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漫談

我們現在常說的“科學”一詞,大約是源於文藝復興之後,文藝復興之前,雖有某些派別或個人在對於事物的探索和認知上具有部分現代科學的精神,但真正形成體系並迅速發展,還是要起於文藝復興之後古希臘哲學思潮的興起。

科學是什麼,好像沒有一個非常確切的定義,正如“一千個人眼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每個人眼裏都有着不同的科學,即便是對於與科學接觸最爲密切的科學家而言,科學一詞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含義。是方法論,是世界觀,是探索認知世界的方式,也是實踐和研究的成果……如此總總,幾乎很難用一言半語概括,但我認爲她至少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作爲科學實踐主體的人類,應該具備的探索和認知的態度,2.作爲科學研究對象的世界,所反應出來的發展和變化的規律,3.作爲聯繫主客二者之間的橋樑,應該採取的實驗的方法和作出的合理的推測。

通常說來,科學起源於哲學,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爲了探索人和世界的終極奧祕,這其實成是哲學的目的。古希臘時期,許多哲學家已經在努力思索“世界從何而來”之類的命題了,但由於當時的物質條件所限,缺乏很多必要的觀測和實驗手段,於是只能從自身出發,衍生出一套以“我”爲中心的世界觀,諸如“我思故我在”的論斷。固然也有一些把“我”當作客觀存在的流派,因爲並無多少實驗及觀測證據的佐證,所以並不佔主流。

古希臘的學派多如牛毛,基本上每個派別對於世界的創生都有一套理論,我無意於一一列舉,而其中最廣爲人知的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人。

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早年參軍,後來專注於演講和教育青年人,被譽爲“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其思想多爲探究心靈,真理和辯證法,立志於探求什麼是真正的“善”,是古希臘哲學的奠基人。雖然蘇格拉底沒有留下一個字的著作,僅從他的學生和當時周圍的人對他的評述,足以讓他成爲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對真善美的思辨與追求,象徵着整個人類的文明發展方向。蘇格拉底關於辯論,經常讓別人啞口無言,但這並不能使他感到任何自豪,他往往自豪於通過言論使別人在思辨的道路上更進一步,啓迪思想,啓發智慧,纔是他的目標。同時,蘇格拉底的物質生活極爲簡樸,身體的承受能力也是十分驚人:根據記載,蘇格拉底在嚴寒凍結的冬天,只穿單薄的衣物,赤着腳在外面行走,面色自如,而且他的身體素質非常之好,即便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也不會因此而生病。我覺得不論是在個人修養方面,還是在社會影響方面,無人能出蘇格拉底之右,他是我最敬佩的哲學家。

柏拉圖繼承了老師對於靈魂(或者心靈)的理論,並在對事物的認知上建立了自己的理論,首先提出了“概念”,即事物的抽象;當我們說桌子,如何才能知道某一物體是否是一張“桌子”,那麼必須具備某些屬性——幾條腿,有一個平面,可以端放物體。柏拉圖將此命名爲“天上的物品”,大意是人間的所有物品,在天上的某一處必然有其完美的形體,並且人間的所有此類物品都必須“像”天上的這種物品,才能叫這個名字。不僅有天上的桌子,還有天上的貓,天上的花園,天上的房屋等等。天上的物品如何被人間得知呢?這就是哲學思辨的目的了,最終極的還有天上的“人”,所謂完美的,最符合“人”的定義的這種生物如何存在,大約就是自身修養的終極目標了。此外,還有洞穴之喻,柏拉圖式的愛情等等思想理論,不一一贅述了。

今天就到這裏,明天繼續講述古希臘哲學家們的思想對於近代科學的推動作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