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大型煤炭企業神華集團清潔能源戰略分析

1 清潔能源戰略提出的背景

清潔能源是指在能源生產過程中對空氣、土壤和海洋等不會造成任何污染的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及通過新技術對傳統化石能源的再利用等,具有資源潛力大、環境污染低和可持續利用的特點。煤炭是我國的基礎能源,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但隨着科學技術進步以及現代工業發展的要求,傳統的煤炭開採、利用方式已經越來越不適用於我國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需求。尋求和開發利用環保高效的清潔能源,促進能源與環境發展的良性循環,已成爲主要發達國家的戰略選擇,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都相繼從稅收優惠、資金投入等方面大力扶持清潔能源技術的開發,尋求一條經濟社會進步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從國際能源形勢看,世界能源供需格局發生重大變化,能源需求重心持續東移。能源供應趨於多元化,但化石燃料依然是滿足能源需求的主要能源。能源科技創新不斷取得新突破,能源國際合作不斷深化,能源生產和消費朝着清潔、低碳方向發展。在國內,能源行業正經歷着由市場、政策、技術等多重因素推動的能源革命,被一致看好的新能源在中國發展到一定規模尚需時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提出推動中國“能源革命”,包括“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爲中國能源革命指明瞭方向。

在能源革命要求下,我國能源政策方向是減量化、多元化、清潔化、創新化。綜合分析,在中國經濟新常態和能源革命的推動下,國有大型煤炭企業將面臨來自各方面的挑戰:一是煤炭市場低迷導致煤炭板塊盈利能力嚴重下滑;二是依靠投資驅動超常規的發展模式遇到瓶頸;三是發展中的環境制約壓力越來越大;四是應對能源技術革命的科技創新支撐能力不足。因此,傳統能源清潔化和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新能源是國有大型煤炭企業求生存、謀發展的必由之路。

2 清潔能源戰略實施的必要性

低碳高效、清潔化是世界能源發展的方向,隨着霧霾問題的大面積爆發,能源的清潔利用受到了廣泛關注,煤炭受到了史無前例的指責,而煤炭依然是我國能源的主力,爲國家工業發展做出了強有力的支撐。

2014年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佔比67.5%,石油佔比17.8%,天然氣佔比5.1%。這樣的能源結構,並不是短時間內能改變的。而用煤不當一直是中國煤炭利用弊病之一,目前我國燃煤發電只佔中國煤炭年消耗量的50%,與集中高效利用相差甚遠。剩餘50%消耗於鋼鐵、冶金、水泥等行業以及小鍋爐和居民家中取暖等,由於環保技術缺失,後者對環境的影響更爲致命。未來20年,或許不能改變煤炭是第一大一次能源的事實,但煤炭清潔利用卻是煤炭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神華集團是以煤爲主,煤電化路港航一體化發展,產運銷一條龍經營的大型綜合能源企業,是世界上最大煤炭經銷商。爲順應國際國內能源發展趨勢,面對新的發展環境,落實習總書記關於能源革命的相關要求,提升神華可持續發展能力。神華集團認真分析企業發展所處歷史階段、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以及對未來能源發展的基本判斷,提出了“1245”清潔能源發展戰略。經過一年多的探索與實踐,集團上下對清潔能源發展戰略達成了共識,並且在轉變發展理念、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和清潔發電等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3 神華集團實施清潔能源戰略保障

我國正處在向工業化後期轉型階段,能源需求穩定,以煤爲主的能源生產和消費格局不會發生較大變化。國企改革、能源領域改革爲神華集團發展清潔能源戰略提供了重要的機遇,行業調整、重組將使神華集團的競爭優勢進一步顯現。爲了更好把握好這一機遇,神華集團爲發展清潔能源提供了理念制度保障、資金技術保障和戰略保障,促使其從世界最大煤炭經銷商轉變成爲國際知名清潔能源供應商。

3.1 理念和制度保障

爲推動清潔能源技術的發展,近些年我國也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發展清潔能源戰略上,神華集團發展理念從追求企業規模做大轉變爲主業做強做優進一步強化價值創造,爲客戶提供安全高效、清潔綠色的煤炭、高品質電力、現代煤化工和新能源產品。積極主動實現轉變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的兩個轉變,這兩個轉變是清潔能源發展戰略的關鍵。在兩個轉變引領下實現由煤炭經銷商理念向清潔能源供應商理念的轉變。同時強化創新理念,把握能源發展新趨勢,開發能源消費新技術,加快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將企業從資源依賴性轉變爲創新驅動型,加快建設具有神華特色的清潔能源產業化供應體系,培育神華清潔能源新優勢。近兩年國家出臺了多項“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指導性文件,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神華集團也配套出臺了《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等一系列制度,爲清潔能源戰略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3.2 資金和技術保障

近些年神華集團在清潔能源領域投資每年超過200億,佔總體投資15%,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3%,將戰略性資產重組,調整集團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組織結構和管控模式。在清潔能源領域研發了適合我國綜合開發利用的技術和設備,如支持超大規模分佈式發電系統、分佈式儲能系統等先進技術,實現廣域能源共享,優化了綜合利用模式,提升了能源開發利用效率,爲清潔能源戰略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在傳統能源領域,圍繞提質增效、綠色低碳、清潔轉化和產業升級研發儲備了一大批新技術。

3.3 戰略保障

神華集團“1245”清潔能源發展戰略可表述爲“圍繞一個目標,抓好兩個轉變,推進四個發展,實現五個提高”。圍繞一個目標,建設世界一流清潔能源供應商。主要標誌是技術領先、管理先進,價值創造、創新驅動。基本內涵主要有兩條:一是世界一流清潔能源供應商;二是世界一流清潔能源技術方案提供商。抓好“兩個轉變”,即轉變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兩個轉變是在一個目標引領下的兩翼,是實現神華“1245”清潔能源發展戰略的關鍵。“4”是指推進四個發展,即:安全發展、轉型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5”是指“五個提高”,即:提高企業的發展質量和效益,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高國際化能力,提高企業軟實力,提高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神華清潔能源戰略核心是要創建世界一流清潔能源供應商,把煤炭變成清潔能源、清潔行業。

4 清潔能源戰略佈局

神華集團通過三條路徑全面實現清潔能源戰略:路徑一是傳統能源清潔化;路徑二是加快發展新能源;路徑三是促進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神華清潔能源必須向高附加值、高控制力、高影響力、高帶動力方向延伸。在煤基全產業鏈、氫能交通、可再生能源、非常規天然氣-85-以及碳金融、能源互聯網等領域形成一定規模,最終形成實力強大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清潔能源供應商。

4.1 煤基能源的清潔化利用

4.1.1 煤炭清潔生產是以現有安全高效煤礦爲基礎,保持原煤生產能耗等效能指標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在煤炭開發上,不擾動外部環境,實現綠色開採,對環境零擾動、零污染。

4.1.2 綜合開發數字化礦山,採用技術手段全力打造環保煤。錦界數字礦山示範工程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爲數字化礦山建設樣板,能夠向市場供應低硫煤、低灰煤、潔淨煤。比如目前向京津冀地區供應的商品煤硫份含量僅爲0.3%,不到目前市場上商品煤硫份含量的三分之一。

4.1.3 在煤炭清潔發電方面對現役機組升級改造,實現超低排放、近零排放。新建機組打造高效清潔的燃煤標杆電廠,優化集成先進污染物處理技術,實現污染物高效協同脫除。對現役機組升級改造達到超低排放標準,依靠科技創新和技術集成,成爲行業升級示範標杆。目前已完成7100兆瓦“超低排放”燃煤發電機組改造,累計實現“超低排放”機組總裝機容量達到9450兆瓦,佔公司總燃煤發電總裝機容量的21%,建成國內首個實時監測數據的環境信息公開發布系統。監測表明,這些近零排放機組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大氣粉塵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濃度,不僅大大低於被稱爲“史上最嚴”的環保部排放標準限值,甚至比燃氣機組排放限值還低。

4.1.4 煤炭清潔轉化是指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甲醇等,依靠科技創新和技術集成,建設低碳清潔、技術領先、本質安全、效益顯著的現代煤制油化工產業,成爲行業升級示範標杆。提高能源加工效率和清潔利用水平,調整產品結構,延長產業鏈。神華CCS示範項目對排放高濃度二氧化碳進行集中捕獲和封存處理,每年減排二氧化碳約10萬噸,相當於4150畝森林碳匯。神華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和60萬噸煤制烯烴項目使我國成爲世界唯一掌握該領域大規模工業技術的國家。

4.2 以煤基爲依託延伸產業鏈

以煤基爲依託,打通全產業鏈,實現計劃、訂單、發運線上線下互聯,縮短供應鏈,提升煤、電、油、運產業鏈市場競爭力。粉煤灰制鋁鎵工藝,探索出了國內外首創的一步酸溶法,建立了4000噸/年中試工廠,成功製得冶金級氧化鋁、鎵。爲滿足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接入,支持超大規模分佈式發電系統與分佈式儲能系統自由接入網絡,形成產銷一體新型能源生產與消費形態。

4.3 進一步發展清潔能源、新能源

神華積極佈局和發展清潔能源、新能源,已經開始進軍頁岩氣產業,美國賓州項目已實施29口氣井,已產氣5口,湖南保靖項目保頁1井直井壓裂成功點火。神華的煤炭氣化制氫技術先進、綜合效率高看,煤制氫的成本已低於天然氣的制氫成本。並建立起以氫能源爲基礎的新能源產業基本構架,以煤制氫、太陽能和風能制氫爲核心,建立在制氫、儲氫、運氫、銷售等領域的運營能力和產業基礎,推動煤制氫產業發展,將氫燃料電池用於汽車等。神華集團自2005年開始大規模介入以風電、太陽能光伏風電爲主的可再生能源業務以來,堅持精耕細作,穩健經營。至2015年,擁有風電業務子公司50家,裝機規模達615萬千瓦、併網規模565萬千瓦(含光伏併網17.2萬千瓦),累計發電400億千瓦時,累計減排二氧化碳3800萬噸,節約標準煤1500萬噸,節約水13000萬噸。同時重點發展海上風電、低風速風力發電、地面光伏發電、可再生能源和儲能等相結合的微網技術。

4.4 利用CDM機制,提高清潔能源、新能源附加值

CDM即清潔發展機制,是聯合國爲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制定的機制,是京都議定書規定的三種靈活履約機制之一。CDM允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所列的承擔減排義務國家在暫不承擔減排義務的發展中國家進行投資,實施溫室氣體減排項目,並獲得項目所產生的CERs(經核證的溫室氣體減排量),使其完成議定書規定的減排義務。以一個5萬千瓦的風電項目爲例,年減排二氧化碳約10萬噸,減排的二氧化碳售價爲5~10美元/噸,則年減排收入爲50~100萬美元,合人民幣300~600萬元,相當於該項目年利潤的1/4~1/3。實踐證明以市場機制來解決溫室氣體排放問題取得了成功,2015年全球碳交易規模達447億歐元。隨着經濟復甦以及各國政府重視程度的提高,未來全球碳交易的市場規模可能再度超過萬億人民幣。神華集團積極參與國內、國際碳交易市場,於2006年啓動CDM項目的開發,充分利用CDM機制提高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收益水平,註冊CDM項目76個,簽發CERs1436萬噸,收入5億元人民幣。

2020年神華集團達到基本完成傳統能源清潔化,實現率達到60%以上,形成覆蓋節能環保全產業鏈的一體化運營商業模式,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培育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影響力。2025年完成清潔能源產業佈局,清潔能源提供率超80%。2030年軟硬實力全面提升,節能環保產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在機電節能、熱效率提高、儲能等方面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並轉化爲製造力,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神華的“清潔低碳型”發展道路,通過對傳統能源清潔化、加快發展新能源、影響促進清潔能源產業發展三條路徑,推進轉型升級,將一個以生產、銷售煤炭爲主的傳統能源供應商打造成一個清潔能源供應和服務商。

5 結語

清潔能源戰略將使神華從單一煤基主體能源向多元能源協調耦合發展轉型,實現高碳粗放型向超低排放清潔高效轉型,實現從能源生產消費向互聯互動智能化方向發展轉型。通過煤炭清潔開發、煤炭清潔發電、煤炭清潔轉化,改變傳統煤炭利用方式,實現煤炭徹底高效清潔利用。建立與世界一流清潔能源供應商相匹配的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及企業管理水平,樹立神華煤炭生態環保形象,成爲令人尊敬的國際清潔能源巨頭,建成“安全、高效、綠色、智能、和諧”的世界一流清潔能源產業體系。(轉自互聯網)

http://yiranboke.com/jg/analysis-of-large-state-owned-coal-company-shenhua-group-clean-energy-strategy/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