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ync+inotify節點間文件實時同步

說明:

操作系統:CentOS 7.2

server服務器(代碼、數據檢入)server: SLB-1:10.171.63.120

client服務器(數據檢出、主動推送)client:WWW:10.163.0.233

目的:把client服務器上/www/web目錄實時同步到server服務器的/www/web下


============================================================


具體操作:

第一部分:在server——SLB-1_10.171.63.120上操作

一、在代碼檢入服務器安裝Rsync——server端

1、關閉SELINUX

vim /etc/selinux/config #編輯防火牆配置文件

#SELINUX=enforcing #註釋掉

#SELINUXTYPE=targeted #註釋掉

SELINUX=disabled #增加

:x #保存,退出

重啓後生效


setenforce 0  #立即生效

============================================================


2、開啓防火牆tcp 873端口(Rsync默認端口)

-bash-4.2$ sudo 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873 -j ACCEPT

iptables-save #最後保存配置使配置生效


============================================================


3、安裝Rsync服務端軟件

yum -y install rsync xinetd #安裝

vim /etc/xinetd.d/rsync #編輯配置文件,設置開機啓動rsync,centos7版本不存在此文件,要手動創建

disable = no #修改爲no

:x #保存退出

/etc/init.d/xinetd start #啓動(CentOS中是以xinetd來管理Rsync服務


============================================================


4、創建rsyncd.conf配置文件

sudo vim /etc/rsyncd.conf #創建配置文件,添加以下代碼

*以下代碼不要複製,最好手寫,不然會各種報錯,如果想複製,複製後刪去註釋部分

============================================================

log file = /var/log/rsyncd.log #日誌文件位置,啓動rsync後自動產生這個文件,無需提前創建

pidfile = /var/run/rsyncd.pid  #pid文件的存放位置

strict modes = yes   #是否爲嚴格模式

use chroot = no   #是否使用虛擬根目錄

max connections = 200   #最大連接數

uid = root

gid = root


[baidu] #自定義名稱

path =  /Upload/jiaoben/ceshi  #rsync服務端數據目錄路徑

comment = baidu #模塊名稱與[baidu]自定義名稱相同,可以隨意

uid = root  #設置rsync運行權限爲root,必須寫0

gid = root  #設置rsync運行權限爲root,必須寫0

use chroot = no #默認爲true,修改爲no,增加對目錄文件軟連接的備份

read only = no  #設置rsync服務端文件爲讀寫權限,是否僅允許檢出

write only = no  #是否僅允許檢入

list = no  #不顯示rsync服務端資源列表

max connections = 200  #最大連接數

timeout = 600   #設置超時時間

secrets file = /etc/rsyncd.secrets  #用戶認證配置文件,裏面保存用戶名稱和密碼,後面會創建這個文件,注意,此處必須爲/etc/rsyncd.secrets

auth users = rsync #執行數據同步的用戶名,可以設置多個,用英文狀態下逗號隔開

hosts allow = 10.163.0.233 #允許進行數據同步的客戶端IP地址,可以設置多個,用英文狀態下逗號隔開

hosts deny = * #禁止數據同步的客戶端IP地址,可以設置多個,用英文狀態下逗號隔開

:x  #保存,退出


============================================================

5、創建用戶認證文件

vim /etc/rsyncd.secrets #配置文件,添加以下內容


rsync: baidu_rsync #格式,用戶名:密碼,可以設置多個,每行一個用戶名:密碼

:x #保存,退出


============================================================

6、設置文件權限

chmod 600 /etc/rsyncd.conf  #設置文件所有者讀取、寫入權限

chmod 600 /etc/rsyncd.secrets  #設置文件所有者讀取、寫入權限


============================================================

7、啓動rsync

systemctl start xinetd #啓動

systemctl stop   xinetd    #停止

systemctl restart   xinetd  #重新啓動


============================================================


第二部分:在client服務器上WWW:10.163.0.233操作

一、安裝Rsync——client端進行代碼檢出

1、關閉SELINUX

vim /etc/selinux/config #編輯防火牆配置文件

#SELINUX=enforcing #註釋掉

#SELINUXTYPE=targeted #註釋掉

SELINUX=disabled #增加

:x #保存,退出

setenforce 0 #立即生效


============================================================

2、開啓防火牆tcp 873端口(Rsync默認端口,做爲客戶端的Rsync可以不用開啓873端口)

iptables -I OUTPUT -p tcp --dport 873 -j ACCEPT

iptables-save #最後保存配置使防火牆使配置生效


============================================================

3、安裝Rsync客戶端軟件

whereis rsync   #查看系統是否已安裝rsync,出現下面的提示,說明已經安裝

rsync: /usr/bin/rsync /etc/rsync.pass /usr/share/man/man1/rsync.1.gz

yum -y install  xinetd  #只安裝xinetd即可,CentOS中是以xinetd來管理rsync服務的

yum -y install rsync xinetd #如果默認沒有rsync,運行此命令進行安裝rsync和xinetd

sudo vim /etc/xinetd.d/rsync #編輯配置文件,設置開機啓動rsync,centos7版本的xinetd下不存在此文件,要手動創建

disable = no #修改爲

systemctl  start  xinetd  #啓動(CentOS7中可能不存在此腳本)


============================================================

4、創建認證密碼文件

vim /etc/rsyncd.secrets  #編輯文件,添加以下內容

baidu_rsync  #密碼

:x #保存退出

chmod 600 /etc/rsyncd.secrets #設置文件權限,只設置文件所有者具有讀取、寫入權限即可


============================================================

5、測試clientWWW到server服務器SLB1之間的數據同步

mkdir /www/ceshi  #在server服務器上創建測試文件夾,然後在client運行下面命令

rsync -avH --port=873 --progress   [email protected]::kuaifawu /www --password-file=/etc/rsyncd.secrets

運行完成後,分別在client上查看,在/www目錄下有ceshi文件夾,說明數據同步成功。


============================================================



二、安裝Inotify-tools工具,實時觸發rsync進行同步

1、查看服務器內核是否支持inotify

ll /proc/sys/fs/inotify   #列出文件目錄,出現下面的內容,說明服務器內核支持inotify

-rw-r--r-- 1 root root 0 Mar  7 02:17 max_queued_events

-rw-r--r-- 1 root root 0 Mar  7 02:17 max_user_instances

-rw-r--r-- 1 root root 0 Mar  7 02:17 max_user_watches

備註:Linux下支持inotify的內核最小爲2.6.13,可以輸入命令:uname -a查看內核

CentOS 7.X 內核爲3.10,默認已經支持inotify


============================================================


2、安裝inotify-tools

方法1:

yum install make  gcc gcc-c++ doxygen  #安裝編譯工具

inotify-tools下載地址:http://heanet.dl.sourceforge.net/project/inotify-tools/inotify-tools/3.13/inotify-tools-3.13.tar.gz

方法2:

yum -y install inotify*


============================================================


文件變動觀察

carl@AYcbZ:[/home/carl]inotifywait -mrq --format '%Xe %w%f' -e modify,create,delete,attrib /www/web


MODIFY /www/web/www_baidu_com/v20151212/Runtime/Cache/Home/c228b5a507cf6b6ece45177fae4b954c.php

MODIFY /www/web/www_baidu_com/v20151212/Runtime/Cache/Home/521fe4dfeaf8e8b9c55ea642239837d3.php

MODIFY /www/web/sdk_baidu_com/v20151212/apicache/Runtime/Logs/Cache/16_07_17.log

MODIFY /www/web/cron_baidu_com/v20151212/Runtime/Logs/tkoffice/tk_getordersstate_shizhi.php




============================================================


代碼檢出端腳本(主動推送產生變動的文件)

#!/bin/bash

src=/www/web                           # 需要代碼檢出的源路徑

des=baidu                             # 目標服務器上 rsync --daemon 發佈的名稱,rsync --daemon這裏就不做介紹了,網上搜一下,比較簡單。

rsync_passwd_file=/etc/rsyncd.secrets            # rsync驗證的密碼文件

ip1=101.200.89.205 # 目標服務器1

#ip2=192.168.0.19                 # 目標服務器2

user=rsync                            # rsync --daemon定義的驗證用戶名

cd ${src}                              # 此方法中,由於rsync同步的特性,這裏必須要先cd到源目錄,inotify再監聽 ./ 才能rsync同步後目錄結構一致,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進行各種嘗試觀看其效果

/usr/local/bin/inotifywait -mrq --format  '%Xe %w%f' -e modify,create,delete,attrib,close_write,move ./ | while read file         # 把監控到有發生更改的"文件路徑列表"循環

do

       INO_EVENT=$(echo $file | awk '{print $1}')      # 把inotify輸出切割 把事件類型部分賦值給INO_EVENT

       INO_FILE=$(echo $file | awk '{print $2}')       # 把inotify輸出切割 把文件路徑部分賦值給INO_FILE

       echo "-------------------------------$(date)------------------------------------"

       echo $file

       #增加、修改、寫入完成、移動進事件

       #增、改放在同一個判斷,因爲他們都肯定是針對文件的操作,即使是新建目錄,要同步的也只是一個空目錄,不會影響速度。

       if [[ $INO_EVENT =~ 'CREATE' ]] || [[ $INO_EVENT =~ 'MODIFY' ]] || [[ $INO_EVENT =~ 'CLOSE_WRITE' ]] || [[ $INO_EVENT =~ 'MOVED_TO' ]]         # 判斷事件類型

       then

               echo 'CREATE or MODIFY or CLOSE_WRITE or MOVED_TO'

               rsync -avzcR --password-file=${rsync_passwd_file} $(dirname ${INO_FILE}) ${user}@${ip1}::${des}          # INO_FILE變量代表路徑哦  -c校驗文件內容

               #rsync -avzcR --password-file=${rsync_passwd_file} $(dirname ${INO_FILE}) ${user}@${ip2}::${des}

                #仔細看 上面的rsync同步命令 源是用了$(dirname ${INO_FILE})變量 即每次只針對性的同步發生改變的文件的目錄(只同步目標文件的方法在生產環境的某些極端環境下會漏文件 現在可以在不漏文件下也有不錯的速度 做到平衡) 然後用-R參數把源的目錄結構遞歸到目標後面 保證目錄結

構一致性

       fi

       #刪除、移動出事件

       if [[ $INO_EVENT =~ 'DELETE' ]] || [[ $INO_EVENT =~ 'MOVED_FROM' ]]

       then

               echo 'DELETE or MOVED_FROM'

               rsync -avzR --delete --password-file=${rsync_passwd_file} $(dirname ${INO_FILE}) ${user}@${ip1}::${des}

               #rsync -avzR --delete --password-file=${rsync_passwd_file} $(dirname ${INO_FILE}) ${user}@${ip2}::${des}

               #看rsync命令 如果直接同步已刪除的路徑${INO_FILE}會報no such or directory錯誤 所以這裏同步的源是被刪文件或目錄的上一級路徑,並加上--delete來刪除目標上有而源中沒有的文件,這裏不能做到指定文件刪除,如果刪除的路徑越靠近根,則同步的目錄月多,同步刪除的操作就越>花時間。這裏有更好方法的同學,歡迎交流。

       fi

       #修改屬性事件 指 touch chgrp chmod chown等操作

       if [[ $INO_EVENT =~ 'ATTRIB' ]]

       then

               echo 'ATTRIB'

               if [ ! -d "$INO_FILE" ]                 # 如果修改屬性的是目錄 則不同步,因爲同步目錄會發生遞歸掃描,等此目錄下的文件發生同步時,rsync會順帶更新此目錄。

               then

                       rsync -avzcR --password-file=${rsync_passwd_file} $(dirname ${INO_FILE}) ${user}@${ip1}::${des}

                       #rsync -avzcR --password-file=${rsync_passwd_file} $(dirname ${INO_FILE}) ${user}@${ip2}::${des}

               fi

       fi

done


client上添加以上腳本,nohup放入後臺運行,當文件發生變動後會自動同步至其他節點,注意修改IP!

# nohup /yunwei/jiaoben/inotify.sh >/dev/null 2>&1 &

============================================================


inotify參數

-m 是保持一直監聽

-r 是遞歸查看目錄

-q 是打印出事件

-e create,move,delete,modify,attrib 是指 “監聽 創建 移動 刪除 寫入 權限” 事件


============================================================


rsync參數


============================================================

-v, --verbose 詳細模式輸出

-q, --quiet 精簡輸出模式

-c, --checksum 打開校驗開關,強制對文件傳輸進行校驗

-a, --archive 歸檔模式,表示以遞歸方式傳輸文件,並保持所有文件屬性,等於-rlptgoD

-r, --recursive 對子目錄以遞歸模式處理

-R, --relative 使用相對路徑信息

-b, --backup 創建備份,也就是對於目的已經存在有同樣的文件名時,將老的文件重新命名爲~filename。可以使用--suffix選項來指定不同的備份文件前綴。

--backup-dir 將備份文件(如~filename)存放在在目錄下。

-suffix=SUFFIX 定義備份文件前綴

-u, --update 僅僅進行更新,也就是跳過所有已經存在於DST,並且文件時間晚於要備份的文件。(不覆蓋更新的文件)

-l, --links 保留軟鏈結

-L, --copy-links 想對待常規文件一樣處理軟鏈結

--copy-unsafe-links 僅僅拷貝指向SRC路徑目錄樹以外的鏈結

--safe-links 忽略指向SRC路徑目錄樹以外的鏈結

-H, --hard-links 保留硬鏈結

-p, --perms 保持文件權限

-o, --owner 保持文件屬主信息

-g, --group 保持文件屬組信息

-D, --devices 保持設備文件信息

-t, --times 保持文件時間信息

-S, --sparse 對稀疏文件進行特殊處理以節省DST的空間

-n, --dry-run現實哪些文件將被傳輸

-W, --whole-file 拷貝文件,不進行增量檢測

-x, --one-file-system 不要跨越文件系統邊界

-B, --block-size=SIZE 檢驗算法使用的塊尺寸,默認是700字節

-e, --rsh=COMMAND 指定使用rsh、ssh方式進行數據同步

--rsync-path=PATH 指定遠程服務器上的rsync命令所在路徑信息

-C, --cvs-exclude 使用和CVS一樣的方法自動忽略文件,用來排除那些不希望傳輸的文件

--existing 僅僅更新那些已經存在於DST的文件,而不備份那些新創建的文件

--delete 刪除那些DST中SRC沒有的文件

--delete-excluded 同樣刪除接收端那些被該選項指定排除的文件

--delete-after 傳輸結束以後再刪除

--ignore-errors 及時出現IO錯誤也進行刪除

--max-delete=NUM 最多刪除NUM個文件

--partial 保留那些因故沒有完全傳輸的文件,以是加快隨後的再次傳輸

--force 強制刪除目錄,即使不爲空

--numeric-ids 不將數字的用戶和組ID匹配爲用戶名和組名

--timeout=TIME IP超時時間,單位爲秒

-I, --ignore-times 不跳過那些有同樣的時間和長度的文件

--size-only 當決定是否要備份文件時,僅僅察看文件大小而不考慮文件時間

--modify-window=NUM 決定文件是否時間相同時使用的時間戳窗口,默認爲0

-T --temp-dir=DIR 在DIR中創建臨時文件

--compare-dest=DIR 同樣比較DIR中的文件來決定是否需要備份

-P 等同於 --partial

--progress 顯示備份過程

-z, --compress 對備份的文件在傳輸時進行壓縮處理

--exclude=PATTERN 指定排除不需要傳輸的文件模式

--include=PATTERN 指定不排除而需要傳輸的文件模式

--exclude-from=FILE 排除FILE中指定模式的文件

--include-from=FILE 不排除FILE指定模式匹配的文件

--version 打印版本信息

--address 綁定到特定的地址

--config=FILE 指定其他的配置文件,不使用默認的rsyncd.conf文件

--port=PORT 指定其他的rsync服務端口

--blocking-io 對遠程shell使用阻塞IO

-stats 給出某些文件的傳輸狀態

--progress 在傳輸時現實傳輸過程

--log-format=formAT 指定日誌文件格式

--password-file=FILE 從FILE中得到密碼

--bwlimit=KBPS 限制I/O帶寬,KBytes per second

-h, --help 顯示幫助信息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