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時代,哪些企業可以成爲大數據公司?

    大數據的火爆,讓很多企業都意識到發展大數據的重要性,那麼是不是所有企業都可以成爲大數據公司?

    美國麥肯錫公司近期開出了一張書單,列出利用大數據進行自我發展的一些潛力行業,其中就有電信、金融、保險、信息、交通、醫療等,都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從中獲得很大的發展空間。

大數據企業

    大數據將是軟件產業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

    我們知道,現在從IT時代走向DT時代,也就是數據技術的時代。將來每一家公司都有可能成爲一家大數據公司,大數據將成爲一種核心的競爭力。剛剛在貴陽召開的數博會顯示,大數據將成爲中國“十三五”期間重點規劃的產業,這將是堅定不移的戰略。

    在2016年第二十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專題論壇上,華盛頓大學陳一昕教授表示:一些行業通過與大數據有機結合,比如在電信行業,電信運營商的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600050),包括一些其他的公司,比如亞信、東方國信(300166)等等,作爲電信運營商,都能做好大數據的變現業務。

    目前而言,電信行業其實面臨着非常大的挑戰,隨着國家提出降費的要求,運營商的流量被管道化,公衆因此就會利用微信等工具,進而導致運營商可能面臨着新的發展困境,競爭也由此更加激烈。

    在電信運營商看來,他們的數據其實是一塊非常重要的資產,也就是說,公衆可以看到電信運營商擁有穩定的數據源,每個人手機上時刻產生大量數據,包括用戶的套餐、和誰通話、基站位置、地理位置、有沒有欠費等數據,以及數據的變現問題。陳一昕說:“電信運營商擁有着一座巨大的數據金礦,但是,如何把這些金礦當中的礦石打造成金戒指,這是運營商面臨的巨大挑戰。”

    醫療行業和大數據結合,會有非常大的潛力。關於這一業務,第一次驅動力是醫保覈算,以醫院的需求爲指導。第二次是互聯網+醫療,通過新醫改,醫療信息化,特點是以政府需求爲主導,以共享爲核心的區域醫療信息化。目前,第三次浪潮的驅動力應該說是移動醫療、大數據分析,其特點是健康管理,不光是在醫院內部,同時也在醫院外部。

    我們可以看到隨着醫療行業的重大變化,它的數據量是越來越大了,其從原來簡單的結構化數據,到現在的醫療大數據,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非結構化的數據,比如說像圖像、文檔。中國一箇中等城市50年積累的數據達到10個PB,如何處理和分析挖掘這些數據價值,相信這裏面有巨大的市場。

    教育行業,也是我國信息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陳一昕表示,目前在線學習市場,也是非常大的市場,在線教育市場以年均18%的速度在增長,2017年預計在線學習人數達到1.2億人,基礎教育一年的數據量也是非常龐大的,我們可以看到一年的數據量達到ZB級別,利用教育的數據、互聯網的技術,以及雲計算等等,這些技術促使在線教育繁榮。陳一昕覺得,未來教育還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就像以前的計算機技術收到追捧一樣,在DT時代,大數據培訓開始受到重視。

    金融行業,在大數據的技術來看,我們可以看到金融行業是大數據技術,相對而言,它是走在前面的行業,因爲金融行業更依賴於數據。很多層面上,金融業的大數據技術是走在其他行業前面的,包括銀行要對用戶進行風險分析,精準控制。保險業更需要通過大數據,對用戶進行分析,進行潛在用戶的挖掘,對欺詐行爲進行預防。另外在證券行業,現在量化交易也是發展非常快,對股價的預測、對投資的趨勢等等都可以用大數據的技術來進行管理,進行優化。

    陳一昕同時強調了醫療養老數據的安全隱私這一塊,數據不會丟失,數據不會惡意的泄露或者盜竊,從數據安全角度來看是非常重要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