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規劃的成功五訣

   第1訣:懂尊卑,不僭越
  體制內的職場,通常設計了許多崗位層級,管理目標更側重穩定而不是發展,也因爲穩定的需要,下級對上級通常要絕對服從。一個人在工作中的效果與評價,上級握有絕對的話語權。在這種職場中,工作中的種種努力,都要通過上級的認可而取得成果與回報,所以,上級的認可是多麼重要啊!不爭工作短長,永遠甘居領導之下,正是一個好下屬處事的原則。
  慈禧不給北洋艦隊軍費,致使北洋艦隊三年未採購一炮,技術上的落後,最終導致了中日甲午戰爭的全面落敗。在此之前,李鴻章多次申請軍費不果的情況下,沒有繼續對領導施壓,反而,通過海防捐的方式籌措了大筆銀子爲慈禧的生日獻禮,這就是頤和園的來歷。李鴻章明哲保身,終成中國歷史名臣。懂尊卑,不僭越,是一條體制內生存的原始法則。“領導永遠是對的!”,記住這句話吧,在體制內,這是一條真理。
  第2訣:巧建功,知進退
  儘管體制內的職場不特別注重專業能力,工作業績,但很多時候,也需要這些爲領導排憂解難。這樣時刻來臨的時候,一定要搶抓機遇,不可錯過,畢竟,業績是職業發展的基石。取得成績之後,不要居功自傲,一定要退下來,將功勞全部讓與領導。這後一點,確是許多職場人所不理解,也因而不能更進一步的原因。以退爲進,領導自會明白你有能力,懂尊卑,是個得力下屬,不會舍你不用;反之,如你功成不退,自然大大威脅了領導的管理權力,他必然想方設法削弱你的功績,到頭來,你終得不償失。
  小周是我朋友,曾工作於體制內單位,管理一個客戶服務部門,短期內大幅度地提高了客戶滿意度,同時讓自己的團隊保持着團結與高效。這個成果顯而易見,也因此,小周自認爲會得到領導嘉獎,低估了風險,沒有停下來思考,而是更加努力地投入了工作。後來,結果大出小周及團隊所料,小周的團隊在績效考評中被評爲最差,獎金最少,領導用這種方式否定了小周團隊的工作,瓦解了這個團隊的軍心、鬥志,進而削弱了小周在團隊的權威。
  岳飛可以幫助朝廷打仗,但岳飛別想把岳家軍的威勢帶到朝廷裏來,進而影響宋高宗的統治權威,所以,岳家軍終會解散。如果,岳飛也有范蠡、曾國藩的智慧,建功的時候建功,退隱的時候退隱,便不會落得最後身首異處了。
  第3訣:關注趨勢,保持開放
  從本質上講,體制內職場承襲了太多中國傳統官場文化,但,隨着時代的發展,其中的許多事物也在發生着改變,比如,外部的社會環境不同於以往,與世界先進文化交融愈加深化;管理者的眼界比原先開闊,思想觀念意識中時代感逐步增強;管理文化、制度的設計更加科學化,關注公平等等。奮鬥其中,在接受其傳統性的同時,還必須關注到其變化趨勢。因爲這些變化會影響整個職場的價值取向,你努力的方向、方式和方法也應因之而變。開放的眼光和態度會讓你不致封閉保守,從而跟上時代進步的腳步,把握成功脈搏。
  第4訣:靠攏黨組織
  黨組織在體制內職場中的地位與作用不需要詳細論證,想必大家也心知肚明。因爲在這些“單位”中,黨組織是最高領導,這個地位獨一無二,也無從質疑,這個領導地位超過業務範疇的管理,所以,加入、靠攏黨組織,就是加入、靠攏核心領導層。
  馮侖在《理想豐滿》中提及過的“大會解決小問題,小會解決大問題”,其中,解決大問題的小會在體制中常常是黨委會。不加入黨組織,就沒了開小會的可能,不開小會,自然就遠離了大問題,遠離了大問題,意味着遠離了核心權力。這就是爲什麼僅從專業、業務角度上努力,是很難突破發展瓶頸,走向體制內高層管理的原因所在。
  第5訣:依靠關係獲取資源
  體制內單位不是在行政權力上的壟斷,就是在行業中業務壟斷,所以,這些單位佔據資源高位,基本沒有生存的壓力,也很少重視來自外部客戶的壓力。這樣的單位,待遇很好,沒有外部壓力,自然而然,大家的精力幾乎全部投入了內部位置的爭奪與比拼。爭奪中,不自覺地會形成幫派,一個不依附於幫派的個體是很難獲得內部競爭勝利的。在這裏,最重要的是平衡好各方關係,取得自己發展所需的各種資源,而專業能力、工作業績等現代管理中看重的東西僅是一種競爭手段而已,不宜擺位過高。特別提醒初入體制內職場的新人,體制內職場中的發展,一定要注重關係,尤其是與上級之間的關係。
  比起市場經濟模式下的職場,體制內職場更多地承襲了中國傳統的官場文化。“一入宮門深似海!”,《後宮甄環傳》中的甄環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單純少女成長爲一個善於權謀的深宮婦人,正折射出了環境對個人成長的決定性影響。儘管,深宮權婦不會是甄環想要成爲的樣子,但卻或許是後宮中最合理,最成功的生存之道。皇帝、太后、皇后這三方後宮權力,在成長的過程中,無論如何,都要維繫好至少一方關係,否則,便得不到資源可用,永無出頭之日了。
 

文章地址:http://cqkiller.blog.51cto.com/3167487/995135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