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與做事,UML很難用嗎?

幾年前讀過一點UML的資料,用它畫了一些類圖和消息流圖。狀態圖和活動圖總有一些詞不達意的感覺,所以只是把那些圖都在ROSE中畫好之後,粘到文檔中了事。當時學習的心比較急,也沒有太多的時間。近來做一些開發流程的工作,發現的確沒有一個方式可以比較高效地進行開發設計工作。周圍的同事也是各用各的高招,文檔裏的圖是各式各樣。這且不說了,關鍵是始終還是用自然語言和一般性的非規範的圖來表達設計的思想,無論是用什麼樣的工具畫的圖或寫的文檔。
於是UML又重新回到我的視野,找來一堆資料,和幾年前比,確實是方便了好多。但說實話,中文的資料中張恂的還有點內容,別的幫助很少。特別有趣的是《UML的三大硬傷》與《駁“UML三大硬傷》,高先生與張先生雙方各自有寫了許多文字,加上擁躉和馬甲,還是很熱鬧的。UML就是一種人造的標記語言而已,居然象一門學問一樣複雜,以至於人們都說不清它是什麼東西,那還有用嗎?

試想,我要上個螺絲,找一個工具。找一小刀片肯定也是可以的,不怎麼趁手。於是到工具市場看看,有一種叫“UML”的工具可以用。一般情況下,銷售人員會告訴你,“這玩意兒特別簡單,你根本都不用學,就這樣這樣...就可以把螺絲上好了。“,不超過10句話,肯定就把它說得非常清楚了。如果他說,這玩意不學個一年半載的,你都把它拿不到手裏...那就生個心吧,他一定不是想把這工具賣給你,而是別有目的,至少他說的話,決不是想讓你會用這個工具。

回到開頭的目的上,爲什麼我需要這樣的工具,是爲了更高效地做好開發,清楚的把開發中的方案、想法或者說模型記錄下來,便於討論作決定;一旦決定,都可以實現這個模型。而不是說,要知道怎樣開發軟件。看了一下UML的定義,還是很適合做這個事兒的。本來就是找把螺絲刀,不能忽然就想讓螺絲刀能連設計也替你做了。而一些說是討論UML的文字,就在說這樣的胡話,所以讓人越聽越糊塗。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統一建模語言,非常精確地說明了這是一把什麼樣的“螺絲刀”,是人們發明出來的一個符號系統,用來描述模型用的。既是統一的語言,就必須有公認的語法和詞彙才能進行交流。UML的溝通方式只有一種,就是視覺系統,通過圖形化結合少量的自然語言來組成它的表達形式。沒有音標發聲體系,它不是用來說的,省了好多事兒。所以其中一部分是元素,一部分是元素的圖形化表示方法。



體系,它不是用來說的,省了好多事兒。所以其中一部分是元素,一部分是元素的圖形化表示方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