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分區與文件結構

    Linux操作系統與我們經常使用的windows操作系統有所不同,Linux主機上的設備以及系統的分區都以文件的形式存在着。

    接下來就將Linux系統中設備以及分區的標識方法以及目錄結構做以詳細介紹。

    在Linux系統中主要以接口類型來區分不同的存儲設備:

  • IDE接口用hd來表示,根據編號不同依次分爲hda、hdb......

  • SATA接口、SCSI接口、U盤和移動硬盤等串行總線設備以及較新的SAS接口均用sd來標識,可以依次表示爲sda、sdb.....

    而Linux的硬盤分區主要分爲3種:

  • 主分區:可以直接掛載並存儲數據,一個硬盤上最多有4個主分區,分別爲sda1到sda4(或者3個主分區一個擴展分區)。

  • 擴展分區:若要在一個硬盤上創建4個以上的分區,則需要使用擴展分區。將擴展分區劃分爲邏輯分區,纔可以進行數據的存儲。一個擴展分區可以劃分爲多個邏輯分區。

  • 邏輯分區:邏輯分區是建立在擴展分區之上的,邏輯分區可以直接掛載並存儲數據。邏輯分區的標識符需要從5開始,如sda5、sda6......

    列表說明:


    主分區擴展分區
    數目40
    分別爲sda1,sda2,sda3,sda4(少於等於4個)

    主分區擴展分區

    數目

    3個

    1個
    分爲若干個邏輯分區(標號5-16)
    分別爲sda1,sda2,sda3sda5-sda16

    理解了上述分區概念,接下來我們介紹Linux的目錄結構:(分區是要mount到目錄上纔可以使用的,這裏不特意區別目錄分區的概念)

    根分區/(或者叫根目錄)和swap分區是磁盤分區時必不可少的。

    在根目錄下又分爲/bin,/boot,/lib,/dev,/root,/home,/var等等。每個目錄各有其特定的功能。在

此僅介紹常用幾個目錄的功能:

    bin目錄:存放普通用戶可以使用的命令。

    boot目錄:用於存放Linux啓動所需的文件,包括內核、引導文件。

    dev目錄:通常存放一些設備文件,包括內核、引導文件等。

    root目錄:這是root用戶的家目錄,通常存放root的初始化文件、個人文件等。

    sbin目錄:存放一些系統管理命令,一般情況下普通用戶不能執行這些命令。

    usr目錄:存放一些幫助和文檔,有時也存放一些配置文件和程序等。

    etc目錄:系統和服務的配置文件都放在這個這個目錄中,該目錄有嚴格限制,一般用戶僅能只讀。

    lib目錄:通常存放系統及相關軟件依賴的庫文件。

    home目錄:該目錄用於存放普通用戶的家目錄。

(注:通常,將boot目錄單獨劃分一個分區,稱爲引導分區。home目錄一般也單獨劃分爲一個分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