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C 編程

預處理

  1. .c文件 預處理 .i文件 編譯 .s文件 彙編 .o文件 鏈接 可執行文件
  2. 宏定義 不考慮編譯器語法,單純字符串的替換
    用於 常量 數組buffer大小 便於修改,將其定義爲宏
  3. 宏函數 #define N(n) n * 10 #define ADD(a, b) (a+b) 不考慮類型語法
  4. 預處理階段不會進行運算操作
  5. 條件編譯
  6. typedef 關鍵字 給一個變量類型 起別名 typedef int* p 給int* 類型起別名叫p
  7. typedef unsigned long size_t
    通常給自己自定義的結構類型起別名
    typedef struct stu{
    }stu_t; typedef 與 宏 作用域不同

結構體

數組(Array),它是一組具有相同類型的數據的集合。但在實際的編程過程中,我們往往還需要一組類型不同的數據,例如對於學生信息登記表,姓名爲字符串,學號爲整數,年齡爲整數,所在的學習小組爲字符,成績爲小數,因爲數據類型不同,顯然不能用一個數組來存放。

在C語言中,可以使用結構體(Struct)來存放一組不同類型的數據。結構體的定義形式爲:

struct 結構體名{
結構體所包含的變量或數組
};

結構體是一種集合,它裏面包含了多個變量或數組,它們的類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每個這樣的變量或數組都稱爲結構體的成員(Member)。請看下面的一個例子:

struct stu{
    char *name;  //姓名
    int num;  //學號
    int age;  //年齡
    char group;  //所在學習小組
    float score;  //成績
};

stu 爲結構體名,它包含了 5 個成員,分別是 name、num、age、group、score。結構體成員的定義方式與變量和數組的定義方式相同,只是不能初始化。
注意大括號後面的分號;不能少,這是一條完整的語句。
結構體也是一種數據類型,它由程序員自己定義,可以包含多個其他類型的數據。

像 int、float、char 等是由C語言本身提供的數據類型,不能再進行分拆,我們稱之爲基本數據類型;而結構體可以包含多個基本類型的數據,也可以包含其他的結構體,我們將它稱爲複雜數據類型或構造數據類型。
結構體變量
既然結構體是一種數據類型,那麼就可以用它來定義變量。例如:
struct stu stu1, stu2;
定義了兩個變量 stu1 和 stu2,它們都是 stu 類型,都由 5 個成員組成。注意關鍵字struct不能少。

stu 就像一個“模板”,定義出來的變量都具有相同的性質。也可以將結構體比作“圖紙”,將結構體變量比作“零件”,根據同一張圖紙生產出來的零件的特性都是一樣的。

你也可以在定義結構體的同時定義結構體變量:

struct stu{
    char *name;  //姓名
    int num;  //學號
    int age;  //年齡
    char group;  //所在學習小組
    float score;  //成績
} stu1, stu2;

將變量放在結構體定義的最後即可。

如果只需要 stu1、stu2 兩個變量,後面不需要再使用結構體名定義其他變量,那麼在定義時也可以不給出結構體名,如下所示:

struct{  //沒有寫 stu
    char *name;  //姓名
    int num;  //學號
    int age;  //年齡
    char group;  //所在學習小組
    float score;  //成績
} stu1, stu2;

這樣做書寫簡單,但是因爲沒有結構體名,後面就沒法用該結構體定義新的變量。

理論上講結構體的各個成員在內存中是連續存儲的,和數組非常類似,例如上面的結構體變量 stu1、stu2 的內存分佈如下圖所示,共佔用 4+4+4+1+4 = 17 個字節。

但是在編譯器的具體實現中,各個成員之間可能會存在縫隙,對於 stu1、stu2,成員變量 group 和 score 之間就存在 3 個字節的空白填充(見下圖)。這樣算來,stu1、stu2 其實佔用了 17 + 3 = 20 個字節。

關於成員變量之間存在“裂縫”的原因,我們將在《C語言和內存》專題中的《C語言內存對齊,提高尋址效率》一節中詳細講解。
成員的獲取和賦值
結構體和數組類似,也是一組數據的集合,整體使用沒有太大的意義。數組使用下標[ ]獲取單個元素,結構體使用點號.獲取單個成員。獲取結構體成員的一般格式爲:
結構體變量名.成員名;

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獲取成員的值,也可以給成員賦值: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struct{
        char *name;  //姓名
        int num;  //學號
        int age;  //年齡
        char group;  //所在小組
        float score;  //成績
    } stu1;
    //給結構體成員賦值
    stu1.name = "Tom";
    stu1.num = 12;
    stu1.age = 18;
    stu1.group = 'A';
    stu1.score = 136.5;
    //讀取結構體成員的值
    printf("%s的學號是%d,年齡是%d,在%c組,今年的成績是%.1f!\n", stu1.name, stu1.num, stu1.age, stu1.group, stu1.score);
    return 0;
}

運行結果:
Tom的學號是12,年齡是18,在A組,今年的成績是136.5!

除了可以對成員進行逐一賦值,也可以在定義時整體賦值,例如:

struct{
    char *name;  //姓名
    int num;  //學號
    int age;  //年齡
    char group;  //所在小組
    float score;  //成績
} stu1, stu2 = { "Tom", 12, 18, 'A', 136.5 };

不過整體賦值僅限於定義結構體變量的時候,在使用過程中只能對成員逐一賦值,這和數組的賦值非常類似。
需要注意的是,結構體是一種自定義的數據類型,是創建變量的模板,不佔用內存空間;結構體變量才包含了實實在在的數據,需要內存空間來存儲

共用體

讓幾個不同類型的變量 共享同一內存地址
優點:節省內存開銷
缺點:同一時刻只能存儲一個成員
佔用空間:最大的那個成員的空間
內存對齊
1. 某一成員的偏移量必須是該成員佔用大小的整數倍,如果不行,就填充它的偏移量
2. 整個結構體總的佔用量是最大成員佔用空間的整數倍

動態數據結構

靜態鏈表

動態鏈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