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寫在前面的話

每次,當我想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在開始的階段常常會非常有激情。可是,過不了多久,要不是因爲沒時間啊,要不是因爲有別的事情啊,總之就是各種各樣的理由。一般情況下,我會中斷它,然後去選擇另一件我認爲更有意思的事情。最後的結果就是前面的過程被不斷的重複。

 

這就是我,這就是我目前的做事和生活方式。雖然我不喜歡,但是這就是實際情況。

 

爲了讓自己不至於到老的時候還是一無是處,我今天在這裏寫下要將SMB原型系統實現的豪言壯語。這對目前的我來說就像一座大山,一座精神上的大山。希望我能夠成功的翻閱這種山,哪怕只有一次。那麼我的2010年,也算過得有價值了。

 

之所以定計劃爲250天完成,其實也沒有一個十分讓人信服的理由,只是一個大概的估計。我想,這250天應該是我這個意志力上的白癡脫胎換骨的過程吧。

 

願望是如此美好,可是誰也不能保證我不會重蹈覆轍。所以,希望大家在我泄氣、逃避的時候使勁拍磚,不要手軟。如果這個項目沒法完成,就讓這個博客徹底成爲咒怨的海洋吧。:-)好像對自己有點太毒辣了,好吧,就寫這麼多吧。

 

 

下面來介紹我要實現的東西:

 

SMB原型系統: SMB prototype on Linux,其實就是讓我在Linux上照着Samba實現個原型系統。

我要實現的SMB協議(準確點說應該是CIFS協議吧)是在Linux版本上的原型系統。微軟在CIFS協議的基礎上擴展一部分功能,就叫SMB協議啦。

 

按照我的理解,SMB協議應該實現異構平臺之間的文件共享,在這個原型裏面主要實現的是Windows和Linux之間互通有無。

 

SMB協議是CIFS的核心部分,各個廠商對其有SMB協議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擴展。而在微軟來說,它則將SMB構架在NETBIOSfuhe , 

, TCP/IP之上,而在linux來說,由於不支持NETBIOS,只能實現在TCP/IP之上了。

 

由於SMB協議本身的不同實現,所以便有了所謂的不同口味,就像我們有的人愛吃甜的,有的人愛吃算的。Dialects不同,則對SMB

協議核心進行擴展不同。

 

 

參考資料:

1. MS SMB specification doc, http://msdn.microsoft.com/en-us/library/cc246231(PROT.13).aspx

2. CIFS implementation, http://ubiqx.org/cifs/

3. Samba, http://www.samba.org/

4. CIFS source code, http://ubiqx.org/libcifs/

 

郵件列表(記得時刻和大家分享你的快樂和痛苦):

1. Samba-Tng maillist http://wiki.samba-tng.org/doku.php/pages/mailinglists

2. Microsoft CIFS maillist, http://discuss.microsoft.com/archives/cifs.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