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 事

1、陳阿貴 
  陳阿貴是臺灣的農民,從來沒有出過遠門。攢了半輩子的錢,終於參加一個旅遊團出了國。國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鮮的,關鍵是,陳阿貴參加的是豪華團,一個人住一個標準間。這讓他新奇不已。早晨,服務生來敲門送早餐時大聲說道:“GOOD MORNING SIR!” 陳阿貴愣住了。這是什麼意思呢?在自己的家鄉,一般陌生的人見面都會問:“您貴姓?” 於是陳阿貴大聲叫道:“我叫陳阿貴!” 如是這般,連着三天,都是那個服務生來敲門,每天都大聲說:“GOOD MORNING SIR!”而陳阿貴亦大聲回道:“我叫陳阿貴!” 
    但他非常的生氣。這個服務生也太笨了,天天問自己叫什麼,告訴他又記不住,很煩的。終於他忍不住去問導遊,“GOOD MORNING SIR!”是什麼意思,導遊告訴了他,天啊!!真是丟臉死了。陳阿貴反覆練習“GOODMORNING SIR!”這個詞,以便能體面地應對服務生。 
    又一天的早晨,服務生照常來敲門,門一開陳阿貴就大聲叫道:      

“GOOD MORNING SIR!” 
與此同時,服務生叫的是:“我是陳阿貴!”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與人交往,常常是意志力與意志力的較量。不是你影響他,就是他影響你,而我們要想成功,一定要培養自己的影響力,只有影響力大的人纔可以成爲最強者。 

2、表演大師 
  有一位表演大師上場前,他的弟子告訴他鞋帶鬆了。大師點頭致謝,蹲下來仔細繫好。等到弟子轉身後,又蹲下來將鞋帶解鬆。有個旁觀者看到了這一切,不解地問:  
   “大師,您爲什麼又要將鞋帶解鬆呢?”大師回答道:“因爲我飾演的是一位勞累的旅者,長途跋涉讓他的鞋事鬆開,可以通過這個細節表現他的勞累憔悴.”  
   “那你爲什麼不直接告訴你的弟子呢?” 
   “他能細心地發現我的鞋帶鬆了,並且熱心地告訴我,我一定要保護他這種熱情的積極性,及時地給他鼓勵,至於爲什麼要將鞋帶解開,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說啊。” 

    人一個時間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點,纔是真正的人才。 

3、鸚鵡 
  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隻鸚鵡前標: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另一隻鸚鵡前則標道: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該買哪隻呢?兩隻都毛色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結果突然發現一隻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八百元。這人趕緊將老闆叫來:這隻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  
    店主說:不。 
    這人奇怪了:那爲什麼又老又醜,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呢? 
    店主回答:因爲另外兩隻鸚鵡叫這隻鸚鵡老闆。 
  這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領導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懂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相反許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卻因爲過於完美主義,事必躬親,什麼人都不如自己,最後只能做最好的攻關人員,銷售代表,成不了優秀的領導人。 

4、金人 
  曾經有個小國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金壁輝煌,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小國不厚道,同時出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皇帝想了許多的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怎麼辦?使者還等着回去彙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 最後,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裏,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後掉進了肚子,什麼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的人。老天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於傾聽,纔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5、辭職 
    A對B說:“我要離開這個公司。我恨這個公司!”B建議道:“我舉雙手贊成你報復!!破公司一定要給它點顏色看看。不過你現在離開,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A問:??? 
    B說:“如果你現在走,公司的損失並不大。你應該趁着在公司的機會,拼命去爲自己拉一些客戶,成爲公司獨擋一面的人物,然後帶着這些客戶突然離開公司,公司纔會受到重大損失,非常被動。” 
    A覺得B說的非常在理。於是努力工作,事遂所願,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後,他有了許多的忠實客戶。 
    再見面時B問A:現在是時機了,要跳趕快行動哦! 
    A淡然笑道:老總跟我長談過,準備升我做總經理助理,我暫時沒有離開的打算了。  

  其實這也正是B的初衷。一個人的工作,永遠只是爲自己的簡歷。只有付出大於得到,讓老闆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於位置,纔會給你更多的機會替他創造更多利潤。  


6、選擇 
  有三個人要被關進監獄三年,監獄長給他們三個一人一個要求。  
    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 
    法國人最浪漫,要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 
    而猶太人說,他要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話。 
    三年過後,第一個衝出來的是美國人,嘴裏鼻孔裏塞滿了雪茄,大喊道:“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了要火了。 
    接着出來的是法國人。只見他手裏抱着一個小孩子,美麗女子手裏牽着一個小孩子,肚子裏還懷着第三個。 
    最後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獄長的手說:“這三年來我每天與外界聯繫,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爲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施萊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們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抉擇將決定我們三年後的生活。我們要選擇接觸最新的信息,瞭解最新的趨勢,從而更好的創造自己的將來。 


7、老虎 
  兩個人在森林裏,遇到了一隻大老虎。A就趕緊從背後取下一雙更輕便的運動鞋換上。B急死了,罵道:“你幹嘛呢,再換鞋也跑不過老虎啊!” 
    A說:“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 

  二十一世紀,沒有危機感是最大的危機。特別是入關在即,電信,銀行,保險,甚至是公務員這些我們以爲非常穩定和有保障的企業,也會面臨許多的變數。當更多的老虎來臨時,我們沒有有準備好自己的跑鞋? 

8、趕考 
  有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住在一個經常住的店裏。考試前兩天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還打傘,第三個夢是夢到跟心愛的表妹脫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這三個夢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趕緊去找算命的解夢。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斗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表妹都脫光了躺在一張牀上了,卻背靠背,不是沒戲嗎?”  
    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準備回家。店老闆非常奇怪,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今天你怎麼就回鄉了?” 
    秀才如此這般說了一番,店老闆樂了:“喲,我也會解夢的。我倒覺得,你這次一定要留下來。你想想,牆上種菜不是高種嗎?戴斗笠打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嗎?跟你表妹脫光了背靠靠躺在牀上,不是說明你翻身的時候就要到了嗎?”秀才一聽,更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地參加考試,居然中了個探花。 

  積極的人,象太陽,照到哪裏哪裏亮,消極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想法決定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9、駱駝 
  在動物園裏的小駱駝問媽媽:“媽媽媽媽,爲什麼我們的睫毛那麼地長?”   



駱駝媽媽說:“當風沙來的時候,長長的睫毛可以讓我們在風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  
    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爲什麼我們的背那麼駝,醜死了!” 
    駱駝媽媽說:“這個叫駝峯,可以幫我們儲存大量的水和養分,讓我們能在沙漠裏耐受十幾天的無水無食條件。” 
    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爲什麼我們的腳掌那麼厚?” 
    駱駝媽媽說:“那可以讓我們重重的身子不至於陷在軟軟的沙子裏,便於長途跋涉啊。” 
    小駱駝高興壞了:“譁,原來我們這麼有用啊!!可是媽媽,爲什麼我們還在動物園裏,不去沙漠遠足呢?”  





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現在沒人用。一個好的心態+一本成功的教材+一個無限的舞臺=成功。每人的潛能是無限的,關鍵是要找到一個能充分發揮潛能的舞臺。  

10、分粥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乎每週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障氣。  
    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裏全是涼的。 
    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爲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儘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所以一個單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習氣,一定是機制問題,一定是沒有完全公平公正公開,沒有嚴格的獎勤罰懶。如何制訂這樣一個制度,是每個領導需要考慮的問題。 

========================================

管理者必看的4個故事

★《故事1》袋鼠與籠子★
有一天動物園管理員們發現袋鼠從籠子裏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爲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它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
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於是管理員們大爲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

一天長頸鹿和幾隻袋鼠們在閒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
「很難說。」袋鼠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心得】

事有「本末」、「輕重」、「緩急」,關門是本,加高籠子是末,捨本而逐末,當然就不得要領了。管理是什麼?管理是抓事情的「本末」、「輕重」、「緩急」。



★《故事2》扁鵲的醫術★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說∶「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麼爲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說∶「我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剷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只有我們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爲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於本鄉里。而我扁鵲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來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爲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文王說∶「你說得好極了。」

【心得】

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數的事業經營者均未能體會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有時是亡羊補牢,爲時已晚。



★《故事3》曲突徒薪★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裏作客,看見主人家的竈上煙囪是直的,旁邊又有很多木材。

客人告訴主人說,煙囪要改曲,木材須移去,否則將來可能會有火災,主人聽了沒有做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裏果然失火,四周的鄰居趕緊跑來救火,最後火被撲滅了,於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請四鄰,以酬謝他們救火的功勞,但是並沒有請當初建議他將木材移走,煙囪改曲的人。

有人對主人說∶「如果當初聽了那位先生的話,今天也不用準備筵席,而且沒有火災的損失,現在論功行賞,原先給你建議的人沒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卻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

主人頓時省悟,趕緊去邀請當初給予建議的那個客人來吃酒。

【心得】

一般人認爲,足以擺平或解決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種棘手問題的人,就是優秀的管理者,其實這是有待商榷的,俗話說∶「預防重於治療」,能防患於未然之前,更勝於治亂於已成之後,由此觀之,企業問題的預防者,其實是優於企業問題的解決者。



★《故事4》秀才買材★

有一個秀才去賣材,他對賣材的人說∶「荷薪者過來!」賣材的人聽不懂「荷薪者」(擔材的人)三個字,但是聽得懂「過來」兩個字,於是把材擔到秀才前面。

秀才問他∶「其價如何?」賣材的人聽不太懂這句話,但是聽得懂「價」這個字,於是就告訴秀才價錢。

秀才接着說∶「外實而內虛,煙多而焰少,請損之。(你的木材外表是乾的,裏頭卻是溼的,燃燒起來,會濃煙多而火焰小,請減些價錢吧。)」賣材的人因爲聽不懂秀才的話,於是擔着材就走了。

【心得】

管理者平時最好用簡單的語言、易懂的言詞來傳達訊息,而且對於說話的對象、時機要有所掌握,有時過分的修飾反而達不到想要完成的目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