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性能測試實戰》讀書筆記一

一、術語


併發用戶:
兩種併發情況:1、嚴格意義的併發,所有的用戶在同一時刻做同一件事情或者操作,這種操作一般指做同一類型的業務。2、廣義範圍的併發,儘管多個用戶對系統發出了請求或者進行了操作,但是這些請求或者操作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用戶併發數量:在同一時刻與服務器進行交互的在線用戶數量。(目前沒有準確公式)

請求響應時間:指的是客戶端發出請求到得到響應的整個過程的時間。 “Time to last byte” “TTLB”。請求時間爲“網絡響應時間”和“應用程序與系統響應時間”之和。

事務響應時間:事務可能由一系列請求組成,事務的響應時間主要是針對用戶而言,屬於宏觀上的概念,是爲了向用戶說明業務響應時間而提出的。

吞吐量:指的是在一次性能測試過程中網絡上傳輸的數據量的總和。

吞吐率:Throughput;單位時間內網絡上傳輸的數據量,也可以指單位時間內處理的客戶端請求數量。

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每秒鐘系統能夠處理的交易或者事務的數量。

點擊率(Hit Per Second):每秒鐘用戶向web服務器提交的HTTP請求數。

資源利用率:指的是、對不同系統資源的使用程度。web性能測試工作的重點。

二、web性能測試種類

壓力測試:對系統不斷施加壓力的測試,是通過確定一個系統的瓶頸或者不能接收用戶請求的性能點,來獲得系統能提供的最大服務級別的測試。


負載測試 :通過在被測系統上不斷增加壓力,直到性能指標達到極限。


強度測試:爲了檢查程序對異常情況的抵抗能力。總是迫使系統在異常的資源配置下進行。

併發測試:主要指測試多個用戶同時訪問同一個應用程序、同一個模塊或者數據記錄時是否存在死鎖或者其它性能問題。 

大數據量測試:分兩種,一種是針對某些系統存儲、傳輸、統計查詢等業務進行大數據量的測試;另一種是與併發測試相結合的極限狀態下的綜合數據測試。


配置測試:通過測試找到系統各項資源的最優分配原則。


可靠性測試 :在給系統加載一定業務壓力的情況下,使系統運行一段時間,以此檢測系統是否穩定。


狹義性能測試:主要用於描述常規的性能測試,通過模擬生產運行的業務壓力和使用場景組合來策劃四系統的性能是否滿足生產要求。

三、認識誤區

1、提高一下硬件配置就可以提高性能了,因此性能測試不重要。
2、性能測試在所有其他測試完成後,測試一下看看就可以了。
3、性能測試獨立於功能測試。
4、性能測試就是用戶併發測試。
5、在開發環境下進行一下性能測試就可以了。
6、系統存在瓶頸,就不能使用。
7、不切實際的性能指標。

四、性能調整基礎知識
1、所謂性能調整是爲了改變系統特性而對系統軟件或者硬件進行的修改,性能測試工程師的主要任務是發現並定位性能問題。
2、調整步驟:
 (1)確定問題:首先確定系統是否存在問題,並對問題進行正確的定位,重點是發現系統的瓶頸。
  入手方面點:a、應用程序代碼 b、數據庫配置  c、操作系統配置  d、硬件設置  e、網絡                                   (2)確定原因:
(3)確定調整目標和解決方案
(4)測試解決方案
(5)分析調整結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