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5.6 參數常見配置 和 範本配置

  1. # 以下選項會被MySQL客戶端應用讀取。  

  2. # 注意只有MySQL附帶的客戶端應用程序保證可以讀取這段內容。  

  3. # 如果你想你自己的MySQL應用程序獲取這些值。  

  4. # 需要在MySQL客戶端庫初始化的時候指定這些選項。  

  5.    

  6. #  

  7. [client]  

  8. #password = [your_password]  

  9. port = @MYSQL_TCP_PORT@  

  10. socket = @MYSQL_UNIX_ADDR@  

  11.    

  12. # *** 應用定製選項 ***  

  13.    

  14. #  

  15. # MySQL 服務端  

  16. #  

  17. [mysqld]  

  18.    

  19. # 一般配置選項  

  20. port = @MYSQL_TCP_PORT@  

  21. socket = @MYSQL_UNIX_ADDR@  

  22.    

  23. # back_log 是操作系統在監聽隊列中所能保持的連接數,  

  24. # 隊列保存了在 MySQL 連接管理器線程處理之前的連接.  

  25. # 如果你有非常高的連接率並且出現 “connection refused” 報錯,  

  26. # 你就應該增加此處的值.  

  27. # 檢查你的操作系統文檔來獲取這個變量的最大值.  

  28. # 如果將back_log設定到比你操作系統限制更高的值,將會沒有效果  

  29. back_log = 300  

  30.    

  31. # 不在 TCP/IP 端口上進行監聽.  

  32. # 如果所有的進程都是在同一臺服務器連接到本地的 mysqld,  

  33. # 這樣設置將是增強安全的方法  

  34. # 所有 mysqld 的連接都是通過 Unix Sockets 或者命名管道進行的.  

  35. # 注意在 Windows下如果沒有打開命名管道選項而只是用此項  

  36. # (通過 “enable-named-pipe” 選項) 將會導致 MySQL 服務沒有任何作用!  

  37. #skip-networking  

  38.    

  39. # MySQL 服務所允許的同時會話數的上限  

  40. # 其中一個連接將被 SUPER 權限保留作爲管理員登錄.  

  41. # 即便已經達到了連接數的上限.  

  42. max_connections = 3000  

  43.    

  44. # 每個客戶端連接最大的錯誤允許數量,如果達到了此限制.  

  45. # 這個客戶端將會被 MySQL 服務阻止直到執行了 “FLUSH HOSTS” 或者服務重啓  

  46. # 非法的密碼以及其他在鏈接時的錯誤會增加此值.  

  47. # 查看 “Aborted_connects” 狀態來獲取全局計數器.  

  48. max_connect_errors = 50  

  49.    

  50. # 所有線程所打開表的數量.  

  51. # 增加此值就增加了 mysqld 所需要的文件描述符的數量  

  52. # 這樣你需要確認在 [mysqld_safe] 中 “open-files-limit” 變量設置打開文件數量允許至少等於 table_cache 的值  

  53. table_open_cache = 4096  

  54.    

  55. # 允許外部文件級別的鎖. 打開文件鎖會對性能造成負面影響  

  56. # 所以只有在你在同樣的文件上運行多個數據庫實例時才使用此選項(注意仍會有其他約束!)  

  57. # 或者你在文件層面上使用了其他一些軟件依賴來鎖定 MyISAM 表  

  58. #external-locking  

  59.    

  60. # 服務所能處理的請求包的最大大小以及服務所能處理的最大的請求大小(當與大的 BLOB 字段一起工作時相當必要)  

  61. # 每個連接獨立的大小,大小動態增加  

  62. max_allowed_packet = 32M  

  63.    

  64. # 在一個事務中 binlog 爲了記錄 SQL 狀態所持有的 cache 大小  

  65. # 如果你經常使用大的,多聲明的事務,你可以增加此值來獲取更大的性能.  

  66. # 所有從事務來的狀態都將被緩衝在 binlog 緩衝中然後在提交後一次性寫入到 binlog 中  

  67. # 如果事務比此值大, 會使用磁盤上的臨時文件來替代.  

  68. # 此緩衝在每個連接的事務第一次更新狀態時被創建  

  69. binlog_cache_size = 4M  

  70.    

  71. # 獨立的內存表所允許的最大容量.  

  72. # 此選項爲了防止意外創建一個超大的內存表導致永盡所有的內存資源.  

  73. max_heap_table_size = 128M  

  74.    

  75. # 隨機讀取數據緩衝區使用內存(read_rnd_buffer_size):和順序讀取相對應,  

  76. # 當 MySQL 進行非順序讀取(隨機讀取)數據塊的時候,會利用>這個緩衝區暫存讀取的數據  

  77. # 如根據索引信息讀取表數據,根據排序後的結果集與表進行 Join 等等  

  78. # 總的來說,就是當數據塊的讀取需要滿足>一定的順序的情況下,MySQL 就需要產生隨機讀取,進而使用到 read_rnd_buffer_size 參數所設置的內存緩衝區  

  79. read_rnd_buffer_size = 16M  

  80.    

  81. # 排序緩衝被用來處理類似 ORDER BY 以及 GROUP BY 隊列所引起的排序  

  82. # 如果排序後的數據無法放入排序緩衝,一個用來替代的基於磁盤的合併分類會被使用  

  83. # 查看 “Sort_merge_passes” 狀態變量.  

  84. # 在排序發生時由每個線程分配  

  85. sort_buffer_size = 16M  

  86.    

  87. # 此緩衝被使用來優化全聯合(FULL JOINS 不帶索引的聯合).  

  88. # 類似的聯合在極大多數情況下有非常糟糕的性能表現,但是將此值設大能夠減輕性能影響.  

  89. # 通過 “Select_full_join” 狀態變量查看全聯合的數量  

  90. # 當全聯合發生時,在每個線程中分配  

  91. join_buffer_size = 16M  

  92.    

  93. # 我們在 cache 中保留多少線程用於重用  

  94. # 當一個客戶端斷開連接後,如果 cache 中的線程還少於 thread_cache_size,則客戶端線程被放入cache 中.  

  95. # 這可以在你需要大量新連接的時候極大的減少線程創建的開銷  

  96. # (一般來說如果你有好的線程模型的話,這不會有明顯的性能提升.)  

  97. thread_cache_size = 16  

  98.    

  99. # 此允許應用程序給予線程系統一個提示在同一時間給予渴望被運行的線程的數量.  

  100. # 此值只對於支持 thread_concurrency() 函數的系統有意義( 例如Sun Solaris).  

  101. # 你可可以嘗試使用 [CPU數量]*(2..4) 來作爲 thread_concurrency 的值  

  102. thread_concurrency = 8  

  103.    

  104. # 查詢緩衝常被用來緩衝 SELECT 的結果並且在下一次同樣查詢的時候不再執行直接返回結果.  

  105. # 打開查詢緩衝可以極大的提高服務器速度, 如果你有大量的相同的查詢並且很少修改表.  

  106. # 查看 “Qcache_lowmem_prunes” 狀態變量來檢查是否當前值對於你的負載來說是否足夠高.  

  107. # 注意: 在你表經常變化的情況下或者如果你的查詢原文每次都不同,  

  108. # 查詢緩衝也許引起性能下降而不是性能提升.  

  109. query_cache_size = 128M  

  110.    

  111. # 只有小於此設定值的結果纔會被緩衝  

  112. # 此設置用來保護查詢緩衝,防止一個極大的結果集將其他所有的查詢結果都覆蓋.  

  113. query_cache_limit = 4M  

  114.    

  115. # 被全文檢索索引的最小的字長.  

  116. # 你也許希望減少它,如果你需要搜索更短字的時候.  

  117. # 注意在你修改此值之後,你需要重建你的 FULLTEXT 索引  

  118. ft_min_word_len = 8  

  119.    

  120. # 如果你的系統支持 memlock() 函數,你也許希望打開此選項用以讓運行中的 mysql 在在內存高度緊張的時候,數據在內存中保持鎖定並且防止可能被 swapping out  

  121. # 此選項對於性能有益  

  122. #memlock  

  123.    

  124. # 當創建新表時作爲默認使用的表類型,  

  125. # 如果在創建表示沒有特別執行表類型,將會使用此值  

  126. default_table_type = InnoDB  

  127.    

  128. # 線程使用的堆大小. 此容量的內存在每次連接時被預留.  

  129. # MySQL 本身常不會需要超過 64K 的內存  

  130. # 如果你使用你自己的需要大量堆的 UDF 函數或者你的操作系統對於某些操作需要更多的堆,你也許需要將其設置的更高一點.  

  131. thread_stack = 512K  

  132.    

  133. # 設定默認的事務隔離級別.可用的級別如下:  

  134. # READ-UNCOMMITTED, READ-COMMITTED, REPEATABLE-READ, SERIALIZABLE  

  135. transaction_isolation = REPEATABLE-READ  

  136.    

  137. # 內部(內存中)臨時表的最大大小  

  138. # 如果一個表增長到比此值更大,將會自動轉換爲基於磁盤的表.  

  139. # 此限制是針對單個表的,而不是總和.  

  140. tmp_table_size = 128M  

  141.    

  142. # 打開二進制日誌功能.  

  143. # 在複製(replication)配置中,作爲 MASTER 主服務器必須打開此項  

  144. # 如果你需要從你最後的備份中做基於時間點的恢復,你也同樣需要二進制日誌.  

  145. log-bin=mysql-bin  

  146.    

  147. # 如果你在使用鏈式從服務器結構的複製模式 (A->B->C),  

  148. # 你需要在服務器B上打開此項.  

  149. # 此選項打開在從線程上重做過的更新的日誌, 並將其寫入從服務器的二進制日誌.  

  150. #log_slave_updates  

  151.    

  152. # 打開全查詢日誌. 所有的由服務器接收到的查詢 (甚至對於一個錯誤語法的查詢)  

  153. # 都會被記錄下來. 這對於調試非常有用, 在生產環境中常常關閉此項.  

  154. #general_log=ON  

  155. #general_log_file=/usr/local/mysql/log/mysql.log  

  156.    

  157. # 將警告打印輸出到錯誤 log 文件. 如果你對於 MySQL 有任何問題  

  158. # 你應該打開警告 log 並且仔細審查錯誤日誌,查出可能的原因.  

  159. #log_warnings  

  160.    

  161. # 記錄慢速查詢. 慢速查詢是指消耗了比 “long_query_time” 定義的更多時間的查詢.  

  162. # 如果 log_long_format 被打開,那些沒有使用索引的查詢也會被記錄.  

  163. # 如果你經常增加新查詢到已有的系統內的話. 一般來說這是一個好主意,  

  164. log_slow_queries  

  165.    

  166. # 所有的使用了比這個時間(以秒爲單位)更多的查詢會被認爲是慢速查詢.  

  167. # 不要在這裏使用“1″, 否則會導致所有的查詢,甚至非常快的查詢頁被記錄下來(由於 MySQL 目前時間的精確度只能達到秒的級別).  

  168. long_query_time = 6  

  169.    

  170. # 在慢速日誌中記錄更多的信息.  

  171. # 一般此項最好打開.  

  172. # 打開此項會記錄使得那些沒有使用索引的查詢也被作爲到慢速查詢附加到慢速日誌裏  

  173. log_long_format  

  174.    

  175. # 此目錄被MySQL用來保存臨時文件.例如,  

  176. # 它被用來處理基於磁盤的大型排序,和內部排序一樣.  

  177. # 以及簡單的臨時表.  

  178. # 如果你不創建非常大的臨時文件,將其放置到 swapfs/tmpfs 文件系統上也許比較好  

  179. # 另一種選擇是你也可以將其放置在獨立的磁盤上.  

  180. # 你可以使用”;”來放置多個路徑  

  181. # 他們會按照 roud-robin 方法被輪詢使用.  

  182. #tmpdir = /tmp  

  183.    

  184. # *** 主從複製相關的設置  

  185.    

  186. # 唯一的服務辨識號,數值位於 1 到 2^32-1之間.  

  187. # 此值在master和slave上都需要設置.  

  188. # 如果 “master-host” 沒有被設置,則默認爲1, 但是如果忽略此選項,MySQL不會作爲master生效.  

  189. server-id = 1  

  190.    

  191. # 複製的Slave (去掉master段的註釋來使其生效)  

  192. #  

  193. # 爲了配置此主機作爲複製的slave服務器,你可以選擇兩種方法:  

  194. #  

  195. # 1) 使用 CHANGE MASTER TO 命令 (在我們的手冊中有完整描述) -  

  196. # 語法如下:  

  197. #  

  198. #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 MASTER_PORT=,  

  199. # MASTER_USER=, MASTER_PASSWORD= ;  

  200. #  

  201. # 你需要替換掉 , , 等被尖括號包圍的字段以及使用master的端口號替換 (默認3306).  

  202. #  

  203. # 例子:  

  204. #  

  205. #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125.564.12.1′, MASTER_PORT=3306,  

  206. # MASTER_USER=’joe’, MASTER_PASSWORD=’secret’;  

  207. #  

  208. # 或者  

  209. #  

  210. # 2) 設置以下的變量. 不論如何, 在你選擇這種方法的情況下, 然後第一次啓動複製(甚至不成功的情況下,  

  211. # 例如如果你輸入錯密碼在master-password字段並且slave無法連接),  

  212. # slave會創建一個 master.info 文件,並且之後任何對於包含在此文件內的參數的變化都會被忽略  

  213. # 並且由 master.info 文件內的內容覆蓋, 除非你關閉slave服務, 刪除 master.info 並且重啓slave 服務.  

  214. # 由於這個原因,你也許不想碰一下的配置(註釋掉的) 並且使用 CHANGE MASTER TO (查看上面) 來代替  

  215. #  

  216. # 所需要的唯一id號位於 2 和 2^32 – 1之間  

  217. # (並且和master不同)  

  218. # 如果master-host被設置了.則默認值是2  

  219. # 但是如果省略,則不會生效  

  220. #server-id = 2  

  221. #  

  222. # 複製結構中的master – 必須  

  223. #master-host =  

  224. #  

  225. # 當連接到master上時slave所用來認證的用戶名 – 必須  

  226. #master-user =  

  227. #  

  228. # 當連接到master上時slave所用來認證的密碼 – 必須  

  229. #master-password =  

  230. #  

  231. # master監聽的端口.  

  232. # 可選 – 默認是3306  

  233. #master-port =  

  234.    

  235. # 使得slave只讀.只有用戶擁有SUPER權限和在上面的slave線程能夠修改數據.  

  236. # 你可以使用此項去保證沒有應用程序會意外的修改slave而不是master上的數據  

  237. #read_only  

  238.    

  239. #*** MyISAM 相關選項  

  240.    

  241. # 關鍵詞緩衝的大小, 一般用來緩衝 MyISAM 表的索引塊.  

  242. # 不要將其設置大於你可用內存的30%,  

  243. # 因爲一部分內存同樣被OS用來緩衝行數據  

  244. # 甚至在你並不使用 MyISAM 表的情況下, 你也需要仍舊設置起 8-64M 內存由於它同樣會被內部臨時磁盤表使用.  

  245. key_buffer_size = 128M  

  246.    

  247. # 用來做 MyISAM 表全表掃描的緩衝大小.  

  248. # 當全表掃描需要時,在對應線程中分配.  

  249. read_buffer_size = 8M  

  250.    

  251. # 當在排序之後,從一個已經排序好的序列中讀取行時,行數據將從這個緩衝中讀取來防止磁盤尋道.  

  252. # 如果你增高此值,可以提高很多 ORDER BY 的性能.  

  253. # 當需要時由每個線程分配  

  254. read_rnd_buffer_size = 64M  

  255.    

  256. # MyISAM 使用特殊的類似樹的 cache 來使得突發插入  

  257. # (這些插入是,INSERT … SELECT, INSERT … VALUES (…), (…), …, 以及 LOAD DATA INFILE) 更快.  

  258. # 此變量限制每個進程中緩衝樹的字節數.  

  259. # 設置爲 0 會關閉此優化.  

  260. # 爲了最優化不要將此值設置大於 “key_buffer_size”.  

  261. # 當突發插入被檢測到時此緩衝將被分配.  

  262. bulk_insert_buffer_size = 256M  

  263.    

  264. # 此緩衝當 MySQL 需要在 REPAIR, OPTIMIZE, ALTER 以及 LOAD DATA INFILE 到一個空表中引起重建索引時被分配.  

  265. # 這在每個線程中被分配.所以在設置大值時需要小心.  

  266. myisam_sort_buffer_size = 256M  

  267.    

  268. # MySQL 重建索引時所允許的最大臨時文件的大小 (當 REPAIR, ALTER TABLE 或者 LOAD DATA INFILE).  

  269. # 如果文件大小比此值更大,索引會通過鍵值緩衝創建(更慢)  

  270. myisam_max_sort_file_size = 10G  

  271.    

  272. # 如果被用來更快的索引創建索引所使用臨時文件大於制定的值,那就使用鍵值緩衝方法.  

  273. # 這主要用來強制在大表中長字串鍵去使用慢速的鍵值緩衝方法來創建索引.  

  274. myisam_max_extra_sort_file_size = 10G  

  275.    

  276. # 如果一個表擁有超過一個索引, MyISAM 可以通過並行排序使用超過一個線程去修復他們.  

  277. # 這對於擁有多個 CPU 以及大量內存情況的用戶,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278. myisam_repair_threads = 1  

  279.    

  280. # 自動檢查和修復沒有適當關閉的 MyISAM 表.  

  281. myisam_recover  

  282.    

  283. # 默認關閉 Federated  

  284. skip-federated  

  285.    

  286. # *** BDB 相關選項 ***  

  287.    

  288. # 如果你運行的MySQL服務有BDB支持但是你不準備使用的時候使用此選項. 這會節省內存並且可能加速一些事.  

  289. skip-bdb  

  290.    

  291. # *** INNODB 相關選項 ***  

  292.    

  293. # 如果你的 MySQL 服務包含 InnoDB 支持但是並不打算使用的話,  

  294. # 使用此選項會節省內存以及磁盤空間,並且加速某些部分  

  295. #skip-innodb  

  296.    

  297. # 附加的內存池被 InnoDB 用來保存 metadata 信息(5.6中不再推薦使用)  

  298. # 如果 InnoDB 爲此目的需要更多的內存,它會開始從 OS 這裏申請內存.  

  299. # 由於這個操作在大多數現代操作系統上已經足夠快, 你一般不需要修改此值.  

  300. # SHOW INNODB STATUS 命令會顯示當先使用的數量.  

  301.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 64M  

  302.    

  303. # InnoDB使用一個緩衝池來保存索引和原始數據, 不像 MyISAM.  

  304. # 這裏你設置越大,這能保證你在大多數的讀取操作時使用的是內存而不是硬盤,在存取表裏面數據時所需要的磁盤 I/O 越少.  

  305. # 在一個獨立使用的數據庫服務器上,你可以設置這個變量到服務器物理內存大小的80%  

  306. # 不要設置過大,否則,由於物理內存的競爭可能導致操作系統的換頁顛簸.  

  307. # 注意在32位系統上你每個進程可能被限制在 2-3.5G 用戶層面內存限制,  

  308. # 所以不要設置的太高.  

  309.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6G  

  310.    

  311. # InnoDB 將數據保存在一個或者多個數據文件中成爲表空間.  

  312. # 如果你只有單個邏輯驅動保存你的數據,一個單個的自增文件就足夠好了.  

  313. # 其他情況下.每個設備一個文件一般都是個好的選擇.  

  314. # 你也可以配置 InnoDB 來使用裸盤分區 – 請參考手冊來獲取更多相關內容  

  315. innodb_data_file_path = ibdata1:10M:autoextend  

  316.    

  317. # 設置此選項如果你希望InnoDB表空間文件被保存在其他分區.  

  318. # 默認保存在MySQL的datadir中.  

  319. #innodb_data_home_dir =  

  320.    

  321. # 用來同步IO操作的IO線程的數量.  

  322. # 此值在Unix下被硬編碼爲8,但是在Windows磁盤I/O可能在一個大數值下表現的更好.  

  323. innodb_file_io_threads = 8  

  324.    

  325. # 如果你發現 InnoDB 表空間損壞, 設置此值爲一個非零值可能幫助你導出你的表.  

  326. # 從1開始並且增加此值知道你能夠成功的導出表.  

  327. #innodb_force_recovery=1  

  328.    

  329. # 在 InnoDb 核心內的允許線程數量.  

  330. # 最優值依賴於應用程序,硬件以及操作系統的調度方式.  

  331. # 過高的值可能導致線程的互斥顛簸.  

  332.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 = 16  

  333.    

  334. # 如果設置爲1 ,InnoDB 會在每次提交後刷新(fsync)事務日誌到磁盤上,  

  335. # 這提供了完整的 ACID 行爲.  

  336. # 如果你願意對事務安全折衷, 並且你正在運行一個小的事物, 你可以設置此值到0或者2來減少由事務日誌引起的磁盤I/O  

  337. # 0代表日誌只大約每秒寫入日誌文件並且日誌文件刷新到磁盤.  

  338. # 2代表日誌寫入日誌文件在每次提交後,但是日誌文件只有大約每秒纔會刷新到磁盤上.  

  339.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2  

  340. (說明:如果是遊戲服務器,建議此值設置爲2;如果是對數據安全要求極高的應用,建議設置爲1;設置爲0性能最高,但如果發生故障,數據可能會有丟失的危險!默認值1的意思是每一次事務提交或事務外的指令都需要把日誌寫入(flush)硬盤,這是很費時的。特別是使用電池供電緩存(Battery backed up cache)時。設成2對於很多運用,特別是從MyISAM錶轉過來的是可以的,它的意思是不寫入硬盤而是寫入系統緩存。日誌仍然會每秒flush到硬盤,所以你一般不會丟失超過1-2秒的更新。設成0會更快一點,但安全方面比較差,即使MySQL掛了也可能會丟失事務的數據。而值2只會在整個操作系統掛了時纔可能丟數據。)  

  341.    

  342. # 加速 InnoDB 的關閉. 這會阻止 InnoDB 在關閉時做全清除以及插入緩衝合併.  

  343. # 這可能極大增加關機時間, 但是取而代之的是 InnoDB 可能在下次啓動時做這些操作.  

  344. #innodb_fast_shutdown  

  345.    

  346. # 用來緩衝日誌數據的緩衝區的大小.  

  347. # 當此值快滿時, InnoDB 將必須刷新數據到磁盤上.  

  348. # 由於基本上每秒都會刷新一次,所以沒有必要將此值設置的太大(甚至對於長事務而言)  

  349.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16M  

  350.    

  351. # 在日誌組中每個日誌文件的大小.  

  352. # 你應該設置日誌文件總合大小到你緩衝池大小的25%~100%  

  353. # 來避免在日誌文件覆寫上不必要的緩衝池刷新行爲.  

  354. # 不論如何, 請注意一個大的日誌文件大小會增加恢復進程所需要的時間.  

  355. innodb_log_file_size = 512M  

  356.    

  357. # 在日誌組中的文件總數.  

  358. # 通常來說2~3是比較好的.  

  359.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 3  

  360.    

  361. # InnoDB 的日誌文件所在位置. 默認是 MySQL 的 datadir.  

  362. # 你可以將其指定到一個獨立的硬盤上或者一個RAID1捲上來提高其性能  

  363. #innodb_log_group_home_dir  

  364.    

  365. # 在 InnoDB 緩衝池中最大允許的髒頁面的比例.  

  366. # 如果達到限額, InnoDB 會開始刷新他們防止他們妨礙到乾淨數據頁面.  

  367. # 這是一個軟限制,不被保證絕對執行.  

  368. 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 = 90  

  369.    

  370. # InnoDB 用來刷新日誌的方法.  

  371. # 表空間總是使用雙重寫入刷新方法  

  372. # 默認值是 “fdatasync”, 另一個是 “O_DSYNC”.  

  373. # 一般來說,如果你有硬件 RAID 控制器,並且其獨立緩存採用 write-back 機制,並有着電池斷電保護,那麼應該設置配置爲 O_DIRECT  

  374. # 否則,大多數情況下應將其設爲 fdatasync  

  375. #innodb_flush_method=fdatasync  

  376.    

  377. # 在被回滾前,一個 InnoDB 的事務應該等待一個鎖被批准多久.  

  378. # InnoDB 在其擁有的鎖表中自動檢測事務死鎖並且回滾事務.  

  379. # 如果你使用 LOCK TABLES 指令, 或者在同樣事務中使用除了 InnoDB 以外的其他事務安全的存儲引擎  

  380. # 那麼一個死鎖可能發生而 InnoDB 無法注意到.  

  381. # 這種情況下這個 timeout 值對於解決這種問題就非常有幫助.  

  382.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 120  

  383.    

  384. # 這項設置告知InnoDB是否需要將所有表的數據和索引存放在共享表空間裏(innodb_file_per_table = OFF) 或者爲每張表的數據單獨放在一個.ibd文件(innodb_file_per_table = ON)  

  385. # 每張表一個文件允許你在drop、truncate或者rebuild表時回收磁盤空間  

  386. # 這對於一些高級特性也是有必要的,比如數據壓縮,但是它不會帶來任何性能收益  

  387. innodb_file_per_table = on  

  388.    

  389. [mysqldump]  

  390. # 不要在將內存中的整個結果寫入磁盤之前緩存. 在導出非常巨大的表時需要此項  

  391. quick  

  392.    

  393. max_allowed_packet = 32M  

  394.    

  395. [mysql]  

  396. no-auto-rehash  

  397.    

  398. # 僅僅允許使用鍵值的 UPDATEs 和 DELETEs .  

  399. #safe-updates  

  400.    

  401. [myisamchk]  

  402. key_buffer = 16M  

  403. sort_buffer_size = 16M  

  404. read_buffer = 8M  

  405. write_buffer = 8M  

  406.    

  407. [mysqlhotcopy]  

  408. interactive-timeout  

  409.    

  410. [mysqld_safe]  

  411. # 增加每個進程的可打開文件數量.  

  412. # 警告: 確認你已經將全系統限制設定的足夠高!  

  413. # 打開大量表需要將此值設大  

  414. open-files-limit = 8192  



我自己服務器上的配置


[plain] view plain copy

  1. # 以下選項會被MySQL客戶端應用讀取。  

  2. # 注意只有MySQL附帶的客戶端應用程序保證可以讀取這段內容。  

  3. # 如果你想你自己的MySQL應用程序獲取這些值。  

  4. # 需要在MySQL客戶端庫初始化的時候指定這些選項。  

  5.    

  6. #  

  7. [client]  

  8. #password = [your_password]  

  9. port = 3306  

  10. socket = /usr/local/mysql/mysql.sock  

  11.    

  12. # *** 應用定製選項 ***  

  13.    

  14. #  

  15. # MySQL 服務端  

  16. #  

  17. [mysqld]  

  18.    

  19. # 一般配置選項  

  20. port = 3306  

  21. socket = /usr/local/mysql/mysql.sock  

  22. basedir =/usr/local/mysql  

  23. datadir = /data/mysqldb  

  24. # back_log 是操作系統在監聽隊列中所能保持的連接數,  

  25. # 隊列保存了在 MySQL 連接管理器線程處理之前的連接.  

  26. # 如果你有非常高的連接率並且出現 “connection refused” 報錯,  

  27. # 你就應該增加此處的值.  

  28. # 檢查你的操作系統文檔來獲取這個變量的最大值.  

  29. # 如果將back_log設定到比你操作系統限制更高的值,將會沒有效果  

  30. #back_log = 300  

  31.    

  32. # 不在 TCP/IP 端口上進行監聽.  

  33. # 如果所有的進程都是在同一臺服務器連接到本地的 mysqld,  

  34. # 這樣設置將是增強安全的方法  

  35. # 所有 mysqld 的連接都是通過 Unix Sockets 或者命名管道進行的.  

  36. # 注意在 Windows下如果沒有打開命名管道選項而只是用此項  

  37. # (通過 “enable-named-pipe” 選項) 將會導致 MySQL 服務沒有任何作用!  

  38. #skip-networking  

  39.    

  40. # MySQL 服務所允許的同時會話數的上限  

  41. # 其中一個連接將被 SUPER 權限保留作爲管理員登錄.  

  42. # 即便已經達到了連接數的上限.  

  43. max_connections = 3000  

  44.    

  45. # 每個客戶端連接最大的錯誤允許數量,如果達到了此限制.  

  46. # 這個客戶端將會被 MySQL 服務阻止直到執行了 “FLUSH HOSTS” 或者服務重啓  

  47. # 非法的密碼以及其他在鏈接時的錯誤會增加此值.  

  48. # 查看 “Aborted_connects” 狀態來獲取全局計數器.  

  49. max_connect_errors = 100  

  50.    

  51. # 所有線程所打開表的數量.  

  52. # 增加此值就增加了 mysqld 所需要的文件描述符的數量  

  53. # 這樣你需要確認在 [mysqld_safe] 中 “open-files-limit” 變量設置打開文件數量允許至少等於 table_cache 的值  

  54. table_open_cache = 4096  

  55.    

  56. # 允許外部文件級別的鎖. 打開文件鎖會對性能造成負面影響  

  57. # 所以只有在你在同樣的文件上運行多個數據庫實例時才使用此選項(注意仍會有其他約束!)  

  58. # 或者你在文件層面上使用了其他一些軟件依賴來鎖定 MyISAM 表  

  59. #external-locking  

  60.    

  61. # 服務所能處理的請求包的最大大小以及服務所能處理的最大的請求大小(當與大的 BLOB 字段一起工作時相當必要)  

  62. # 每個連接獨立的大小,大小動態增加  

  63. max_allowed_packet = 128M  

  64.    

  65. # 在一個事務中 binlog 爲了記錄 SQL 狀態所持有的 cache 大小  

  66. # 如果你經常使用大的,多聲明的事務,你可以增加此值來獲取更大的性能.  

  67. # 所有從事務來的狀態都將被緩衝在 binlog 緩衝中然後在提交後一次性寫入到 binlog 中  

  68. # 如果事務比此值大, 會使用磁盤上的臨時文件來替代.  

  69. # 此緩衝在每個連接的事務第一次更新狀態時被創建  

  70. binlog_cache_size = 4M  

  71.    

  72. # 獨立的內存表所允許的最大容量.  

  73. # 此選項爲了防止意外創建一個超大的內存表導致永盡所有的內存資源.  

  74. max_heap_table_size = 128M  

  75.    

  76. # 隨機讀取數據緩衝區使用內存(read_rnd_buffer_size):和順序讀取相對應,  

  77. # 當 MySQL 進行非順序讀取(隨機讀取)數據塊的時候,會利用>這個緩衝區暫存讀取的數據  

  78. # 如根據索引信息讀取表數據,根據排序後的結果集與表進行 Join 等等  

  79. # 總的來說,就是當數據塊的讀取需要滿足>一定的順序的情況下,MySQL 就需要產生隨機讀取,進而使用到 read_rnd_buffer_size 參數所設置的內存緩衝區  

  80. read_rnd_buffer_size = 16M  

  81.    

  82. # 排序緩衝被用來處理類似 ORDER BY 以及 GROUP BY 隊列所引起的排序  

  83. # 如果排序後的數據無法放入排序緩衝,一個用來替代的基於磁盤的合併分類會被使用  

  84. # 查看 “Sort_merge_passes” 狀態變量.  

  85. # 在排序發生時由每個線程分配  

  86. sort_buffer_size = 16M  

  87.    

  88. # 此緩衝被使用來優化全聯合(FULL JOINS 不帶索引的聯合).  

  89. # 類似的聯合在極大多數情況下有非常糟糕的性能表現,但是將此值設大能夠減輕性能影響.  

  90. # 通過 “Select_full_join” 狀態變量查看全聯合的數量  

  91. # 當全聯合發生時,在每個線程中分配  

  92. join_buffer_size = 16M  

  93.    

  94. # 我們在 cache 中保留多少線程用於重用  

  95. # 當一個客戶端斷開連接後,如果 cache 中的線程還少於 thread_cache_size,則客戶端線程被放入cache 中.  

  96. # 這可以在你需要大量新連接的時候極大的減少線程創建的開銷  

  97. # (一般來說如果你有好的線程模型的話,這不會有明顯的性能提升.)  

  98. thread_cache_size = 16  

  99.    

  100. # 此允許應用程序給予線程系統一個提示在同一時間給予渴望被運行的線程的數量.  

  101. # 此值只對於支持 thread_concurrency() 函數的系統有意義( 例如Sun Solaris).  

  102. # 你可可以嘗試使用 [CPU數量]*(2..4) 來作爲 thread_concurrency 的值  

  103. thread_concurrency = 8  

  104.    

  105. # 查詢緩衝常被用來緩衝 SELECT 的結果並且在下一次同樣查詢的時候不再執行直接返回結果.  

  106. # 打開查詢緩衝可以極大的提高服務器速度, 如果你有大量的相同的查詢並且很少修改表.  

  107. # 查看 “Qcache_lowmem_prunes” 狀態變量來檢查是否當前值對於你的負載來說是否足夠高.  

  108. # 注意: 在你表經常變化的情況下或者如果你的查詢原文每次都不同,  

  109. # 查詢緩衝也許引起性能下降而不是性能提升.  

  110. query_cache_size = 128M  

  111.    

  112. # 只有小於此設定值的結果纔會被緩衝  

  113. # 此設置用來保護查詢緩衝,防止一個極大的結果集將其他所有的查詢結果都覆蓋.  

  114. query_cache_limit = 4M  

  115.    

  116. # 被全文檢索索引的最小的字長.  

  117. # 你也許希望減少它,如果你需要搜索更短字的時候.  

  118. # 注意在你修改此值之後,你需要重建你的 FULLTEXT 索引  

  119. ft_min_word_len = 8  

  120.    

  121. # 如果你的系統支持 memlock() 函數,你也許希望打開此選項用以讓運行中的 mysql 在在內存高度緊張的時候,數據在內存中保持鎖定並且防止可能被 swapping out  

  122. # 此選項對於性能有益  

  123. #memlock  

  124.    

  125. # 當創建新表時作爲默認使用的表類型,  

  126. # 如果在創建表示沒有特別執行表類型,將會使用此值  

  127. #default_table_type = InnoDB  

  128.    

  129. # 線程使用的堆大小. 此容量的內存在每次連接時被預留.  

  130. # MySQL 本身常不會需要超過 64K 的內存  

  131. # 如果你使用你自己的需要大量堆的 UDF 函數或者你的操作系統對於某些操作需要更多的堆,你也許需要將其設置的更高一點.  

  132. thread_stack = 512K  

  133.    

  134. # 設定默認的事務隔離級別.可用的級別如下:  

  135. # READ-UNCOMMITTED, READ-COMMITTED, REPEATABLE-READ, SERIALIZABLE  

  136. transaction_isolation = REPEATABLE-READ  

  137.    

  138. # 內部(內存中)臨時表的最大大小  

  139. # 如果一個表增長到比此值更大,將會自動轉換爲基於磁盤的表.  

  140. # 此限制是針對單個表的,而不是總和.  

  141. tmp_table_size = 128M  

  142.    

  143. # 打開二進制日誌功能.  

  144. # 在複製(replication)配置中,作爲 MASTER 主服務器必須打開此項  

  145. # 如果你需要從你最後的備份中做基於時間點的恢復,你也同樣需要二進制日誌.  

  146. log-bin=/usr/local/mysql/logs/mysql-bin  

  147.    

  148. # 如果你在使用鏈式從服務器結構的複製模式 (A->B->C),  

  149. # 你需要在服務器B上打開此項.  

  150. # 此選項打開在從線程上重做過的更新的日誌, 並將其寫入從服務器的二進制日誌.  

  151. #log_slave_updates  

  152.    

  153. # 打開全查詢日誌. 所有的由服務器接收到的查詢 (甚至對於一個錯誤語法的查詢)  

  154. # 都會被記錄下來. 這對於調試非常有用, 在生產環境中常常關閉此項.  

  155. general_log=ON  

  156. general_log_file=/usr/local/mysql/log/mysql.log  

  157.    

  158. # 將警告打印輸出到錯誤 log 文件. 如果你對於 MySQL 有任何問題  

  159. # 你應該打開警告 log 並且仔細審查錯誤日誌,查出可能的原因.  

  160. #log_warnings  

  161.    

  162. # 記錄慢速查詢. 慢速查詢是指消耗了比 “long_query_time” 定義的更多時間的查詢.  

  163. # 如果 log_long_format 被打開,那些沒有使用索引的查詢也會被記錄.  

  164. # 如果你經常增加新查詢到已有的系統內的話. 一般來說這是一個好主意,  

  165. #log_slow_queries  

  166.    

  167. # 所有的使用了比這個時間(以秒爲單位)更多的查詢會被認爲是慢速查詢.  

  168. # 不要在這裏使用“1″, 否則會導致所有的查詢,甚至非常快的查詢頁被記錄下來(由於 MySQL 目前時間的精確度只能達到秒的級別).  

  169. long_query_time = 6  

  170.    

  171. # 在慢速日誌中記錄更多的信息.  

  172. # 一般此項最好打開.  

  173. # 打開此項會記錄使得那些沒有使用索引的查詢也被作爲到慢速查詢附加到慢速日誌裏  

  174. #log_long_format  

  175.    

  176. # 此目錄被MySQL用來保存臨時文件.例如,  

  177. # 它被用來處理基於磁盤的大型排序,和內部排序一樣.  

  178. # 以及簡單的臨時表.  

  179. # 如果你不創建非常大的臨時文件,將其放置到 swapfs/tmpfs 文件系統上也許比較好  

  180. # 另一種選擇是你也可以將其放置在獨立的磁盤上.  

  181. # 你可以使用”;”來放置多個路徑  

  182. # 他們會按照 roud-robin 方法被輪詢使用.  

  183. #tmpdir = /tmp  

  184.    

  185. # *** 主從複製相關的設置  

  186.    

  187. # 唯一的服務辨識號,數值位於 1 到 2^32-1之間.  

  188. # 此值在master和slave上都需要設置.  

  189. # 如果 “master-host” 沒有被設置,則默認爲1, 但是如果忽略此選項,MySQL不會作爲master生效.  

  190. server-id = 001  

  191. sync_binlog=1  

  192. # 複製的Slave (去掉master段的註釋來使其生效)  

  193. #  

  194. # 爲了配置此主機作爲複製的slave服務器,你可以選擇兩種方法:  

  195. #  

  196. # 1) 使用 CHANGE MASTER TO 命令 (在我們的手冊中有完整描述) -  

  197. # 語法如下:  

  198. #  

  199. #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 MASTER_PORT=,  

  200. # MASTER_USER=, MASTER_PASSWORD= ;  

  201. #  

  202. # 你需要替換掉 , , 等被尖括號包圍的字段以及使用master的端口號替換 (默認3306).  

  203. #  

  204. # 例子:  

  205. #  

  206. #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125.564.12.1′, MASTER_PORT=3306,  

  207. # MASTER_USER=’joe’, MASTER_PASSWORD=’secret’;  

  208. #  

  209. # 或者  

  210. #  

  211. # 2) 設置以下的變量. 不論如何, 在你選擇這種方法的情況下, 然後第一次啓動複製(甚至不成功的情況下,  

  212. # 例如如果你輸入錯密碼在master-password字段並且slave無法連接),  

  213. # slave會創建一個 master.info 文件,並且之後任何對於包含在此文件內的參數的變化都會被忽略  

  214. # 並且由 master.info 文件內的內容覆蓋, 除非你關閉slave服務, 刪除 master.info 並且重啓slave 服務.  

  215. # 由於這個原因,你也許不想碰一下的配置(註釋掉的) 並且使用 CHANGE MASTER TO (查看上面) 來代替  

  216. #  

  217. # 所需要的唯一id號位於 2 和 2^32 – 1之間  

  218. # (並且和master不同)  

  219. # 如果master-host被設置了.則默認值是2  

  220. # 但是如果省略,則不會生效  

  221. #server-id = 2  

  222. #  

  223. # 複製結構中的master – 必須  

  224. #master-host =  

  225. #  

  226. # 當連接到master上時slave所用來認證的用戶名 – 必須  

  227. #master-user =  

  228. #  

  229. # 當連接到master上時slave所用來認證的密碼 – 必須  

  230. #master-password =  

  231. #  

  232. # master監聽的端口.  

  233. # 可選 – 默認是3306  

  234. #master-port =  

  235.    

  236. # 使得slave只讀.只有用戶擁有SUPER權限和在上面的slave線程能夠修改數據.  

  237. # 你可以使用此項去保證沒有應用程序會意外的修改slave而不是master上的數據  

  238. #read_only  

  239.    

  240. #*** MyISAM 相關選項  

  241.    

  242. # 關鍵詞緩衝的大小, 一般用來緩衝 MyISAM 表的索引塊.  

  243. # 不要將其設置大於你可用內存的30%,  

  244. # 因爲一部分內存同樣被OS用來緩衝行數據  

  245. # 甚至在你並不使用 MyISAM 表的情況下, 你也需要仍舊設置起 8-64M 內存由於它同樣會被內部臨時磁盤表使用.  

  246. key_buffer_size = 128M  

  247.    

  248. # 用來做 MyISAM 表全表掃描的緩衝大小.  

  249. # 當全表掃描需要時,在對應線程中分配.  

  250. read_buffer_size = 8M  

  251.    

  252. # 當在排序之後,從一個已經排序好的序列中讀取行時,行數據將從這個緩衝中讀取來防止磁盤尋道.  

  253. # 如果你增高此值,可以提高很多 ORDER BY 的性能.  

  254. # 當需要時由每個線程分配  

  255. read_rnd_buffer_size = 64M  

  256.    

  257. # MyISAM 使用特殊的類似樹的 cache 來使得突發插入  

  258. # (這些插入是,INSERT … SELECT, INSERT … VALUES (…), (…), …, 以及 LOAD DATA INFILE) 更快.  

  259. # 此變量限制每個進程中緩衝樹的字節數.  

  260. # 設置爲 0 會關閉此優化.  

  261. # 爲了最優化不要將此值設置大於 “key_buffer_size”.  

  262. # 當突發插入被檢測到時此緩衝將被分配.  

  263. bulk_insert_buffer_size = 256M  

  264.    

  265. # 此緩衝當 MySQL 需要在 REPAIR, OPTIMIZE, ALTER 以及 LOAD DATA INFILE 到一個空表中引起重建索引時被分配.  

  266. # 這在每個線程中被分配.所以在設置大值時需要小心.  

  267. myisam_sort_buffer_size = 256M  

  268.    

  269. # MySQL 重建索引時所允許的最大臨時文件的大小 (當 REPAIR, ALTER TABLE 或者 LOAD DATA INFILE).  

  270. # 如果文件大小比此值更大,索引會通過鍵值緩衝創建(更慢)  

  271. myisam_max_sort_file_size = 10G  

  272.    

  273. # 如果被用來更快的索引創建索引所使用臨時文件大於制定的值,那就使用鍵值緩衝方法.  

  274. # 這主要用來強制在大表中長字串鍵去使用慢速的鍵值緩衝方法來創建索引.  

  275. #myisam_max_extra_sort_file_size = 10G  

  276.    

  277. # 如果一個表擁有超過一個索引, MyISAM 可以通過並行排序使用超過一個線程去修復他們.  

  278. # 這對於擁有多個 CPU 以及大量內存情況的用戶,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279. myisam_repair_threads = 1  

  280.    

  281. # 自動檢查和修復沒有適當關閉的 MyISAM 表.  

  282. myisam_recover  

  283.    

  284. # 默認關閉 Federated  

  285. skip-federated  

  286.    

  287. # *** BDB 相關選項 ***  

  288.    

  289. # 如果你運行的MySQL服務有BDB支持但是你不準備使用的時候使用此選項. 這會節省內存並且可能加速一些事.  

  290. #skip-bdb  

  291.    

  292. # *** INNODB 相關選項 ***  

  293.    

  294. # 如果你的 MySQL 服務包含 InnoDB 支持但是並不打算使用的話,  

  295. # 使用此選項會節省內存以及磁盤空間,並且加速某些部分  

  296. #skip-innodb  

  297.    

  298. # 附加的內存池被 InnoDB 用來保存 metadata 信息(5.6中不再推薦使用)  

  299. # 如果 InnoDB 爲此目的需要更多的內存,它會開始從 OS 這裏申請內存.  

  300. # 由於這個操作在大多數現代操作系統上已經足夠快, 你一般不需要修改此值.  

  301. # SHOW INNODB STATUS 命令會顯示當先使用的數量.  

  302.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 64M  

  303.    

  304. # InnoDB使用一個緩衝池來保存索引和原始數據, 不像 MyISAM.  

  305. # 這裏你設置越大,這能保證你在大多數的讀取操作時使用的是內存而不是硬盤,在存取表裏面數據時所需要的磁盤 I/O 越少.  

  306. # 在一個獨立使用的數據庫服務器上,你可以設置這個變量到服務器物理內存大小的80%  

  307. # 不要設置過大,否則,由於物理內存的競爭可能導致操作系統的換頁顛簸.  

  308. # 注意在32位系統上你每個進程可能被限制在 2-3.5G 用戶層面內存限制,  

  309. # 所以不要設置的太高.  

  310.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6G  

  311.    

  312. # InnoDB 將數據保存在一個或者多個數據文件中成爲表空間.  

  313. # 如果你只有單個邏輯驅動保存你的數據,一個單個的自增文件就足夠好了.  

  314. # 其他情況下.每個設備一個文件一般都是個好的選擇.  

  315. # 你也可以配置 InnoDB 來使用裸盤分區 – 請參考手冊來獲取更多相關內容  

  316. innodb_data_file_path = ibdata1:10M:autoextend  

  317.    

  318. # 設置此選項如果你希望InnoDB表空間文件被保存在其他分區.  

  319. # 默認保存在MySQL的datadir中.  

  320. #innodb_data_home_dir =  

  321.    

  322. # 用來同步IO操作的IO線程的數量.  

  323. # 此值在Unix下被硬編碼爲8,但是在Windows磁盤I/O可能在一個大數值下表現的更好.  

  324. innodb_file_io_threads = 8  

  325.    

  326. # 如果你發現 InnoDB 表空間損壞, 設置此值爲一個非零值可能幫助你導出你的表.  

  327. # 從1開始並且增加此值知道你能夠成功的導出表.  

  328. #innodb_force_recovery=1  

  329.    

  330. # 在 InnoDb 核心內的允許線程數量.  

  331. # 最優值依賴於應用程序,硬件以及操作系統的調度方式.  

  332. # 過高的值可能導致線程的互斥顛簸.  

  333.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 = 16  

  334.    

  335. # 如果設置爲1 ,InnoDB 會在每次提交後刷新(fsync)事務日誌到磁盤上,  

  336. # 這提供了完整的 ACID 行爲.  

  337. # 如果你願意對事務安全折衷, 並且你正在運行一個小的事物, 你可以設置此值到0或者2來減少由事務日誌引起的磁盤I/O  

  338. # 0代表日誌只大約每秒寫入日誌文件並且日誌文件刷新到磁盤.  

  339. # 2代表日誌寫入日誌文件在每次提交後,但是日誌文件只有大約每秒纔會刷新到磁盤上.  

  340.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2  

  341. #(說明:如果是遊戲服務器,建議此值設置爲2;如果是對數據安全要求極高的應用,建議設置爲1;設置爲0性能最高,但如果發生故障,數據可能會有丟失的危險!默認值1的意思是每一次事務提交或事務外的指令都需要把日誌寫入(flush)硬盤,這是很費時的。特別是使用電池供電緩存(Battery backed up cache)時。設成2對於很多運用,特別是從MyISAM錶轉過來的是可以的,它的意思是不寫入硬盤而是寫入系統緩存。日誌仍然會每秒flush到硬盤,所以你一般不會丟失超過1-2秒的更新。設成0會更快一點,但安全方面比較差,即使MySQL掛了也可能會丟失事務的數據。而值2只會在整個操作系統掛了時纔可能丟數據。)  

  342.    

  343. # 加速 InnoDB 的關閉. 這會阻止 InnoDB 在關閉時做全清除以及插入緩衝合併.  

  344. # 這可能極大增加關機時間, 但是取而代之的是 InnoDB 可能在下次啓動時做這些操作.  

  345. #innodb_fast_shutdown  

  346.    

  347. # 用來緩衝日誌數據的緩衝區的大小.  

  348. # 當此值快滿時, InnoDB 將必須刷新數據到磁盤上.  

  349. # 由於基本上每秒都會刷新一次,所以沒有必要將此值設置的太大(甚至對於長事務而言)  

  350.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16M  

  351.    

  352. # 在日誌組中每個日誌文件的大小.  

  353. # 你應該設置日誌文件總合大小到你緩衝池大小的25%~100%  

  354. # 來避免在日誌文件覆寫上不必要的緩衝池刷新行爲.  

  355. # 不論如何, 請注意一個大的日誌文件大小會增加恢復進程所需要的時間.  

  356. innodb_log_file_size = 512M  

  357.    

  358. # 在日誌組中的文件總數.  

  359. # 通常來說2~3是比較好的.  

  360.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 3  

  361.    

  362. # InnoDB 的日誌文件所在位置. 默認是 MySQL 的 datadir.  

  363. # 你可以將其指定到一個獨立的硬盤上或者一個RAID1捲上來提高其性能  

  364. #innodb_log_group_home_dir  

  365.    

  366. # 在 InnoDB 緩衝池中最大允許的髒頁面的比例.  

  367. # 如果達到限額, InnoDB 會開始刷新他們防止他們妨礙到乾淨數據頁面.  

  368. # 這是一個軟限制,不被保證絕對執行.  

  369. 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 = 90  

  370.    

  371. # InnoDB 用來刷新日誌的方法.  

  372. # 表空間總是使用雙重寫入刷新方法  

  373. # 默認值是 “fdatasync”, 另一個是 “O_DSYNC”.  

  374. # 一般來說,如果你有硬件 RAID 控制器,並且其獨立緩存採用 write-back 機制,並有着電池斷電保護,那麼應該設置配置爲 O_DIRECT  

  375. # 否則,大多數情況下應將其設爲 fdatasync  

  376. #innodb_flush_method=fdatasync  

  377.    

  378. # 在被回滾前,一個 InnoDB 的事務應該等待一個鎖被批准多久.  

  379. # InnoDB 在其擁有的鎖表中自動檢測事務死鎖並且回滾事務.  

  380. # 如果你使用 LOCK TABLES 指令, 或者在同樣事務中使用除了 InnoDB 以外的其他事務安全的存儲引擎  

  381. # 那麼一個死鎖可能發生而 InnoDB 無法注意到.  

  382. # 這種情況下這個 timeout 值對於解決這種問題就非常有幫助.  

  383.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 120  

  384.    

  385. # 這項設置告知InnoDB是否需要將所有表的數據和索引存放在共享表空間裏(innodb_file_per_table = OFF) 或者爲每張表的數據單獨放在一個.ibd文件(innodb_file_per_table = ON)  

  386. # 每張表一個文件允許你在drop、truncate或者rebuild表時回收磁盤空間  

  387. # 這對於一些高級特性也是有必要的,比如數據壓縮,但是它不會帶來任何性能收益  

  388. innodb_file_per_table = on  

  389.    

  390. [mysqldump]  

  391. # 不要在將內存中的整個結果寫入磁盤之前緩存. 在導出非常巨大的表時需要此項  

  392. quick  

  393.    

  394. max_allowed_packet = 32M  

  395.    

  396. [mysql]  

  397. no-auto-rehash  

  398.    

  399. # 僅僅允許使用鍵值的 UPDATEs 和 DELETEs .  

  400. #safe-updates  

  401.    

  402. [myisamchk]  

  403. key_buffer = 16M  

  404. sort_buffer_size = 16M  

  405. read_buffer = 8M  

  406. write_buffer = 8M  

  407.    

  408. [mysqlhotcopy]  

  409. interactive-timeout  

  410.    

  411. [mysqld_safe]  

  412. # 增加每個進程的可打開文件數量.  

  413. # 警告: 確認你已經將全系統限制設定的足夠高!  

  414. # 打開大量表需要將此值設大  

  415. open-files-limit = 8192  


轉自 http://blog.csdn.net/l1028386804/article/details/5063516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