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模式:那些騙人的界面設計!

[圖]黑暗模式:那些騙人的界面設計!
2013-08-31 07:16:42 13527 次閱讀 稿源:騰訊科技 14 條評論


哈里·布努(Harry Brignull)是英國一名用戶體驗設計師,擁有認知科學博士學位。他同時也是Dark Patterns(黑暗模式)網站的創始人。這家網站的作用,用他的話說就是“揭露網站欺騙性的用戶界面設計手段”。下面是國外媒體根據他今年4月份的一次演講而整理的內容。


在蘋果發佈 iOS6 的時候,新功能中的廣告追蹤功能並未被刻意談及。你知道嗎?蘋果爲每部設備分配了獨特的“標誌”來追蹤用戶的瀏覽活動。廣告商可據此推送針對性廣告。即便這項追蹤服務是匿名的,但仍會讓在意隱私的人感到不爽。

幸運的是,蘋果提供了關閉此功能的方法。但是,你不會在隱私設置裏找到這個選項。你需要進入“通用”,點擊“關於本機”,最後在菜單底部發現服務和授權條款,其中一項是“限制廣告跟蹤”。多麼會耍花招,這就意味着當功能是off狀態的時候,用戶其實是授權廣告追蹤,你必須設置爲on。這個例子就是我說的用戶體驗之“黑暗模式”。

什麼是黑暗模式

所謂的“黑暗模式”,是指通過精心設計具有誘導性的界面,讓用戶做一些正常情況下不會做的事情,比如買保險。“黑暗模式”與我們所說的“糟糕設計”完全是兩碼事。“糟糕設計”是水平問題,不帶任何惡意,但“黑暗模式”建立在對人類心理深刻理解的基礎上,而且不考慮用戶利益。

黑暗模式採取的設計方法通常也是人所共知的原則,比如尼爾森可用性10原則。如果我們把其中三條原則反着說,正好可以解釋蘋果上面的設計例子。

系統狀態的可見性:隱藏重要信息,用模棱兩可的圖標、誤導性的信息掩蓋重要的系統狀態。

將系統與真實細節匹配:不按照用戶習慣的方式描述問題,利用一些含糊其辭的話讓用戶誤以爲說的是他所需要的,其實恰恰相反。

用戶的限制與自由:利用用戶愛犯錯的本性,誘導他們偶爾出錯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黑暗模式一:誤導性的問題

營銷郵件常常使用這種方法。當你在網站註冊以便獲取相關信息時,常看到是否接收網站郵件的問題。如果用戶很忙,那麼他們一般注意不到此類信息,這種營銷方式的有效性因此不會太高。但有的網站強制要求用戶選擇,否則用戶無法進一步瀏覽內容。

但是正如蘋果使用的方法,如果網站隱蔽這個選項,並默認用戶接受郵件,就變成所謂的黑暗模式了。比如post-office.co.uk 網站就將其設置爲非必選項,但用戶要通過點擊表示自己不接受郵件。如此一來,那些粗心大意的人紛紛落入了全套。他們因網站的做法感到憤怒,最終懷疑該網站的信譽問題。Royalmail.co.uk網站的做法更絕,它有兩行選擇框,第一行選中表示拒絕接受郵件,而第二行選中表示接受郵件,用戶很容易犯錯。



黑暗模式二:強迫續約

黑暗模式另一種形式就是強迫續約。

Theladders.com是美國一個很大招聘求職網站,已有9年曆史,目前僱員400名。如果你註冊了免費賬戶,接着點擊某項工作的“應聘”按鈕時,你會看到一個收費頁面。也就是說,升級爲收費賬戶才能應聘某些工作。而且網站還禁止用戶複製職位的信息,因爲他們不想讓用戶藉助谷歌等搜索引擎發現信息的真實來源。其實,許多職位在其他網站可以免費申請。

真正耍人的招數是當你升級成爲收費用戶後。該網站會在收費頁面顯標出每月或每年的收費,但月費自動續交的信息放在頁面底部,在灰色背景下用不起眼的一行小字標註,做法和蘋果如出一轍。

黑暗模式之三:錯誤誘導

設想一下,你正在搜索“不能在Excel中清空剪貼板”的問題。你發現Experts Exchange上有答案。該網站的設計讓你誤以爲付費才能看到答案。

其實仔細瞅瞅,你就發現答案其實就在頁面底部



2007年開始,它就利用這種方法欺騙用戶訂閱服務。

“黑暗模式”看似立竿見影,但並非長久之計。Expert Exchange的花招太過貪婪,因此憤怒的用戶最終轉向其競爭對手。好的設計和好的生意創意需要與用戶感同身受。不僅做生意如此,社會也應當如此。

只看用戶使用量是目光短淺的做法。一個好的品牌需要得到人們的歡心。一個偉大的品牌需要人們的愛與尊重。黑暗模式永遠無法讓你走到那一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