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運維第二課----Linux發展史、環境準備

一、Linux的發展

1.1969年在貝爾實驗室誕生Unix,是開源免費的,之後逐漸轉變爲收費系統。

2.1986年譚邦寧研發mini Unix,但主要用來教學。

3.斯托曼創建FSF(自由軟件基金會)

        項目:GNU 葛奴計劃

4.GPL:FSF制定通用公共許可

        開源免費傳播

        任意修改,修改之後必須開源

二、Linux不同發行版本的區別

  1. Ubuntu   烏班圖   主要是開發人員使用

  2. RedHat   紅帽     收費系統,國企、金融等有錢人用

  3. CentOS   國內最火爆,我們之後的學習環境系統,被RedHat收購

  4. 紅旗Linux、中標麒麟都是我國研製的系統

三、學習必要的配置:

  1. i5處理器、8G運行內存、500G硬盤(256固態)

  2. vmwera  CentOS-6.9  xshell

  3. 下載地址:mirrors.aliyun.con(最新版)

              vault.centos.org(舊版)

  4. 計算機32位與64位的區別:

    1).運行速度   32位相當於4車道,64位相當於8車道


    2).尋址範圍(支持的最大內存)32位最大支持4G,64位支持更大內存

    3).設計定位  64位主要是給服務器使用   用於大量計算

  5. 打開下載地址後選的是6.9DVD1

CentOS-6.9-x86_64-LiveDVD.iso                     

CentOS-6.9-x86_64-LiveDVD.torrent                 

CentOS-6.9-x86_64-bin-DVD1.iso               √√√√√√     

CentOS-6.9-x86_64-bin-DVD1to2.torrent             

CentOS-6.9-x86_64-bin-DVD2.iso                    

CentOS-6.9-x86_64-minimal.iso                          

CentOS-6.9-x86_64-minimal.torrent                 

CentOS-6.9-x86_64-netinstall.iso                  

CentOS-6.9-x86_64-netinstall.torrent

四、創建虛擬機(未完成,後補,具體步驟如下)

  1. 創建虛擬機

  2. 安裝CentOS(安裝過程中next==F12)

    磁盤分區:

             /boot(引導分區,不需要太大)  200M  

             swap(內存不足時,可以臨時當做內存來用)當內存<8G時,是內存的1.5倍,當內存==8G時,swap==8G      

             / (根目錄,所有程序軟件的存放地點)剩餘多少給多少

  3. 登錄時用戶名輸入root,進入超級用戶界面(標示爲#),輸入其他進入用戶界面(權限較低,一般只能查看不能修改,標示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