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第三方平臺初體驗(上)|微專輯

       小程序第三方平臺,總算是浮出水面。我們也在第一時間體驗了該功能,看了官方文檔說的文檔還有些的不太懂。摸着石頭過河,最後還是配置成功了。

  首先說界面上的幾個變化吧

  1、小程序後臺,多了項第三方授權管理

“小程序第三方平臺初體驗”

  2、微信開放平臺,即用來管理所有微信賬戶體系的,公衆號、網站、APP、小程序、第三方平臺,可以綁定小程序

  小程序和公衆號放在一起。從技術的角度來看訂閱號、服務號、企業號、小程序本質也是一樣的,只不過可以使用的接口權限不同

“小程序第三方平臺初體驗”

  3、微信開放平臺,第三方平臺部分,可以繼續使用原有第三平臺,當然也可以創建一個新的第三方平臺,可以管理小程序和公衆號的業務,新加了可以綁定的小程序、小程序模板庫(草稿箱、小程庫模板庫),看到這裏就有些的困擾了。“綁定的小程序”最多隻能添加10個,爲什麼還是10個而不是傳說的50個,爲什麼還要有一小模板呢。

“小程序第三方平臺初體驗”

  在短時間內,小程序的開發還依賴本地的開發環境。不能像之前公衆號那樣。“添加開發小程序”可以理解爲當前第三方平臺“金箍棒”(https://a86.cn)做小程序開發的開發者。那怎麼驗證這些開發者呢。默認申請了小程序的人員,都可以做爲開發者,給第三方平臺“金箍棒”提供小程序。其實寫成“綁定小程序開發者”就好了。

  再談模板庫,如果你的小程序賬戶已經和第三方平臺綁定,那麼在本地開發的小程序,點擊上傳之後就不再上傳到自己的小程序後臺了。如下圖的操作

“小程序第三方平臺初體驗”

  上傳之後就是上傳到開放平臺的後臺草稿箱部分,每一個開發者只有一個草稿。會自動覆蓋上次,也就是說草稿箱最多隻能保存10個,合適的版本就可以添加模板庫了。模板庫最多也只能添加50個。這裏吐槽一下。一個公司只能上傳50個小程序這個能理解,一個第三方平臺50個怎麼能夠呢,對於前期做第三方平臺的公司。 就要慎重的選擇一些場景。存量不多哈。

  4、上傳的小程序模板管理,不滿意分分鐘就可以從後臺刪除。要注意一下TemplateID。這個在後面大有用途

“小程序第三方平臺初體驗”

  TempleID默認是連續的,有一個內容還沒有考證,是不是所有的編號是單獨的第三方使用,還是所有的開發者共享。

“小程序第三方平臺初體驗”

  如果是那樣的話(很大程度上不對)前5個大師兄已經給咱占上啦。

  5、小程序服務器域名部分,最多能配置20個域名,域名的使用都要使用https。在這裏倒也沒有說。不過可以可以類推

“小程序第三方平臺初體驗”

  6、1M變2M,支持更大體積的小程序了。之前運營了段時間發現1M不夠,2M能本地緩存的資源多一些,只能說這樣會帶來更好的體驗。

  下一部分再說一下授權部分,授權和之前公衆號業務類似,只不過公衆號用戶換成小程序用戶。熟悉的公衆號第三方平臺小夥伴可以略過。我們會重點說怎麼管理服務器域名、怎麼管理代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