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軟件業上演“大魚吃小魚”資本遊戲

2009年,被期許爲“China Next”的中國創業板正式起航,國內軟件企業獲得了新的資本舞臺。實際上,早在幾年前,中國的軟件企業就開始藉助上市的手段來融資。隨着國家支持軟件企業的力度不斷加大,國內軟件企業也不斷成長,企業規模發展到一定階段後,上市融資也成爲它們必然訴求。華軟投資最新發布的《2009年中國軟件業投融資報告》顯示,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國在全球範圍內上市的軟件企業共94家。

而除了上市,中國軟件企業的併購成爲2009年另外一個資本運作的熱點,《2009年中國軟件業投融資報告》顯示,2009年國內軟件企業共出現58起併購案例,同比增加65.71%,總金額超過 16.12億美元。

創業板激發軟件企業IPO

在良好的市場形勢及樂觀的經濟前景預期下,2009年6月IPO正式重啓開閘,緊接着2009年10月23日,十年磨一劍的創業板正式開板。

創業板作爲國家鼓勵創新的一個重要舉措,對軟件企業有着特殊的意義。以前成功上市的軟件企業基本上都是大型的IT服務和系統集成廠商,而一些新興軟件企業由於資產規模和業務規模較小等原因很難達到上市的要求。

華軟投資總裁王廣宇表示,創業板的開啓,對中國軟件企業來講是一個極大的利好,作爲“低碳經濟”和高科技產業的代表,軟件業逐漸獲得包括創業板在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青睞。另一方面,傳統上大部分軟件企業埋頭於技術,對於資本市場相當陌生,創業板的啓動極大地激發了他們與資本結合的熱情,而投資機構因爲上市退出的渠道不暢通,過去對軟件企業的投資不是特別積極,現在有了新的退出渠道,投資機構就會把更多的資源和精力投入到軟件企業。

《2009年中國軟件業投融資報告》顯示,2009年共有13家軟件企業IPO,比去年增加44.44%,其中境內IPO有10家,境外IPO有3家,境內IPO企業包括創業板IPO的7家企業和中小板IPO的3家企業;軟件融資金額大幅上升,共融得20.85億美元,與上年相比增加629.02%。其中,共有5家有VC/PE背景軟件企業進行IPO,融資金額達3.78億美元。這5 家企業全部在境內上市,有4家企業是創業板IPO,與2008年相比,有VC/PE背景軟件企業IPO數量同比增加了25%,融資金額同比增加 234.51%。

而IPO對於公司來說,好處也是不言而喻的。王廣宇說:“上市可以幫助中國軟件企業建立品牌效應,提高客戶認知度,還能使公司價值和員工價值得到體現,有利於團隊的穩定。最重要的是,企業還可以通過資本運作實現跨越式發展。”此外,通過上市,公司還可以獲得大量資金,爲今後企業的發展打下基礎。

軟件企業併購潮將出現

軟件企業併購潮的背後不但是軟件產業整合趨勢的表現,更標誌着新的應用模式即將出現。從最近的軟件企業間的併購來看,產業鏈整合已經成爲軟件產業一個潮流。

《2009 年中國軟件業投融資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軟件行業併購市場總體規模較上年有大幅增加,2009年併購案例共發生58起,數量同比增加65.71%。其中已披露金額的案例40起,涉及併購金額16.12億美元,併購金額同比增加257.39%;平均每筆併購金額4030萬美元,同比增加 114.36%。

王廣宇說:“併購重組整合一直是軟件行業的發展主旋律,在資本、市場與技術的三重驅動下,2010年軟件行業併購、重組將再掀起浪潮,軟件供應商的數量呈減少趨勢,但軟件公司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而出現這一現象有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 用戶要求更高的IT服務水平。據記者瞭解,近幾年,在應用軟件和諮詢服務的選擇比例上,企業用戶表現得越來越成熟:既因爲自身業務的快速發展而對信息系統建設高度重視,又對具體投入謹慎對待。軟件應用範圍不斷拓展,從辦公系統、ERP到MES、BI、CRM等各類系統集成應用,應用也在深入,對技術細節的追求更加突出。整個軟件產業已經形成了由點到面、從傳統行業向各個行業滲透的信息化全面應用的格局,這個不斷擴張的態勢還會在較長時間內保持下去。這些都對IT服務提供商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過程中,企業僅僅通過自身積累來達到預期水平已經越來越難。正是由於需求的強大拉動,帶動了軟件行業的快速整合發展。以華勝天成收購香港自動系統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SL)爲例,兩家企業同屬於信息技術應用服務行業,收購ASL後,華勝天成獲得了ASL境外擴張的戰略平臺,雙方業務構成和發展戰略也具有較好的互補性,同時也增加華勝天成的技術力量和儲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