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票號與早期通信業的發展


週末懶惰,瀏覽了一本《山西票號史》的書。云云衆書只所以選擇這個,一是ipbaobao日益世俗化,鑽入“ 錢眼”關心理財投資從而關心宏觀經濟,關心起我國銀行業的早期變遷來,工商業資本和貨幣資本的變化;二是在我們這個時代,人人都談趨勢和轉型,卻幾乎不去研究歷史,忘記了歷史是一面鏡子的名言,ipbaobao喜歡研究和談通信歷史,說明“心理”年紀大了。

 

瀏覽後,ipbaobao很有感觸的是:

1)我國早期的錢莊和當鋪,沒有能夠成功轉型爲“銀行業”,與電信業目前的說法和做法似曾相識;

2)票號爲何發達于山西,是因爲工商業間季節性等原有“貨幣”資源不平衡造成的,相互共享貨幣資源成爲必然,起因竟然與雲計算的說法驚人的相似;

3)商業信用的建立和發展是銀行業的基礎,雲計算還沒人談起此類問題;

4)沒有民信局的誕生和發展,就沒有銀行業的誕生和發展,因爲異地傳遞匯票必需通過“公衆通信網絡”,共享通信資源纔可能大幅降低成本,延伸票號的範圍;

5)票號在“公衆通信網”即民信局的基礎上,鑑於金融信息的時間性要求,發展出了特快轉遞的“專節”,將時間從30天左右縮短爲15天作用,但需要付出1520兩銀子。

6)民信局是由於康熙乾隆年間商業快速發展的需要,後來誕生的(史無明確記載),網絡拓撲結構以北京、漢口、平遙和成都爲核心,輻射全國。

7)民信局競爭激烈,市場混亂,國家安全等問題不少,最後在國有企業“大清郵政”成立後,都煙消雲散了(包括了新興起的電報業的衝擊)。阿彌陀佛,這不會是在說我國互聯網的發展歷史吧?

8)電報出現後,一些老字號的票號,一開始一度拒絕過渡到“電報”方式傳遞票號信息,理由是“保密性”和“安全性”差,你是否感覺似曾相識?

9) 電報出現了,票號爲解決保密問題,發明了一些加密技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