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車記(二)

2005年8月18號 至 2005年8月30號

最近的學習一直在練習貼庫、移庫、倒庫,樁考的全套動作。

今天(2005年9月2日 週五)上午樁考。一大早趕駕校的7:15班車做到駕校,急急忙忙簡單吃了點早飯,就等着8:10樁考的刷卡。刷完卡後,待考學員步行到樁考試場,等待考試。所有考試學員早早到達做好了準備工作,可是考官9:10纔到,害得大家整整等了一個小時。這一個小時有得學員特別緊張,其中一個是第二次參加樁考的女孩,緊張的腿都哆嗦了。考試一共三組,1041、富康、普桑。普桑考試學員12人,我是第八個。雖說不怎麼緊張,等待的過程中手心一直出汗,溼溼的。考官到了,終於可以開始考試了。看着前面的考生一個一個還算順利的通過,也給後面的增加了信心。等到我前面的一位上車,我到考官窗口報名參加考試(考官您好,**駕校學員***,請求考試,這是我的考試卡。),並交上考試卡,回到等待考試的位置,跟旁邊的輔助監考的考官禮貌的打個招呼,時間富餘,還閒聊了幾句。等到我開始,我前面的七個全部通過。我鑽進車,調整座椅,墊上我的靠墊(教練車上準備的,給需要的學員),調整兩側反光鏡的位置(看到車後門的車把手,車身在鏡中的成像佔鏡中面積的五分之一),檢查手剎是否松下。調整完畢,開始把車開出車庫,到指定開始考試的位置正式開始考試。在開出來的過程中,出了點小差錯,少打半圈輪,所以車出白線了,呵呵,還好,考試還沒開始,輔助監考的考官指揮我調整到白線內開始考試。當時我的狀態還可以,不緊張。調整後,車中小喇叭說話:可以開始考試。我停車,正式進入考試流程貼庫、移庫、倒庫。當時真的沒覺得緊張,全套動作下來,一次通過考試。不過也要感謝邊上的輔助監考的考官,一個和藹的中年人,和其聊天讓人放鬆,而且考試過程中關鍵時候他還主動善意的提醒考生,便於考生通過。下了車,跟輔助考官禮貌再打次招呼,跑步衝到考官窗口,簽字拿回自己的考試卡(約車卡)。踏實下來了,考試通過了,好高興。

貼移倒庫的全套動作我簡單的記錄如下(因爲每個教練的叫法不一樣):

(前面的準備工作,調整座椅、後視鏡、鬆手剎,車點火,當然有了,呵呵……)

第一步 出庫: 離合踩到底,掛一檔(左前),慢擡離合起步,控制速度,慢速行駛。在車右前窗的後邊與右前杆對齊時,向右打四下輪(參考位置:方向盤的把是立着的),控制車的速度,一定要慢,往前行駛,等車頭快正時,趕緊回正輪,慢速繼續前行一兩米左右,離合踩到底,輕踩剎車,停車摘空檔。 (教練提醒:拐彎的時候離合可以稍微擡點,防止熄火,不過一定要控制好車速,整個過程車速要慢和穩;而且車一定要回正,車頭不能偏,實際是車輪和車身都要正,爲下步做好準備。)


第二步 貼庫:調整身體坐姿(參考:身體向右側,右肩膀頂住車座椅後背,面向車的右後方),左手握住方向盤左側,離合踩到底,右手掛倒檔(向下按輕往左前推,車型四檔普桑),右手回到方向盤右側,慢擡離合起步,控制速度,慢速行駛。面向車的右後方,等庫的前中杆出現在車右後鏡的右下角時,開始打輪,向右兩小下,讓車慢慢倒,前中杆在右後鏡的位置基本不變,一直觀察,等前中杆在右後鏡中的位置開始前移時(原理:車尾開始進庫了,所以此方方向很重要),再補打輪兩下(如果熟練了,憑感覺慢慢打輪就可以了,只要到位就可以了。打完後一個參考點,方向盤還是平的)。輪(方向盤)不動,車慢慢倒,等車快正時,看車的左後視鏡,鏡中一出現庫中的左後杆,就快速回正輪,控制車速,根據兩邊後視鏡中左右後杆與車身的距離,哪邊距離遠,往哪邊的方向微調,微調後,趕緊回正輪,保持輪不動,面向車後方,觀察後中杆在與後玻璃窗右下角的位置,快到右下角的時候,悶住離合,輕踩剎車,停車摘空檔。車停住時,後中杆應該正好與車後玻璃右下角相交。

第三步 移庫:分爲四個小環節,一上、一下、二上、二下

一上:離合踩到底,掛一檔,原地向右打輪三下,慢擡離合起步,一定要控制好速度(慢、穩、不停),車動後再向右打輪三或四下(不絕對,自己控制),輪不動,讓車走,等車頭上面的左棱與前中杆對齊時,迅速向左打輪,輪數爲向右打輪論述的兩倍(數數肯定不用了,大家憑感覺),速度控制住不變,讓車走,等車頭快正時,向右回輪,把輪迴正即可。離合踩到底,輕踩剎車,停車摘空檔。(最後要目測車與前中杆的距離控制停車)

一下:離合踩到底,掛倒檔,原地向右打輪三下,慢擡離合起步,控制車速,車動後再向右打輪三或四下(不絕對,自己控制),輪不動,讓車走,等車頭上面的左棱與前左杆對齊時,迅速向左打輪,輪數爲向右打輪論述的兩倍,速度控制住不變,讓車走,等車頭快正時,向右回輪,把輪迴正即可。根據目測車頭與前杆的參考位置,離合踩到底,輕踩剎車,停車摘空檔。

二上:離合踩到底,掛一檔,原地向右打輪兩下(靈活處理:根據一上一下向右移動位置的多少,調整輪的數量。移動的多,二上少打輪;移動的少,二上多打輪),慢擡離合起步,控制速度,車動後再向右打輪三或四下(不絕對,自己控制),輪不動,讓車走,等車頭左前角與前中杆的距離爲20到30公分的時候,迅速向左打輪,輪數爲向右打輪論述的兩倍(數數肯定不用了,大家憑感覺),速度控制住不變,讓車走,等車頭快正時,向右回輪,把輪迴正即可。離合踩到底,輕踩剎車,停車摘空檔。(目測車與前中杆的距離控制停車)

二下:離合踩到底,掛倒檔,原地向右打輪兩下(靈活處理),慢擡離合起步,控制車速,車動後再向右打輪三或四下(不絕對,自己控制),輪不動,讓車走,看車的右後視鏡,等車身擋住右後杆的時候,迅速向左打輪,輪數爲向右打輪論述的兩倍,速度控制住不變,讓車走,等車頭快正時,離合踩到底,輕踩剎車,停車摘空檔。

第四步 出庫:離合踩到底,掛一檔,慢擡離合起步,控制速度,目測車左前角與左前杆的距離,大約10公分左右的時候,向右回正輪,根據車離前中杆和左前杆的距離,可以微調車走向,向右側身,目測前中杆向右離車後玻璃的左下角10公分左右,向左打輪四下(參考位置:方向盤的把是立着的),控制車的速度,一定要慢,往前行駛,等車頭快正時,趕緊回正輪,慢速繼續前行一兩米左右,離合踩到底,輕踩剎車,停車摘空檔。

第五步 倒庫:調整身體坐姿(參考:身體向左側,左肩膀頂住車座椅後背,面向車的左後方),左手握住方向盤左側,離合踩到底,右手掛倒檔,慢擡離合起步,控制速度,慢速行駛。觀察庫前中杆與車左側後鏡前槓的位置,重合的時候,向左打輪兩下,車走,微打輪讓庫前中杆與車左側後鏡前槓一直重合,等車快近庫時,向左打輪兩下(打完後一個參考點,方向盤還是平的),輪(方向盤)不動,車慢慢倒,等車頭快正時,看車的右後視鏡,鏡中一出現庫中的右後杆,就快速回正輪,控制車速,根據兩邊後視鏡中左右後杆與車身的距離,哪邊距離遠,往哪邊的方向微調,微調後,趕緊回正輪,保持輪不動,車走,基本在庫中間時,離合踩到底,輕踩剎車,停車摘空檔。

        在我練習貼移倒庫的過程中,教練認爲存在問題並讓我及時糾正的地方:一、移庫的時候身體一定要做正,因爲要靠視覺找基準點,而且控制車離前後庫的距離;二、車速一定要控制好,慢、穩且連續;三、打輪的動作和速度,動作一定要標準,速度和打輪的速度要相互協調。

        以上內容供大家參考,因爲每個教練的教學方法不一樣,而且每個人的情況也因人而異。我個人練樁的體會:速度控制好了,打輪和速度協調了,教練教的參考點理解了,就可以了。

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