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 Norman:簡單性被吹捧過頭了

簡單性被吹捧過頭了

 

作者:Don Norman

譯者:方舟 K ][ N G of A R K

 

 


【聲明】

本文譯自Don Norman 在其個人網站 上的文章“Simplicity Is Highly Overrated ”,經原作者本人同意,翻譯並發表本譯文。原文URL:http://jnd.org/dn.mss/simplicity_is_highly_overrated.html

This article is translated from Don Norman 's post " Simplicity Is Highly Overrated " on his web site , under the permission of the author. Original post URL: http://jnd.org/dn.mss/simplicity_is_highly_overrated.html


 

 


 

 

說明:這是我所有文章中遭誤解最多的一篇。請各位在看完本文後,繼續閱讀“增補”部分,若那時還是有異議,再考慮迴應或攻擊我也不遲。我不在乎批評,也不在乎犯錯——那正是我學習的一種方式。但被誤解確是很痛苦的。


“爲什麼產品不能再簡單點兒?” New York Times、Wall Street Journal和當地報紙的評論員大聲疾呼。“我們就要簡單!” 那些爲各種新產品的種種功能而困惑的人們呼喊着。簡單真是他們想要的嗎?其實不是。


若是真要這些新聞工作者評價他們羅列出來的所謂簡單產品時,他們又抱怨起來,說這些產品缺少他們認爲“很關鍵”的功能特性。那麼,當人們呼喚簡單的時候,實際是什麼意思呢?他們真正想要的產品,只用一個按鈕就能操作當然最佳,但同時得包含所有他們喜愛的功能。


我曾在韓國逛過一家百貨商店。訪問我沒去過的國家時,逛百貨商店和本地市場是我最愛的消遣方式,因爲這有助於我更好地瞭解當地文化。不同地方的食物、服飾都不盡相同。而且在過去,各種器具也有差異:電器、廚房用具、園藝工具和車間工具等等。 


在這家韓國百貨商店裏,我對冰箱、洗衣機一類的“白色家電”更感興趣。這家店自然會有韓國自己的品牌LG和Samsung,也有GE、Braun和Philips等國外品牌。雖然產品的規格和價格基本都差不多,但是韓國品牌的產品看上去比國外品牌的產品更復雜一些。“爲什麼會這樣呢?”我問我的兩位同伴,他們都是可用性專家。“因爲韓國人喜歡看上去複雜的東西。”他們回答說。那是一種能反映身份地位的象徵。


在店裏,我對所有器具——特別是那些過去曾經很簡單的器具——的高度複雜性驚歎不已。烤麪包機、冰箱、咖啡機……它們都有好幾個控制面板、好幾個LCD顯示屏,其複雜性難以言表。


曾幾何時,烤麪包機只有一個調節鈕,用來控制烤制的程度,僅此而已。一個簡單的控制桿讓麪包片伸進烤麪包機裏去,然後就可以開始烤了。那樣的烤麪包機,價格也就20美元上下。而在這家韓國店裏,我發現了一臺德國烤麪包機,價格竟達250美元。除了複雜的控制部件,這臺機子還有一個馬達,用來把麪包放入和彈出機身。此外,機子還有個LCD面板,上面佈滿了圖標、圖形和數字。這簡單嗎?

在韓國店裏逛了一圈,我和我的兩位同伴朋友來到新車展臺前,這裏停着兩輛全新的韓國SUV車。還是一樣的複雜。我生得還算夠早,我還記得以前的方向盤真的就只是個方向盤,以前的後視鏡真的就只是個後視鏡。而這些新車的方向盤結構複雜,有多個按鈕和控制部件,其中包括兩組聲音響度控制部件,一個用於控制音樂,另一個用於控制電話——這都還沒算上方向盤轉軸上的好幾個操縱桿呢。新車的後視鏡有兩個控制部件,一個用於錶盤照明,另一個上面只寫着“鏡子”,按一下會打開一盞紅燈。這就是所謂有開閉開關的後視鏡嗎?連銷售員都不知道那些是幹嘛用的。

 

爲什麼會有這麼貴的烤麪包機?爲什麼方向盤和後視鏡上也要有這麼多按鈕和控制部件?因爲那樣好像是在增加人們想要的功能。這些功能區別使產品顯得與衆不同——特別是在銷售這樣的關鍵時刻。


爲什麼會這樣呢?爲什麼我們要特意製造這樣讓用戶迷惑的東西呢?

 

答案是:因爲大家想要有各種功能。因爲所謂簡單只是個神話,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如果曾經真有過簡單時代的話。


簡單的東西沒人買。讓人選擇時,人們總是會選能做更多事情的東西。功能勝過簡單性,即使人們意識到這會增加複雜性。我猜你也一樣:把兩種產品擺在一起對比功能,然後選了功能更多的那一款——難道你沒這樣做過嗎?但你不必感到慚愧,因爲那是正常人都會有的行爲。


複雜且昂貴的烤麪包機?我敢打賭那肯定賣得不錯。


不過,真正讓我感到迷惑的事情在於:如果廠家找到了辦法,能把本來看起來無法理解的操作變成可以實現自動化的操作,那麼設計出來的設備應該更簡單纔對,而事實卻非如此。看看下面這個例子:


Siemens(西門子)最近推出了一款洗衣機,其網站上描述道:“(本產品)搭載了智能傳感設備,能檢測洗衣槽內衣物的容量、面料,還能檢測衣物是很髒還是不太髒。用戶只須選擇‘強力漂洗’或‘輕柔清洗’模式即可,本產品包辦剩下所有的事情。”


萬歲!我喊道。如此一來,整個洗衣過程就是全自動的了,因爲只需要兩個控制部件就行了,一個用來選擇是“強力漂洗”還是“輕柔清洗”,另一個用來開啓洗衣機。然而實非所願:這臺洗衣機上的控制部件和按鈕,比手動洗衣機上的還多。“明明可以只做一兩個控制部件就足夠了,爲什麼反而做了更多呢?”我諮詢在西門子的熟人。


“你是那種寧願放棄控制權,認爲越少越好的人嗎?”這位可用性專家反問道,“難道你不想擁有更多的控制權?”


真是奇怪的回答。既然很難讓人理解和置信,幹嘛還要搞這個所謂的自動化呢?不錯,我恰好就是那種認爲越少越好的怪人。


看起來,市場營銷佔了上風。也許市場營銷的路子並沒錯。你願意花更多錢買一臺控制功能更少的機器嗎?冷靜理性地想來,也許會。但若是站在商店裏的時候,恐怕真不一定。


請各位注意這個措詞:“花更多錢買一臺控制功能更少的洗衣機”。本文的一位審閱者把這個句子標註爲錯誤,問道:“你的意思應該是‘更少的錢’吧?”然而這一句恰恰就是體現我觀點的關鍵問題所在。如果一家公司花了更多的錢來設計和製造一種器具產品,使其如此受用,如此這般的自動化,只需一個開關控制,那大家就會排斥這個產品。“這麼個簡單東西還更貴嗎?”人們會抱怨道,“這廠家想啥呢?我不如買個便宜還有更多功能的。功能多的當然更好,不是嗎?而且還省錢。”


市場營銷的確也應該說了算。忽視市場營銷的公司從來都長久不了。市場營銷專家明白,購買決定受功能多寡的影響,即使購買者知道,大部分功能可能從來都不會用到。即使這些功能令人受用不足、困惑有餘,也還是一樣。


不錯,我們是想要簡單,但我們也不想失去任何受用的功能。簡單性已經被吹捧過頭了。


增補部分


我是優雅、簡單、好用的擁護者。但作爲商業人士的我也明白,公司必須要掙錢,公司必須要推出顧客實際想要的產品,而不是推出公司所認爲的顧客應該要的產品。然而真相卻是:“簡單”不好賣。這又是爲什麼呢?


本文的一位迴應者很清晰地抓住了問題的關鍵:

 

閱讀此文之後,有個事情讓我很迷惑。您的意思是說,功能多的系統沒辦法具有簡單的界面嗎?還是說,人們之所以不願意花錢買功能相同但操作更簡單的產品,是因爲其界面看上去可操作的東西很少,從而使其看起來在功能上不如那些看着就很複雜的機器強大呢?


答案是後者:人們之所以不願意買看起來簡單的系統(產品),是因爲表面簡單的系統看起來功能也更少更弱。所以全自動的系統仍然會有許多按鈕和控制柄。Fog Creek Software的Joel Spolsky對這個問題也做了很有說服力的解釋,同時還解釋了爲什麼增加明顯的複雜性是必需的。詳情請看他的博文:


http://www.joelonsoftware.com/items/2006/12/09.html


也有幾個人迴應說支持“複雜產品看起來功能更強大”的觀點。有人舉了個來自伊朗的例子:


每次我去伊朗也發現這種出奇離譜的情況。在伊朗的消費電子類產品義賣會上,奢侈品、複雜玩意兒、渴求程度這樣的概念與更多功能是連在一起的(對於手機和網絡而言,有時候還包括一些根本沒有用的功能),而任何功能較少的東西,不管是否好用好使,無論貴還是便宜,都一律被認爲是差多了的產品。


在我上述文中,我用韓國百貨店的經歷舉了例子。結果,許多讀者似乎都以爲,我是僅憑這一次經歷就有感而發,寫就了此文。還有些讀者似乎認爲,那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去國外(或亞洲)考察。真讓人吃驚!此文的觀點和此文的寫作,源自我幾十年的設計經驗,特別是在消費類產品設計方面的經驗。而且,我的觀點是普適的。我經常旅行嗎?哈,光是2006年我就飛了140,000英里。有紀錄的飛行總距離接近兩百萬英里。那麼,是不是非得去韓國或伊朗纔會發現那種趨勢呢?不是。我在美國也發現同樣的情況。舉個例子:我正在協助一家公司的常規產品設計全新的產品方案。新產品看上去很簡單。在一次用戶測試中,有個人說,他真的很喜歡這個產品,但很遺憾,他不願意使用它。

 

“爲什麼不願意用呢?”我們問道。

 

“因爲它功能不夠強大,無法解決我特定的問題。”這位測試者回答說。

 

“你試着用一下看看,”我們建議道,“我們希望瞭解哪裏存在問題,以便能改進得更好。”

 

事實上,並沒有什麼問題。新產品能夠很好地解決他的問題。問題的根源在於,產品看上去很簡單。在他看來,如果一款產品看起來很簡單,那麼這款產品的功能一定也不怎麼強。


我收到的許多抱怨都是關於設計很糟糕的複雜設備如何導致使用困難的。嘿,我可不是在倡導糟糕設計,而只是指出了生活中的真相:從總體來上,購買者更喜歡功能強大的設備。他們將控制部件那顯然易見的簡單性與功能不強等同起來,而將複雜性與功能強大等同起來。並不是說所有人都如此,而是說大部分人會如此。而這大部分人正是市場營銷專家的打擊對象。我認爲這無可厚非。


有個人被深深誤解了,因爲他提倡隱藏更多的控制部件,由此保留表面上的簡單性。對不起:拉動銷售的卻是表面上的複雜性。之後,也正是這種複雜性讓人困惑不解。但到了那時候才知道就已經太晚了,因爲大家已經把產品買回來了。

許多本文的迴應者都明白這個道理,但還是給出了頗爲合理、頗爲符合邏輯的理由來解釋爲什麼不應該是這樣的。這裏有一點我得反覆解釋,即邏輯和理智都是非常優秀的特質,但他們在描述人類行爲這件事情上起不了什麼作用。試圖用睿智、合理的論證來證明觀點的情況,正是我所謂的“工程師謬誤(engineer’s fallacy)”(還有經濟學家的謬誤,economist's fallacy)。我們必須按照人們實際的行爲特點來進行設計,而不應該按照工程師或經濟學家對人們行爲的期望來進行設計。

要應對這些問題,不能依靠邏輯。人類行爲纔是關鍵。應該避免工程師和經濟學家的謬誤:不要推導出你的解決方案,而要觀察人類的實際行爲。我們必須以接受人類行爲的這些特點爲基礎來進行設計,而不是以我們推想出來的期望爲基礎。


我當然偏好好的設計、吸引人的產品和易用的產品。而到了購買的時刻,人們傾向於選擇功能更強大的產品,而且會根據產品控制部件的可見複雜性來判斷產品的功能有多強大。如果這就是人們選擇購買產品的思維方式,我們就必須迎合它,同時保證實際複雜性很低、實際簡單性很高。讓產品看起來功能強大,同時又易用、吸引人、性價比高、實用性強、環保、老少皆宜——這是個激動人心的設計挑戰。

 

這正是我喜歡設計的原因——設計總能帶來精彩的挑戰。


這裏還有更多的舌戰:爲什麼37signals如此傲慢

 

 

 

【聲明】

本文譯自Don Norman 在其個人網站 上的文章“Simplicity Is Highly Overrated ”,經原作者本人同意,翻譯並發表本譯文。原文URL:http://jnd.org/dn.mss/simplicity_is_highly_overrated.html

This article is translated from Don Norman 's post " Simplicity Is Highly Overrated " on his web site , under the permission of the author. Original post URL: http://jnd.org/dn.mss/simplicity_is_highly_overrated.html

 

 

 


 

 

 

知識共享許可協議
本作品採用知識共享署名-非商業性使用-禁止演繹 2.5 中國大陸許可協議 進行許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