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爲用了雲,就不要運維

這幾天網上還挺熱鬧的,有幾句話不說不快。先來看是什麼事情----
“8月5日,一家名爲“前沿數控”的創業公司公開叫板騰訊雲,由於其存放在騰訊雲的數據全部丟失且無法恢復,要求騰訊雲賠償1100餘萬人民幣”。

qq羣看到的第一反應是,這家公司肯定沒有運維崗。爲啥如此判斷?咋幹運維的,從來不會相信宣傳和銷售人員的鬼話(可用性99.99999%),更不會天真到用了雲萬事無憂。最起碼,會做離線備份,這是基本原則。

這裏有篇文章,題目叫“騰訊雲們和“前沿數控”們:欺騙與自欺”,開篇就說--一個過分天真,一個言過其實。沒有最安全的數據存儲,只有備份的意識。
不要以爲用了雲,就不要運維

說得太到位了,服務商爲了銷售商品或者服務,必然會在宣傳上下功夫,做文案的很有水平,能把夏利吹出奔馳的性能來。而喊冤者,居然很憤懣“如果我要自己備份,還要你幹什麼?”。這多麼無知啊,是技術管理者麼?!送他兩個字:活該!

這幾年,由於雲服務商的大力推廣和宣傳,很多人都接受了雲資源這個概念並積極把業務遷移到雲,但也因爲雲服務商的誤導(不知道是不是故意隱瞞),好一部分決策人或者開發出生的技術人員,認爲都用雲了,還要什麼運維?包括當前,仍然有人這樣認爲。那麼,我先來告訴你,什麼情況下,用了雲計算資源不要運維的場景。

  • 不以線上業務來支持機構公司發展的應用,比如官網、測試系統。
  • 公司起步階段,招不到合適的人或者成本難以承受。
  • 對自己的項目沒信心,先乾乾再看,幹不好撤退,雲主機不續費完事。
  • 規模太小,才寥寥幾個雲主機在運行,也沒什麼流量,死掉了也沒什麼影響。
  • 大公司出生的開發,以前在大機構享受穩定的、無感知的運維支持,跳出來後以爲系統本來就可以自己好好的,哪裏需要什麼運維。

作爲老司機,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如果你靠網絡上的業務吃飯,不要輕視運維,有條件的,儘量頂上。

從技術層面看,公有云只是解決了底層資源分配問題(對運維是個好事情,不用去機房上架、分配資源等等苦逼活;要進級別高的機房,預約先,到達現場還得等放行,一肚子的火氣);但是系統架構、非硬件層的故障、系統性能、數據安全等等,哪個雲能自動解決掉?負載高了,該卡的還是繼續卡;系統或者程序有漏洞,該被人注入的還是要被注入....

從消費金額看,3000多元買的雲主機,配置不會很高,由此可推算,該公司的數據量也不會很大,訪問量遠不到自我鼓吹的那個量級,哄哄外行,以此事做文章,自我炒作倒可能是主要的。退一步講,要是認識到位,做離線備份也不是什麼難事。3000多元,以騰訊這種摳門勁,肯定配置高不到哪裏去的。

我經常給一些人打趣:系統正常時,其它部門的人會嘀咕,這些人是不是多餘的,看他們閒得很;出故障了,一些人又會說,這些人行不行啊,怎麼老出故障。真tm左右不是,難做啊。

如果你看了我寫的這些,還認爲用了雲計算資源不需要運維的話,在我看來,無非是你僅僅穿了雙鞋,繼續在那裏裸奔罷了!

更多精彩內容,請猛擊此處直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