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交互界面設計的災難

     設計一個採集暫住人口的功能,你一定不會認爲是一個挑戰很大的任務,但是如果是在手機上實現,估計就變得複雜起來。

     首先要考慮選擇手機的操作系統和編程語言。大體上當今流行的手機中,內置的操作系統可以說是三分天下,分別爲Linux、Window Mobile和Symbian;編程語言大概有Java、Symbina C++等等。

    另外要考慮的是手機機型,手機不同機型實現的差別比較大,界面的適宜不同的尺寸,如176*144和320×240等。

 

    我們選擇Java編程語言和Nokia的N73型手機。我們設計的時候,對界面設計期望很高:能夠使用不同手機機型以及能在服務器端對界面需要採集的字段中進行配置。簡單地說,我們在服務器上生成一個配置文件(XML文件),這個文件包括需要採集字段名、中文名、字段類型、寬大,校驗等信息。手機登錄服務器後自動下載配置XML文件,在手機上生成採集界面。如圖。

 

   但是後續的對界面上字段的校驗和處理,超出我們的想象。

   例如用戶輸入身份證後,系統需要處理的步驟包括:

  (1)驗證身份證的合法性。這種合法性可以通過算法來進行驗證,15位升18位驗證

  (2)通過GPRS發送身份證號,然後通過服務器程序查詢公安驗證庫,以確認該身份證號的身份,驗證後需要返回界面,合適的方式提示用戶;

  (3)根據身份證號碼,字段解釋該身份證對應的性別、出生年月、年齡信息,並填入對應字段中。

 

   爲了提高用戶的效率和用戶體驗,光標定位輸入框時,自動選擇手機輸入法(切換到漢字、英文、數字);設計的輸入採用下拉框選擇的方式。手機界面的原因,採用下拉框選擇也會有問題,例如,當下來選擇的字符串超出手機界面可顯示的長度是,就會有問題,例如:“××××鎮××××村××××小組”。

 

   對於戶籍地址的處理也是異常地艱難。戶籍地址如:北京市東城區,在索引文件中有對應的編碼,而全國索引文件異常的大,限於手機的資源和界面尺度,不可能採用下拉框來實現。我們採取第一個字母大寫拼音的來實現檢索,按空格鍵後自動到服務器查詢索引文件,然後在手機界面顯示並可以實現下拉框中選擇。如圖。

  

  從上述幾個字段的交換設計中,可以看出:在PC上實現的界面設計思想,不能完全適用與手機界面的設計,由於設計的資源和現實屏的尺寸影響,需要做很多額外的工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