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成功人生的方向-在新東方聽講座的感悟

2003的暑假,北京新東方舉辦了近50場講座,我有機會聽了大部分我喜歡的講座,受益匪淺。但是卻發現一個問題,雖然每一場講座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亮點,但是你要聽遍所有的講座你所接受的觀念纔會系統起來,你纔會真正理解新東方的精神和英語學習的方法。可能新東方的校長們和老師們平時都比較忙,沒有時間來做這樣的彙總工作,所以我想肯定有很多的人聽了一場講座以後還是有很多的迷茫,所以我就把這些講座的筆記分類彙總並整理出來,連貫起來。因此,下面的文章,不是簡單的聽課筆記,而是新東方理念的整合,以及我的一些感悟,和我對新東方精神的理解與擴展。雖然不是很全面,但希望對於沒有聽全新東方講座的朋友們有些幫助。由於講座主題太多,所以我綜合了一下,分了三類: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尋找成功人生的方向-在新東方聽講座的感悟-2003暑假版

英語的突破-在新東方聽講座-2003暑假版

出國留學的道路-在新東方聽講座-2003暑假版

 

如果我整理的內容有曲解或遺漏的地方,或者有闡釋的太簡單而不清楚的地方,或者有你不贊同想要辯論的地方,甚至有錯別字需要改正的地方,請您EMAIL:[email protected] 我會把相應的地方擴展並及時的改正我的版本,同時會反饋給您本文的最新PDF版本。

 

如果你被文中偉大的思想所感動,不要崇拜我,因爲這是新東方的思想。如果你看完了全文覺得很木然,對你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啓發和幫助,那是因爲你的思想還沒有踏入正軌,也就是俗話說的上道。如果你覺得這個帖子很爛,請批評我寫的不好。相信你的思想境界比我高很多層次,如果有時間請不吝指教。

 

 

正文

 

中國教育體制下的學生最大的問題是什麼?不是就業難,就業難是表面現象,實質上是思想的整體無意識與普遍性,同一個學校畢業的學生思想認識上的差別不大,這實際上是一種學歷教育的悲哀,我有一個朋友在一個國內的著名報刊工作,由於公司內部員工衆多,她說每個月都會收到一些社會來信,表揚公司或分公司的員工在社會上做好事幫助別人的來信,如果不看筆跡,這些信就像是一個人寫的,一般都是這樣的內容:

 

感謝黨的正確方針和領導,教育出了我們新世紀新一代的活雷鋒,你們的員工翠花同志在一個風雨交加夜晚奮不顧身的救了我一命,對此我深表感謝,感謝組織教育了這樣一個好青年。。。。。。

 

而媒體採訪這些活雷鋒人物時,一般都喜歡問:你當時想到了什麼?而英雄人物的回答一般是在猶豫了一陣後說:我首先想到了黨和組織對我多年的培養,我決不能對此袖手旁觀,況且我還是。。。。。。

 

剛聽到這個問題時,我嘿嘿的冷笑。但是忽然想到,如果是我被採訪,估計我也會那樣說,大多數人都會這樣說,因爲一時之間你實在想不出還能說出別的什麼來。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整體無意識。

 

面對現今社會繽紛又複雜的發展,大多數爲人師者不能教給下一代選擇與判斷的能力。爲什麼?因爲教師的待遇雖然比較國企不差,但是比起外企還差很遠,很多優秀的人不會選擇這個行業。當然也有像新東方這樣教師待遇很好的學校,所以聚集了大量的精英。但這畢竟是少數,中國教師隊伍的平均素質還是不樂觀的。

 

因此這個社會上太多太多的人迷惘,太多太多的人在長期的學歷教育下,因爲只會死記硬背,大腦由於常年不思考,現在都不會思考了。比如說,學校要考甲午戰爭,會怎麼考?絕大多數情況下是這樣考的:甲午戰爭爆發於_______年,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了《_____________》不平等條約,賠償黃金_______萬兩。這個題需要你思考嗎?不需要,只要背過就能得分,但是我問你,你以前中學的時候肯定背過的,但是現在你還能背出來嗎?就算你能背出來,有什麼意義呢?你知道日本怎麼考這道題嗎?題目是這樣的:日新戰爭(甲午戰爭在日本叫做日新戰爭)我們日本取得了勝利,日中戰爭(就是我們說的八年抗日戰爭)如果不是因爲美國的兩顆原子彈,我們日本肯定會取得勝利。縱觀歷史,日本中國每100年都會有一次戰爭,那麼請問,下一次日中戰爭大約會在哪一年發生?會因爲什麼發生,會在哪裏發生,如果我們戰勝了,我們勝在哪裏,如果我們戰敗了,是敗在哪裏,請分析。相信你看到這裏就會明白爲什麼抗日戰爭的時候,日軍侵華人數那麼的少卻會得逞,一個縣可能就一兩個日軍,就能控制僞軍和局面。不要相信國產電影上演的那些日軍形象,日軍不是笨頭笨腦的豬頭小隊長。我認爲這是對觀衆的一種欺騙與愚弄,這是阿Q精神一種表現。這是典型的中國式教育與思維產生的問題。

 

由於不會思考,所以中國學生上大學的選擇都是家長或老師給的選擇,這個選擇是否正確當時不知道,因爲那是一種隨大流的選擇,中國人的通病,跟風的選擇。會計吃香就都學會計,英語吃香就都學英語,電子商務吃香就都學電子商務,學校沒有這個專業就增設這個專業。通信吃香就都考郵電學院,導致有幾年北郵南郵的錄取分數線比清華北大都高。這種給學生的選擇不是針對一個人的特點以及優缺點進行的人生規劃和選擇,這是一種追求再壞也壞不到哪裏去的選擇,是一種能保住飯碗的選擇,而不是去追求人生顛峯的選擇。而最求燦爛人生顛峯的選擇,只有你自己才能作出決定,但是很多人卻沒有這樣的能力,具有這種潛力的人可能又被表面現代,實際骨子裏封建思想的家長或老師剝奪了這種權利。

 

爲什麼你不會選擇?因爲你不會思考。爲什麼你不會思考?因爲學歷教育不需要你思考。所以一旦你面臨選擇的時候,你往往就會作出你認爲正確,大多數人認爲正確,但實際上卻是錯誤的選擇。爲什麼大多數人認爲是正確地但實際上可能是錯誤的?因爲大多數的人是處在社會的底層,我們知道社會的分層像一個金字塔,精英人物人數比較少但是處於金字塔的頂層,普通百姓比較多處於金字塔的底層,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裏,所以一些普通社會底層的人,也就是大多數的人認爲是對的,是常識的觀念,在高層的人來看往往是錯誤的,是短視的。

 

所以有如兵蜂一樣衆多的學生帶着一臉的渴望來到新東方,排着隊來聽俞敏洪,徐小平的講座,想找到一生的答案,但是如果你沒有學會思考與總結,你依然找不到方向,除了對俞敏洪,徐小平等人的崇拜以外,你的聽講座的收穫可能過幾天就忘記了。偶爾翻翻記憶,可能僅僅會記起一些講座裏爲活躍氣氛的笑話來。

 

什麼叫做總結?我得一個朋友去年12月24日打電話問我,今天是全國人民總結一年工作的日子,問我總結了嗎?她說正在想,這一年都幹了什麼?卻怎麼也記不清了。我說我天天都在總結,我利用我的垃圾時間總結各種各樣的事情,所以這一天我沒有爲總結的全年而愁眉苦臉的面對即將到來的聖誕節。

 

實際上,總結一下成功的那些人,很多是工作一段時間再去學習,學習完後再工作的,因爲只有工作2-3年以後你纔會知道你還要學什麼東西,你喜歡什麼專業,本科專科畢業的學生我建議最好先工作,發展2-3年以後再考慮是否需要讀研,認爲本科畢業不好找工作或者工資太低而想直接讀研的想法我認爲是不可取的。即使你想一輩子搞科研,最好也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再去做學術研究,而不是一個紙上談兵的趙括。國內前幾年出現的MBA學院不少,但講課的教授卻很少有做過企業的,即使是做過失敗的企業也好。所以我懷疑僅僅是研究別人的理論而沒有實際的企業運作經驗怎麼會教出真正能在市場經濟下長袖善舞的MBA來。只有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纔會得出正確的東西。所以臺灣餘世偉的《成功經理人講座》纔會這麼受國人的歡迎。

 

我們的社會不缺乏批評家,魯迅,柏楊,李敖,甚至我們自己就是批評家。往往論壇上出現一個好帖子,除了有支持的跟貼以外,肯定還會有否定意見的跟貼,但有些否定意見的帖子,僅僅是冷嘲熱諷而已,並不能提出自己的觀點論據與反駁,或者是一點點有益的討論。這樣的人批評家是稱不上的,因爲這樣的做法沒有任何的價值與意義可言,罵娘阿Q小D王胡也都會的。這樣的帖子只是在浪費別人的時間。

 

但是,我們社會的發展僅僅批評是不夠的,阿Q精神依然存在。在街上,一遇有熱鬧會立刻涌上一堆人圍觀。爲什麼會和魯迅時代的情況一樣,沒有任何的改變。因爲魯迅只陳述了表面現象,卻沒有分析到問題產生的根源,沒有提供問題的解決方案,而餘世偉的《成功經理人講座》雖然是面對經理人的講座,但是卻講出了大多數中國人普遍的缺點,尤爲可貴的是,他比較了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等世界經濟列強國家的解決辦法,並針對中國人的缺點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所以纔會受到這麼多中國人的歡迎。

 

觀念上的轉變非常重要,改變陳腐的觀念尤爲重要。以前那種盡你最大努力學習,獲得最高文憑,然後找一個工作做一輩子,然後退休的想法已經不符合這個時代的要求了。現在的社會發展,應該是學習一段時間,然後去工作,尋找自己的定位,然後再學習,之後再工作,或者邊工作邊學習,不斷的提升自己。因爲只有這樣,只有通過工作,你纔會擺脫在象牙塔裏被培養出來的思想惰性,纔會學習到積極主動的思考,纔會知道怎樣給自己定位,纔會形成自己的選擇。這樣纔不會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入歧途。纔不會埋沒壓抑自己真正的才華。

 

所以我建議小學生就應該學會勞動,生活能自理,初中生應該有在農村種地的體驗,高中生應該有假期打工賺錢的體驗。大學生的假期中應該至少做過幾次工,體會做不同工的感覺,體會一下社會底層人所面臨的遭遇。不要鄙夷低微的工作,低微的工作往往產生偉大的靈魂。無能的人把低微的工作當作兒戲,從不認真對待。但是你看過電影的,英雄末路的時候,都會把低微的工作做的很棒。你需要的,就是這種英雄的心態。大學的假期最好能利用打工的錢國內自助旅遊過,切記是自助旅遊而不是隨團旅遊,自助旅遊會讓一個人成熟,而隨團旅遊只會被導遊騙光你的血汗錢,如果沒被騙到算你狠,但是導遊肯定會給你白眼的。要記住大學生活不是一切爲了學習,別的什麼也不顧,那樣發展起來的是不開闊的思維,是不平衡的人格,是有缺憾的青春。

 

以前提倡過的德智體美勞我認爲仍舊是一個很好的標準,你可以看一下現在的學生具備了什麼?好像什麼都不近人意,爲什麼會這樣?就像爲什麼一直在喊要對中小學生減負卻一直沒有效果一樣,因爲社會對學校的認可,學校對老師的認可,都是建立升學率的基礎上的,所以中小學生就不可能真正的減負,即使你學校這邊減了,那邊家長又惶惶不可終日,找到各種補習班給加上。但實際上考上大學並不等於就是人才了,況且都是人才也會分出高效人才和低效人才的。學校在這樣的價值觀的情況下培養的學生往往是有缺陷的,所以全國高校每年每個學校都會有學生跳樓的情況發生。如果這個價值觀上的問題不解決,在中小學的小孩子就永遠不會真正的減負,我們的學生大多數不會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我們的人才就比較國外的人才缺乏競爭力,缺乏生存適應性。缺乏對生命意義的深度認識。這樣的人生也就缺乏幸福。

 

所以我們的社會中,普通百姓持悲觀性思想的較多,有拼搏奮進思想的人較少,由於思考問題缺乏全面性,所以總是比較膚淺,作一件事情,喜歡想前想後,然後選擇最穩妥最保險的作法。正是這種作法,導致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崩潰,但是這種封建的思想卻並沒有隨着封建社會的消失而消失。中國與別的國家不同,封建社會結束後沒有經歷過資本主義,所以雖然現在是社會主義,但是很多封建思想的慣性仍在維持着很多思想領域和學術體系,只是你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沒有覺察到罷了。舉個例子,封建社會的傳統,壓歲錢,有什麼有用的意義呢?會產生什麼樣的長期社會效果呢?我想大多數人並沒有深刻思想過這個問題。本來壓歲錢是一個好的事情,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隨着經濟的富裕,壓歲錢越給越多。每年一次的壓歲錢增長了小孩子不勞而獲的思想,使之得不到正確地勞動價值觀念,去年誰給的壓歲錢多今年就一定要去的,去年沒給的今年可能不願去,即使被父母帶去了心裏也不情願,養成一種惟利是圖,投機取巧的心裏。不要說勢利眼是長大以後纔有的,從這些小事情上小孩子就學會了勢利眼,而且沒有覺察到這是一種不好的心態。然後開學以後同學們互相攀比,看誰收的壓歲錢多,養成一種虛榮與勢力的心理。由於是不勞而獲,花起錢來不心疼,沒有計劃性,養成一種亂花錢的習慣,造成浪費。有的父母聲稱給小孩子代爲保管保存,後來這些錢小孩子就再也見不到了,讓小孩子暗中形成對父母的不信任。將來到了青春期,父母就缺乏管教力。小孩子的叛逆性就強,明知父母是對的也賭氣背道而馳。而對於大人,本應該對社會的下一代更多的關懷和教育,無論是不是自己的孩子。但是通過給壓歲錢這一切都省去了,免得羅嗦,大人的偷懶,導致小孩子長大以後迷惘。

 

因爲我們大多數人都被這種消極的惰性思維籠罩着,所以我們身邊成功的人才會這麼少,惰性思維的人多了錯誤的見識也被社會公認成正確地,所以徐小平唾沫橫飛講了兩個半小時,等到同學提問時,提問的問題讓徐小平老師當場暈倒,因爲這些問題在報告的時間內早已經解釋過了,很多人卻不去思考,非要小平同志把他的具體問題分析一下才會覺得心中踏實,實際上這是一種他目前也未必真正覺得有道理的踏實。因爲那些道理是他所不理解的。他還在抱着舊有的錯誤的價值體系和思維方式。所以小平老師桌子上的紙巾一部分是擦汗的,另一部分是擦淚的,每天都在重複的回答一樣性質的問題,而且大多數是很弱的問題。因爲你不給他一個明確的答覆,他就不敢肯定自己是正確的。非要老師在考卷上打個對勾,才能確信自己對了。

 

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除了因爲國內缺少人生諮詢和職業生涯規劃的事業以外,還因爲你周圍的大多數人因爲不是這種專門的人員也少有這方面的知識和研究,所以他們對你的指導又受到自身層次和不一定正確地社會共識的侷限,看不到太遠。現在很多的人也許走得順利,也許走了很多彎道,但對前途都一樣的迷茫,不知道接下去該怎樣,走得順的人不知道怎樣會更順利,走得不順的人在後悔過去,不知到何去何從。所以需要找到自己的方向,找到正確的理論來指導。

 

但是你要注意,這個理論不是一下子得到的,是你不斷的尋找和思考得到的,如果你還寄希望於去找俞敏洪或徐小平談一席話,他們告訴你該怎樣怎樣,你就可以怎樣怎樣了,那還是錯誤的想法,還是填鴨式學歷教育對你產生的思維慣性,他們的思想只是一個路標,道路還是需要你自己去走的,誰也代替不了,去聽報告不是爲了一睹真容,而是去學會正確地思考問題的方式。你的思考一旦上位,就一刻也不會停止思考,這可不是那種大學裏的課程,考過就可以忘記的。只有這樣你的人生纔會絢麗多彩。

 

所以首先要做的是不要對自己自卑,很多人聽了報告以後後悔自己沒有早些接觸到新東方,認爲自己浪費了青春,現在知道一些眉目卻又晚了,實際上這種心裏正是處於一種自卑的表現,你要明確的知道,你具有很優秀的潛力。我們的傳統教育把我們培養成一個笨重古老但配件齊全的機器,但是絕大大多數零件卻沒有運轉,很多人就這樣浪費着自己的資源。實際上它們會運轉,一旦運轉起來功能一點不差,但是因爲現在處於消極的生活狀態而不需要運轉。如果你能充分理解體會到這一點,你又能充分調整好利用好這臺機器的話,它會發出巨大的威力。

 

潛力是用來發揮的,發揮潛力實現你的目標就要樹立一個永不言敗的精神,就是一個克服困難的精神。人的一生就是一個克服困難與苦難的一生,當困難出現在你的面前,永遠不要畏懼,對你而言,這個世界上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只有你不願意去克服的困難。每一個困難都可以化解成一個個小的困難來克服。克服困難的同時這種精神將建立你成功的信心,你可能有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對你的現在可能遙不可及,但是你可以把這個大目標化解成一個個小的目標來完成,每完成一個都會給你帶了成就感與滿足感,繼而逐漸完成你的大目標。不要懼怕路途上的失敗,每一個比你更成功的人都經歷了比你更加犀利的苦難,而且失敗將成爲你成功以後的光榮,沒有失敗的成功是不值得一提的,你失敗的經歷將是你寶貴的人生財富。將是你和朋友品味人生的永恆話題。

 

接着需要確定你學習的目的,很多人是從來沒有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的,認爲學習的目的就是考高分考第一,這正是一種思想惰性的表現,大多數人會說學習是爲了拿到學歷,但不會說學習是爲了幸福。爲什麼說學習是爲了幸福?實際上我可以這樣問,那麼你拿到學歷是爲了什麼?當然是爲了找一個好工作,那找一個好工作是爲了什麼?是爲了多賺錢啊。多賺錢又是爲了什麼?可以很虛榮可以娶個PLMM,可以嫁個好LG,可以更好的孝敬父母啊。那你這樣做是爲了什麼?當然是爲了自己和所愛的人生活的更加幸福。你看,學習是爲了幸福,這纔是最終目的。

 

大家玩過走迷宮的遊戲吧?如果從入口走到出口,會很困難,但是倒過來,從出口走到入口,卻經常很容易,也不容易走彎路。所以這裏那麼我們也倒過來推,看看到達幸福的途徑和必要條件。這個必要條件就是一個好的工作,但是好的工作並不是來自高學歷,比爾蓋茨和戴爾大學都沒畢業,說得好聽是自己選擇放棄了學業,實際上是被學校勸退踢出校門的。瞧瞧,這樣的失敗現在都成了光榮。所以如果你想做一份好的工作,不需要看你的學歷。可是你會說,用人單位很看中我的學歷怎麼辦?那麼我告訴你,如果一個用人單位過分看中你的學歷,這個單位本身不會有太大的發展,你在這個單位裏也不會有太好的發展。一個優秀的企業招聘人員時更加看重的是能力。不要以爲本科學歷競爭不過碩士學歷,你知道寶潔中國公司招聘應屆畢業生時,只要本科生,不要碩士生的,因爲他們認爲中國的本科生有很強的可塑性,公司招聘回來以後可以給他們定做職業規劃並進行培訓。而國內的碩士往往學不到什麼真正能轉化成商品的知識。反而成爲雞肋。這也是爲什麼國外承認國內的本科學歷卻不承認大多數研究生學歷的原因之一。

 

卡耐基的觀點認爲,一個人的成功15%是專業知識,85%是與周圍的人處事的能力和爲人的能力。而我們卻常常將那15%的專業知識自認爲就是100%,而且認爲本科學歷是無法同碩士學歷競爭的,正是因爲有這種錯誤的想法,所以這樣的人很少會成功,成功的人往往學歷都很低,因爲學歷不是成功的關鍵和必要條件,而是他們發揮了那85%的與周圍的人處事的能力和爲人的能力。所以你的大學階段要把15%的精力用在專業上,85%的精力用在能力的培養上。

 

要充分的發揮你的能力,是要一份好工作爲基礎的,但爲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你首先要找到你的興趣和愛好的所在。以前的勞模有句話,叫做幹一行愛一行,雖然值得嘉獎,但這不是人生道路的最佳方案,如果你能找到和你的愛好一致的工作,你會很投入,很有激情,會作出更大成績,會得到更大的幸福。但是這個愛好和興趣並不是一時的愛好和興趣,比如說我小的時候集郵,後來喜歡象棋,再後來攝影,像這種不斷變化的興趣不是方向,因爲一開始你就不知道這很有可能是短期的,你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不知道自己的特長所在,不知道你將來還會有什麼樣的愛好。所以你需要找出一張紙把你的愛好全都寫上,讓自己和長輩幫你分析你的性格特長和潛力,確定什麼將會是你一生長期的愛好和興趣,不要受世俗的各種偏見和輿論的影響。這纔是你一生的職業方向,很有可能會發展成事業。

 

但這樣你肯定還不放心,不知道你的選擇是否正確,那怎麼辦?感謝老外,他們把這個問題量化了。很多問題都是我們想到了,但是卻是老外解決了,比如說,《神仙傳》說,天上一日,地上千年,但中國人沒有去思考爲什麼,愛因斯坦思考了,計算了,提出了相對論。《西遊記》裏孫悟空拔一根毫毛一吹,變出許多小行者來,但是中國人沒有考慮怎樣實現這個功能,又是老外,發明了克隆技術。而對於職業的選擇,我們的方法很少,大多數是靠Sense,但國外早就有成體系的職業錨測試系統,通過測試你的興趣愛好,潛在意識,來考察你的職業傾向,然後根據各種數值來推薦你應該的職業方向。你可以到網上搜索關鍵字瑞文推理測試能力測試職業錨測試人才測試,你會找到一些對你有用的資料。

 

爲什麼要這樣關注職業的選擇呢?因爲學習的目的不是爲了學歷,而是爲了幸福,實現這個幸福的道路卻是職業與工作,因此你學習的方向是爲了你的職業,你最好大一的時候就把你的職業規劃好,當然以後思想逐漸成熟,可以不斷的修正。人生成功的道路就像一直螞蟻在樹根想爬到樹的頂梢,當遇到樹杈時能進行正確地選擇道路,不至於走到樹枝的末端才發現走錯了,然後再折回,螞蟻可以再折回,但是做爲你,你的時間成本消耗不起,人生的一個這種折回可能就是3-5年。所以有句古話叫做男怕入錯行說得太正確了,實際上這句話應該叫做男女都怕入錯行,因爲古代女人是不工作的,而現在女性也需要拼搏來實現自己的價值。

 

所以大學就是一個職業技能準備期,而不是過去說的可以輕鬆一下,可以去自由戀愛了。當然我這裏不是要說大學裏不能戀愛,相反我建議大學裏最少戀愛一次,因爲談過戀愛的人一定是受過傷害的人,心理上比較成熟,我希望你早日成熟起來。你所需要注意的,就是大學生活不僅僅是戀愛而已,你還有很多別的事情要做。人生的路越走越快,你永遠停不下腳步,因爲時間永遠在飛逝。你想要成功,就要承受比別人更多的失敗。如果你沒有這個思想,畢業的時候自然會迷惘,面對找工作自然壓力很大,但如果都計劃好了,並實施了,畢業找工作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根本不需要愁眉苦臉,你可以輕輕鬆鬆的拉着MM的手到北京的郊區去數星星。

 

這種人生的規劃要本着幾個原則,第一是目標要明確,並且要確定好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並且牢牢記住學習的目的是爲了就業技能,是爲了你的職業技能,而不是爲了學歷,不是爲了在班級考試第一,那是沒有意義的。要知道這個世界上做事業是沒有第一第二的,我問你是華盛頓第一還是林肯第一,沒有這個比較必要,在班級上考第一隻代表你的記憶力超羣,代表你是屬於習慣被填鴨式教育的,沒有什麼可值得誇耀的,沒有什麼可以讓你虛榮的,因爲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你在這方面優勢太明顯的話,在別的方面肯定有很多的缺陷。

每一學期的課程你要確定那些是需要穩紮穩打的,像英語,這不是可以靠短期突擊能解決的。還有一些課程可能工作以後永遠也用不到,像這樣的課程就需要制定一個計劃,在考試前利用一個周或者兩個周的突擊就可以考過,及格萬歲。不要瞧不起這樣的作法,如果你對剛纔的這個建議嗤之以鼻,那麼我要告訴你,你的封建科舉本位思想太嚴重了,學校裏的每一門課程都需要按部就班一點點的學習的話,那纔是學生的悲哀。下了苦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學了一些沒有用的課程,學了些屠龍特技,考完試就忘掉了。簡直是人生資源的浪費。是青春的浪費。你在大學裏的目的是爲了啃掉幾本書嗎?NO!前面說過了,是爲了能把你學到得知識市場化-商品化-金錢化,是爲了掌握職業的技能。

 

什麼是職業的技能?這是人才的幾本素質,是辦事的能力。這種能力包括幾個方面:

 

第一種就是快速學習並掌握知識的能力,當你到了工作崗位以後,一天你的主管拿來一個項目交給你,要你編程,但是指定的編程語言你以前沒有學習過?怎麼辦?你對老總說:老總,我去買本書,半年以後就能完全掌握這門語言,然後我開始編程。。。。。。如果我是老總,不把廢紙簍扣你頭上纔怪,大家都你這麼書呆子樣,公司去喝西北風啊?所以項目一拿到手,最多你只有一個周的時間去熟悉語言,這就是快速學習並掌握知識的能力,這種能力不是要等到工作以後才學習的,如果這樣你的競爭力就太差了,這種能力是要你在上大學期間就要學會的,怎麼掌握這種能力?就是要拿那些沒有實用價值的課程做練習,第一次試驗不及格沒有關係,可以補考嗎!當這種能力掌握以後,你基本上就能猜到這門考試會出什麼考試題了。雖然新東方的老師沒這麼推薦過,但別以爲這是我胡亂說,沒有借鑑價值。這是微軟中國區總裁唐駿在北郵講座的時候推薦的學習方法。

 

第二,同積極的人在一起,要不斷的尋找你的私人教練的指導,組成自己的軍師團,這個軍師團需要由不同的年齡層的人,不同行業的人來組成。你的人生規劃和職業規劃是需要他們的指導,從而不斷修正自己的方向。物以類聚,人以羣分,隨着你的不斷進步,你會接觸並認識到更高層次的人,同他們的交流絕對比總和幾個狐朋狗友在一起講葷笑話來得超值。絕對不同的體驗,絕對不同的快感。當然也不能人云亦云,你需要消化吸收形成自己有特色的觀點,而不是和大家相同。有句話叫做,你想出類拔萃,就要與衆不同。

 

第三,要不斷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一切爲了職業技能服務,如果大學裏沒有培養你所需要的一種能力的課程,你就需要自己去找資料豐富自己,不要總等着老師來餵你,很多成功的經驗和高競爭力的技能不是喂出來的,是需要你在浩瀚的只是海洋裏尋找出來的。實際上你會發現職業技能裏有85%甚至更多的技能是大學裏沒有教授的,都需要你自己去探索。如果這個探索是有計劃的而不是工作以後臨時抱佛腳,你肯定會成功的。那些職場失敗的人絕大多數是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的。爲什麼很多人去了一次招聘會回來就垂頭喪氣?就是因爲大學裏只學課程而沒有去全面的培養自己的能力。爲了追一個自己仰慕的MM,你會投其所好搏其歡心,達到MM對寶馬王子的要求。你知道現在的MM都比較現實的,更喜歡寶馬而不是白馬。求職也是如此,用人單位自然不會看上與自己要求相差太遠的人。用人單位要求什麼呢?學歷只是你獲得面試機會的門票而已,大多數用人單位不看中這個的,但是大多數學生卻錯誤的認爲學歷是決定能否被聘用的關鍵因素。學生素質最缺乏什麼?大多數學生認爲是英語和計算機,但5%單位持這種觀點,單位需要的是實幹和綜合素質,但只有12%的大學生知道這種觀點,但是這12%雖然知道但卻未必具有這種素質。所以這個社會上,大學生叫嚷求職難,用人單位訴說找人難。

 

第四,不斷的提升自己的人際溝通能力和領導力,這是一個實踐的過程,而理論來自於讀書,提高是一個反覆的過程,這同時提高了你的交流溝通能力。而這個又是大學課程裏面沒有的,而這種能力最能潛在的表現一種各人的魅力和自信,給人親和力的感覺,這種感覺會讓你在社交場合四處逢源。一個人在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最後都會提升到管理的地位,因爲這樣纔會對企業有更大的可利用價值。運動員退役一般是做教練員的,程序員有經驗了以後一般是做項目主管的,爲了更大的發揮你的潛力創造更多的價值,不要忘記隨時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團隊能力和領導能力。

 

團隊能力是中國人最缺乏的,12%的單位認爲大學生缺乏團隊精神,但只有2%大學生意識到,爲什麼會這樣呢?還是我們的教育體製造成的,因爲學歷教育使我們所謂的成功,在學校裏獲得的榮譽都是靠單打獨鬥來獲取的,不需要團隊的合作,所以一箇中國人是條龍,三個中國人是個蟲。有一個使我感觸很深的Case,說四個華人學生在美國大學的街區開了一箇中國餐館,但實際上對面早就有5個泰國人開的餐館了,但是你知道中國菜在西方很受歡迎的,所以泰國餐館的生意就明顯不如中國餐館的好,泰國人很鬱悶,就找了學商業諮詢的泰國學生進行商業諮詢。經過分析,要想在菜的口味上勝過中國餐館是不可能的,於是最後的解決方案是這樣的,把來泰國餐館的顧客推薦到中國餐館去,這樣中國餐館的顧客爆滿,但是一年後,中國餐館卻倒閉了,所有的客人都來到泰國餐館,不僅僅是因爲泰國餐館的服務好,而且因爲是沒有的選擇了。中國餐館爲什麼倒閉了,因爲四個暴富的中國人分贓不均,起了內訌,最後大打出手,餐館就解散了。這就是典型的中國人缺乏團隊合作精神的例子。你可以回想一下,你從小到大所獲得榮譽,有幾個是靠團隊合作贏來的?這就是你爲什麼缺乏團隊精神又意識不到的原因,團隊精神的表現是不需要隨時提醒自己注意的,美國人日本人的團隊精神是自然而然的融和在生活的一切瑣事中的,因爲他們從小就在一種團隊運動的合作中成長,美國學生的籃球橄欖球運動,日本人的棒球運動等等都非常的普及,歐美中小學的課程比較鬆,文化課只佔半天時間,所以學生的一天有半天時間是在運動場上渡過的。所以從小就培養了一種團隊精神。歐美的小孩子如果放學後在家裏學習看書而不出去和夥伴玩,會被父母責罵的,就像中國小學生放學不回家做作業而出去玩被罵一樣。所以受教育環境的限制,我們進行這些活動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根本不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很多學校爲了升學率的問題,甚至把初三高三的體育課都停掉了。所以你就會明白爲什麼奧運會上我們拿金牌的項目大多數是單打獨鬥的項目,項目參與的人數越多,拿獎牌的可能性就越小,就不用提中國足球爲什麼屢戰屢敗了,如果你有心,你就會看出來傳球不是根據場上形式來傳的,而是根據控球人和被傳球人的關係來傳的,所以往往好球都傳丟了。浪費了很多戰機。

知恥而後勇,明白了有缺點就要彌補,但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做好計劃並落實到實施。所以目標與原則都確定以後則是實施階段,很多人是計劃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這就是爲什麼成功的人這麼少的原因。持之以恆是需要一種堅韌不拔的毅力。每個人的人生都要有一段無悔的奮鬥過程,然後你每次挑戰的是你自己的高度,以自己的最佳爲目標,這樣纔有可衡量性,曾能不斷的超越,當然你也需要有人不斷的激勵,這也是爲什麼我建議你要和努力的人在一起的原因,因爲每個人的情緒都有一個波動期,當你的情緒處於低谷的時候,你的身邊需要一個積極上進的朋友,來給你激勵,讓你早日走出心中的困惑與失落。因爲人非聖賢,一個人的道路不會像他計劃的那樣筆直,總會有稍許的偏離,這個時候你最需要的,也是最有效率的,就是朋友的幫助。

 

一個人能善於利用並充分利用在身邊的環境和周圍朋友的幫助,纔是一個成熟的人。一個人的成熟是少犯錯誤,犯了錯誤能承受的住。要時刻記住,你的主線是讓你的生命往上走。爲了這個目標,你需要:

 

1。做任何事情要確定一個範圍。定位你的階段目標非常重要,目標不要定的過高,不易實現的目標會不斷的讓你產生挫折感和絕望。目標太易實現也不好,不利於你的快速成長,不能形成有效的挑戰力。

 

2。確定正確的方法節約你的時間。上帝是公平的,給予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並非每個成功的人每天都比別人多幾個小時,關鍵在於要善於合理的利用時間,隨時注意節約時間。你需要檢討一下你的時間是以什麼爲單位的?《哈佛女孩劉亦婷》說,一開始她的時間是以小時爲單位的,但後來變成了以分鐘爲單位,她的一個北大師姐時間的計劃是以秒爲單位的。我個人覺得,時間能以分爲單位就是很了不起的人了,至少我不推薦以秒爲單位,因爲只Working不Enjoy是不平衡的人生。

 

3。要有面對枯燥從頭到尾堅持不懈的耐力。重複創造了成功的人,而重複是枯燥的,枯燥的事情是使人孤獨的。偉業的成就是建築在枯燥和孤獨的基礎上的,任何小事也是如此。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有一個臨界點,在這個時期是感覺非常無聊的,很多人都在這個時候放棄了,去選擇了其他的誘惑,這樣的人不會成功。只要你咬牙堅持下來,這就是你的一個高度,建立了你以後的信心,成爲你日後的一個尺度,可以不斷的超越自我。

 

4。要找到一個甚至更多的對手一起競爭。沒有競爭對手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加速度是多少,不知道你該怎樣的奔跑。無敵最寂寞,所以,一定要找到你的對手,矛盾總是存在的,如果你沒有找到這個對手,別的雜事和次要矛盾就會變成主要矛盾來騷擾你。

 

5。要做好一個人孤軍奮戰的準備,但最好是有幫手。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但是你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因爲大多數事情上,還是需要你親自去做的,並非別人幫忙你就可以無所事事了。在你自己的事情上,別人能給予你的幫助是微乎其微的,更多的是表現在精神的支持方面。這個時候就需要表現出你的優秀來。

 

如果你想比別人優秀,你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不要懷疑自己笨,在班級的名次主要是一個人記憶力的能力,而不是智商問題,中國人的平均智商93。5,美國人的平均智商83。5,現美國總統小布什的智商78,但他總說自己是80,要知道,你再差也比現美國總統還聰明,爲什麼你還沒有成功?也許你會羨慕那些出生在富貴之家的人,但是他們也未必成功。你沒有成功主要是因爲你的方法不對,正確地方法加上努力等於天才。爲什麼天才這麼少?因爲很多人沒有找到方法。什麼方法?適合自己方法,不是通用的方法,如果你在期待一個通用的方法,一個萬金油,你的思想還是處在和我在文章開頭提出的那樣,還是沒有開動起思考的機器,依舊在等人喂,爲什麼那麼多國外勵志的書你看完了沒有什麼感覺,因爲你沒有思考。你沒有思考適合你的方法,這個方法是你根據你的優缺點你的性格來總結的。沒有人能替代你來思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