也稱爲風險準備金,指用來應對可能出現的負面風險的費用。項目的進度計劃也要考慮到一定的內附,預留一定的時間。
      • 運營資本。指項目本身可以運用的所有資金。
      • 收益遞減規律。指隨着投入的增加,單位投入的產出會呈現逐漸減少的趨勢。
      • 邊際分析。指分析單位收入所能帶來的單位產出。
      • 折舊。指固定資產隨着時間而產生的逐漸損耗。
    • 成本管理過程如下
      • 成本估算過程。成本預算過程要對完成項目所需成本進行估計和計劃,是項目計劃中一個重要的、關鍵的、敏感的部分。
      • 成本預算過程。成本預算過程要把估算的總成本分配到項目的各個工作細目,建立成本基準計劃以衡量項目績效。
      • 成本控制過程。成本控制過程保證各項工作在各自的預算範圍內進行。
    • 成本估算最常見的方式是參照歷史標準,但在實際中這樣的做法卻是高度不可靠的。
    • 常用的估算成本的工具和方法有自上而下估算、自下而上估算、確定資源費率、項目管理軟件等。
    • 項目經理需要重視成本的估算和控制。
    • 成本控制工作包括以下內容
      • 識別可能引起項目成本基準計劃發生變動的因素,並對這些因素施加影響,以保證該變化朝着有利的方向發展。
      • 以工作包爲單位,監督成本的實施情況,發現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之間的偏差,查找出產生偏差的原因,做好實際成本的分析評估工作。
      • 對發生成本偏差的工作包實施管理,有針對性地採取糾正措施,必要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項目成本基準計劃進行適當的調整和修改,同時要確保所有的相關變更都準確記錄在成本基準計劃中。
      • 將覈准的成本變更和調整後的成本基準計劃通知項目的相關人員。
      • 防止不正確的、不合適的或未授權的項目變動所發生的費用被列入項目成本預算。
      • 在進行成本控制的同時,應該與項目範圍變更、進度計劃變更、質量控制等緊密結合,防止因單純控制成本而引起項目範圍、進度和質量方面的問題,甚至出現無法接受的風險。
  2. 掙值分析
    • 掙值分析法是一種項目績效衡量方法,主要用於實際成本的績效測量。基本思路是通過測量和計算已完成工作的預算費用與實際費用的偏差,來判斷項目成本和進度計劃執行情況的目的,以此幫助項目管理者分析正在進行的項目的完工程度,衡量正在進行的項目的成本效率,爲成本控制措施的選取提供依據。同時還能對項目成本的發展趨勢做出預測與判斷,提出相應的對策。
    • 基本概念
      • 計劃價值(PV)。指項目實施過程中某階段計劃要完成的工作的價值,是計劃完成工作的預算價值。計算公式:計劃價值=計劃工作量*預算單價
      • 實際成本(AC)。指項目實施過程中某階段實際已花費的成本,是實際已完成工作的實際成本。計算公式:實際成本=實際已完成的工作量*實際單價
      • 掙值(EV)。指項目實施過程中某階段實際已經完成的工作的預算價值,是實際已完工作的預算價值。計算公式:掙值=實際已完成的工作量*預算單價
      • 完工預算(BAC)。指整個項目的成本基準,完工預算一般不會變化。
      • 總預算成本(TBC)。完成一個項目總共需要多少錢。
      • 累計預算成本(CBC)。一個項目按照預算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上應該花費的成本的總和。
      • 累計實際成本(CAC)。一個項目在某個特定時間點實際已經花費的成本的總和。
      • 累計實現價值(CEV)。一個項目在某個特定時間點所有已經完成的工作產品的價值。
    • 掙值分析法的四個重要參數爲成本偏差(CV)、進度偏差(SV)、成本執行指數(CPI)和進度執行指標(SPI)。
      • 成本偏差(CV)。公式:CV=CEV-CAC。
        • CV爲正,表示項目有結餘或效率高。
        • CV爲零,表示預算正確
        • CV爲負,表示項目超支
      • 進度偏差(SV)。公式:SV=CEV-CBC
        • SV爲正,表示進度提前
        • SV爲零,表示進度相符
        • SV爲負,表示進度滯後
      • 成本執行指標(CPI)。公式:CPI=EV/AC
        • 它表示投入單位成本可以產出的價值
        • CPI>1,表示低於預算
        • CPI=1,表示實際與預算吻合
        • CPI<1,表示超出預算
      • 進度執行指標(SPI)。公式:SPI=EV/PV
        • 它表示當前完成的工作量與預計完成工作量的比例
        • SPI>1,進度提前
        • SPI=1,進度吻合
        • SPI<1,進度延誤
    • 除了對項目進行績效分析外,還可以進行預測計算預計完工成本(FCAC)。有三種方法
      • FCAC=TBC/CPI,表示如果項目繼續以當前的成本績效水平運行,完工時需要的成本。
      • FCAC=CAC+(TBC-CEV),表示如果項目剩餘部分能夠按預算完成,完工需要的成本。
      • FCAC=CAC+重估剩餘工程預算,這實際上要求完全重估預算。
    • 成本控制首先要規劃花錢的計劃CBC。然後定期覈算CAC和CEV。通過分析偏差和績效指標弄清項目狀態,進而通過成本預測和採取措施確保成本向有利的方向發展。
    • 確定調整對象時應該優先考慮成本偏差大、成本績效差、成本高的工作包,並從近期開始的工作任務着手進行調整。糾正措施包括使用合格的但成本較低的人工或材料,派有經驗的人指導工作,減少工作範圍或降低進度、質量等。無一定之規,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 項目成本管理知識體系

表3.4 項目成本管理知識體系

輸入 工具和技術 輸出
成本估算 項目章程
項目範圍說明書
項目管理計劃
WBS和WBS字典
進度管理計劃
員工管理計劃
風險事件
環境和組織因素
組織過程資產
自上而下的成本估算
資源單價法
自下而上的成本估算
利用計算機工具
其他的估算方法
意外事件的估算
質量成本
成本預算 項目成本估算
工作分解結構
項目進度計劃
項目章程
項目管理計劃
風險管理計劃
成本總計
管理儲備
參數模型
支出的合理性原則
成本控制 成本績效報告
批准的變更申請
成本基準計劃
項目資金需求
成本變更控制系統
績效測量
項目績效評估
計算機工具
偏差管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