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汽車隔音和音響改裝,難聽,但確是實話

關於汽車隔音和音響改裝,難聽,但確是實話。

    先說說本人的簡史。大學時期主修舞臺音響設計(成績很差),輔修古典吉他(專業八級),碩士期間主修聲學……蠻冷門的專業。現在的主業是人民教師,兼職調音師、吉他手、獸醫(老媽家的祖傳手藝,有執照)和賣汽車(農用車和皮卡,老爹的產業)……
    酷愛音樂,常年混跡於各大音響和吉他論壇……AV和HIFI都燒,在羣衆眼裏,說自己是骨灰級的老燒,也不算過。目前的裝備買一部V97還能富餘個幾年保養錢(不算影音室的隔音裝修)……
    諸位莫拍磚,偶沒有吹噓的嫌疑,音響圈裏,燒幾十萬的比比皆是。我這意思無非是說,在音響這塊兒,雖不是專家,但畢竟是專業。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還是多多少少有些小小的發言權的。
    下面說說汽車隔音和音響改裝。
   

1、汽車隔音。本人覺得除了幾萬塊的的經濟型小車, 其他任何車型不建議做隔音。汽車的隔音是個很大的工程,大到發動機的結構,小到門上的隔音條。尤其是主打舒適性的轎車,工程師在控制聲噪上下了N多成本,豈是你區區兩層隔音材料就能解決問題的??最簡單的例子,速度120下,凌志ES350車內63分貝,雪鐵龍C5車內67分貝。業內標準以72分貝爲優秀。這兩款車都是主打舒適牌,前者70萬區間,後者20萬區間,僅五分貝的區別,諸位看官自己掂量。落葉的響度大概是0-10分貝,耳語的響度在10-30分貝。5分貝多大,自己掂量。老丈人的奔馳S600也測過過,美國進口的分貝計。同一個i司機開同一路段,我說其結果還不如ES350,你信不信……

    做個全車隔音,網上宣稱的那些降噪高達17分貝的都是扯淡。自己買個分貝計去測,高速行車能達到5分貝的降噪就了不得了。對於十幾萬的轎車,你花費幾千塊,全車隔音做的好的話,低速下行駛,大概可以有10分貝左右的降噪……嗯,這個蠻有誘惑的,畢竟10分貝不是小數了……這個姑且算是正面的效應。
    咱們再看負面的效應,看看你花了幾千塊,在得到10分貝的響度降噪後失去了什麼。
    首先,材料有個有效期問題,N多人在做了隔音之後,跑不到兩年,會發現噪音又大了,有的甚至比原車出場時還大……找手藝好的師傅,用最貴的材料,能撐上個三四年撐死了。其原因爲啥,我不說大家都明白。連做隔音的商家都會告訴你,一段時間之後,隔音效果會下降。


    全車隔音是啥?你們應該見過的,說白了就是車殼裏鋪一層塑料紙,啥牛逼的塑料紙能值幾千塊?美軍特種兵的軍服,可以自動給傷口止血,可以自己固化是成石膏爲骨折當夾板,可以躲避夜視儀的偵測,鞋子可以防地雷,全身一整套,加上內褲,也用不了幾千塊。凱拉夫防彈纖維,連襪子都給你做了,能用幾千塊?國產的神盾牌防彈衣,最好的,性能不亞於美國大兵的凱拉夫,一套才人民幣2600元……

    如果師傅手藝不好的話,你就更悲催了,各種塑料件的卡扣斷裂,各種異響,會讓你生不如死。另外,防火問題,氣味問題……天天坐車裏,巴不得給自己買最好的空氣淨化器,你這倒好,花錢自己往上貼塑料。

    N多東西都是被利潤吹大了。就像國內的封釉,鍍膜之流。說白了就是高級車蠟。從沒見外國人去封釉貼膜。

    N多人說自己的車做了隔音後,效果如何牛B云云……我建議你自己去買個分貝計測測,效果確實是有,但絕對沒有你心理預期的那麼大。密封性再好的車,跑在路上,靜音效果也比不上你家的牀!!!!說效果非常好的, 大多是心理作祟!!!!

   

2、車載音響。本人以絕對音響骨灰級發燒友的經歷建議,強烈建議,車載音響這東西,可以換,但要淺嘗輒止。

     以國產雪鐵龍C5轎車爲例,20幾萬的車,喇叭是蘇州國產的,一個充其量也就二三十塊錢,所以換揚聲器是行得通的。嫌原車音響爛,揚聲器換個幾百塊的就OK了……兩個高音,兩個中低音,四個喇叭,一千塊出頭已經非常奢侈了。國產的寶馬5,除了最高配,其他的你拆開看看,也就那麼回事,還是國產的喇叭,成本不超過50塊。

    以惠威的DIVA6.1音箱爲例,早期的發燒友都應該知道這款音箱,就是2001年和寶華小旗艦PK,在美國得獎的那款。HIVI因爲這款音箱一炮而紅。雖然當時的評測有炒作之嫌,但DIVA6.1的單元素質還是很過硬的。一直到現在還沒有停產。目前成交價格8000塊上下,聲線冷而細膩,吃功放。配合大功率後級,看電影很爽。落地的主箱,用來入門聽HIFI,素質也是不錯的。早期出口美國的DIVA6.1,叫做杜希版,一樣的單元,價格卻翻倍,爲啥?就因爲用的實木箱體。音響單元的素質是一方面,箱體的設計和用料也非常之重要。寶華的旗艦除了其NB的鸚鵡螺單元,其箱體的用料和設計也堪稱楚翹。每次打開箱體,仔細觀摩……你會覺得那不是音響,而且藝術品。

    DIVA6.1,一個8寸的中低音,不過四五百塊錢。哪怕是HIVI最新的帶式高音,一個不過兩三百……。N多改裝店裏的單元,動輒數千……有的人還樂此不疲!!!有人還說了,丹拿的單元,好的可以賣幾萬!!!兄弟們啊,清醒一下吧,國內影響行業的暴利,你還不知道麼??
    另外,幾萬的單元是有,但你得看看你的聽音環境啊。買個千兒八百的2.0電腦音箱,尚且還講究個擺位。個別的小燒,還會多買一對腳架(別小看這腳架,音箱放電腦桌上和支在腳架上,哪怕是幾百塊的腳架,完全兩個效果),N多發燒友,不過十幾萬的器材,有的不過萬把塊,爲了獲得好的聲場,音響得一寸寸的挪,低音炮得一寸寸的擺,音箱腳架一釐米一釐米的調,裏面的沙子,一錢一錢的加……
    爲了防止駐波,不惜花費大量成本給自己的影音室貼吸音材料,裝隔音玻璃。裝修房子的時候,絞盡腦汁想獲得一個長寬高都比較合理的房間。有的甚至不惜砸掉 承重牆……有的時候,爲了給低音炮選一塊好的大理石板,開車跑遍建材城……爲了減少角落裏的聲波反射,N多人不惜在客廳角落裏長期堆一大堆報紙。

    反過來看,我們的車裏是啥情況,哪怕是車長5米多奔馳S,裏面的空間還不夠一個低頻波的波長大。
(實際上根據物理聲學的“室內波動方程”,代入空間的邊界條件,可以推導出表徵室內聲場的參數——聲壓的計算公式,在這個公式裏我們可以知道,聲壓是一個呈空間週期分佈的餘弦函數,與這個空間的大小無關,好的耳機可以達到16HZ的下潛,變態的耳朵一樣可以撲捉到。但不可否認的是聽音環境和空間對音效的影響是巨大的)……

    所以,改裝店裏的JS們動輒說他家的單元可以下潛到多少多少。真的有必要嗎??N多改裝店的技工連前級後級都分不清楚……
人的耳朵一般也就16----24000HZ,http://hkbbs.leowood.net:88/forum_read.aspid=10292994&page=2631&property=0&ClassID=0細節懶得說,自己看這個鏈接,完全拷貝的聲學教材的原文……

    1000Hz到6000Hz是人耳朵最敏感的區域。其實車裏的下潛能達到100足矣,大部分的揚聲器都具備這樣的素質。真正能聽到100以下的低頻能有多少????搖滾樂裏電BASS的頻率就700HZ,就這樣N多人還聽不出來。

    車門本身的材質是鋼板的,這也決定了它不可能成爲良好的聲學介質,再NB的單元放在車門板上也出不來好聲音。怕你在門板上墊再多的木頭圈也白扯,朽木就是朽木……再加上車內部的空間和性狀,根本就不是一個聽音的地方。左右喇叭到耳朵的距離都不一樣,你還聽個毛????

    況且車一跑來,各種噪音,幾百萬的音響也糟蹋了,更有甚者,車裏換了幾千塊錢的喇叭,還在聽着MP3……

    綜上,對於汽車音響改裝,兩個建議。

1、如果你是木耳,且不問你能不能聽出mp3的320kbps和FLAC,如果你連MP3的128kbps和320kbps聽起來都一個感覺,那還是老老實實的做一個普通的音樂愛好者吧。換四個喇叭,總開銷1500塊錢以內,足夠你的耳朵用了。如果連原聲碟都懶得去刻,只聽MP3的,建議換一兩百塊一個的國產單元,足矣……其實惠威的就挺好,只是N多國人都看不起。

2、如果你自認爲是金耳朵,覺得哪怕是320KbpsMP3的細節缺失也不可忍受,非無損格式不聽的,建議你乾脆學我早期的做法,原車任何部件不動。在中控臺把弄一個小木頭盒子,把自己喜歡的解碼器裝進去,走高端耳放+高端耳機的路線……我曾經用MBL 1511和舒爾E5紀念款(入耳耳機,其他的耳機罩在頭上,會被JCSS抓)……
有點是聲場完美,缺點是不能開太快,一個是安全問題,聽耳機,很容易引發安全事故。而來是對前級的傷害實在太大,裏面的膽管可不禁折騰……

    綜上,對於開車的時候,裸耳聽音,根本就行不通。別說上萬的改裝,喇叭總價超過兩千的改裝,我都嫌貴!!!!
    當然了,開車的時候,沒有音樂聽也是絕對不行的。所以,改裝還是要的,但真的不用投入太多的錢,投入和產出總得講究個效價比不是????兩千塊,足夠了。再貴的話,提升很有限。萬把塊的單元當然好聽,但裝汽車上白瞎了……

    還有的兄弟,覺得原車機頭功率不夠,帶不動喇叭,而選擇外加功放。這個真的很不可取。一來是隨意改動原車電路,有安全隱患(看不見的才叫隱患,起火了那叫事故)。一個車的電瓶纔多大??動輒幾百瓦的喇叭根本承受不住。再者,以DIVA6.1的主箱爲例,350W的功率,20平米的聽音室都不敢開太大(功率上不去,喇叭的動態素質就體現不出來,這也是該款音箱難推的主要原因)!!!!汽車裏多大空間???100W是什麼概念?你去弄個20W的喇叭聽聽,音量絕對嚇死你。我練習電吉他的音箱,標註功率才25W,動態是小了點……但音量點到9點位置,就已經會擾民了。車裏那麼小的空間,大功率有啥用,再大的動態你也出不來!!!
    話糙理不糙,請諸位指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