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考信息系統監理師,2016年4月29日作業

第二十二章:分析設計階段監理   

1、需求分析的進入條件是什麼?(

業主單位與承建單位正式簽訂建設合同,並對初步的項目開發計劃達成一致意見。

2、需求分析的目標是什麼?

需求分析的目標是深入描述軟件的功能和性能,確定軟件設計的約束和軟件同其他系統元素的接口細節,定義軟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

3、需求分析階段的成果有哪些?(

(1) 項目開發計劃

(2) 軟件需求說明書

(3) 軟件質量保證計劃

(4) 軟件配置管理計劃

(5) 軟件(初步)確認測試計劃

(6) 用戶使用說明書初稿

4、軟件(概要)設計階段的進入條件是什麼?(,並理解:加不加概要2字,答案均相同)

(1) 項目開發計劃,質量保證計劃,配置管理計劃等配套計劃通過評審並正式批准

(2) 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通過評審

(3) 以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爲核心的配置管理分配基線建立

5、軟件詳細設計階段的進入條件是什麼?

(1) 軟件概要設計說明通過評審

(2) 軟件概要設計說明,外部接口設計已納入配置管理受控庫

6、描述算法除了流程圖外,還有一些別的工具,如哪3種?

描述算法除了流程圖外,還有一些別的工具,如PAD圖,PDL語言(僞碼),HIPO圖等

7、軟件設計階段的成果是什麼?(

(1) 概要設計說明書

(2) 數據庫設計說明書

(3) 用戶手冊

(4) 軟件概要設計說明書(數據庫設計部分可單列一冊)

(5) 軟件詳細設計說明書

(6) 軟件編碼規範

(7) 集成測試計劃

8、軟件工程化要求以軟件質量保證爲核心,緊緊抓住哪8個主要環節?

軟件工程化要求以軟件質量保證爲核心,緊緊抓住軟件生產方法,需求分析,軟件設計,軟件生產工具,測試,驗證與確認,評審管理八個主要環節

spacer.gif


第二十三章:實施階段監理  

1、編碼階段進入條件是什麼?(

(1) 軟件詳細設計說明已通過評審

(2) 軟件詳細設計說明已進入配置管理受控庫

(3) 所有須編碼的軟件單元,都已建立了相應的模塊開發卷宗

2、單元測試進入條件?

(1) 完成所有單元編碼

(2) 軟件單元無錯通過編譯

(3) 完成代碼審查等靜態測試

(4) 所有軟件單元納入軟件開發單位的配置管理受控庫

3、集成測試進入條件?

(1) 被集成的軟件單元無錯通過編譯

(2) 被集成的軟件單元通過代碼審查

(3) 被集成的軟件單元通過單元動態測試並達到測試要求

(4) 被集成的軟件單元已置於軟件開發單位的配置管理受控庫

(5) 已具備了集成測試計劃要求的軟件組裝測試和測試工具

4、確認測試進入條件?

(1) 軟件完成了集成測試

(2) 軟件可運行

(3) 所有軟件代碼都在配置管理控制下

(4) 已經具備了合同規定的軟件確認測試環境

5、系統測試進入條件?

(1) 完成並通過軟件確認測試

(2) 所有軟件產品都在配置管理控制下

(3) 已經具備了軟件系統測試環境

6、試運行階段監理的重點?(

(1) 協助業主方和承建單位處理系統試運行期間出現的各項問題,並予以記錄

(2) 對於一些重複出現的問題,在驗收測試時給予必要的關注,督促承建單位必要的解決措施

(3) 監督檢查承建單位試運行階段的培訓工作

7、技術培訓監理的重點?(

(1) 監督承建單位按照合同和業主的要求制定培訓計劃

(2) 審覈培訓計劃的可操作性,要求在培訓計劃中明確培訓對象,培訓教材,培訓時間,培訓方式和培訓師資

(3) 監督技術培訓計劃的實施,對培訓教材和師資進行評估,將培訓計劃執行情況和效果通報給業主.


第二十四章:驗收階段監理 

1、信息應用系統驗收的前提條件有哪些?(

(1) 已通過計算機軟件確認測試評審

(2) 已通過系統測試評審

(3) 合同或合同附件規定的各類文檔齊全

(4) 軟件產品已置於配置管理之下

(5) 合同或合同附件規定的其他驗收條件

2、驗收的工作步驟有哪些?(

(1) 驗收負責單位

(2) 驗收前提

(3) 驗收依據

(4) 驗收階段業主單位的工作

(5) 驗收階段承建單位的工作

(6) 驗收過程

(7) 系統移交

(8) 系統保障

3、信息應用系統驗收可以分爲哪2個大的部分?其順序可分爲哪些工作?

信息應用系統驗收可分爲兩個大的部分:軟件配置審覈和驗收測試.其大致順序可分爲:文檔審覈,源代碼審覈,配置腳本審覈,測試程序或腳本審覈和可執行程序測試.

4、主要的開發的文檔有哪些?

主要的開發類文檔:需求說明書,概要設計說明書,詳細設計說明書,數據庫設計說明書,測試計劃,測試報告,程序維護手冊,程序員開發手冊,用戶操作手冊和項目總結報告.

在開發類文檔中,容易被忽視的文檔有<<程序維護手冊>>和<<程序員開發手冊>>

5、主要的管理類文檔有哪些?

主要的管理類文檔:項目計劃書,質量控制計劃,配置管理計劃,用戶培訓計劃,質量總結報告,評審報告,會議記錄和開發進度月報.

6、驗收測試的前提條件是什麼?(即:用戶驗收測試前一般已經完成哪些工作?)

(1) 軟件開發已經完成,並全部解決了已知的軟件缺陷

(2) 驗收測試計劃已經過評審並批准,並且置於文檔控制之下

(3) 對軟件需求說明書的審查已經完成

(4) 對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的審查已經完成

(5) 對所有關鍵模塊的代碼審查已經完成

(6) 對單元,集成,系統測試計劃和報告的審查已經完成

(7) 所有的測試腳本已完成,並至少執行過一次,且通過評審

(8) 使用配置管理工具且代碼置於配置控制之下

(9) 軟件問題處理流程已經就緒

(10) 已經制定,評審並批准驗收測試完成標準.

7、驗收未通過時如何處理?

承建單位應根據驗收評審意見儘快修正有關問題,重新進行驗收或者轉入合同爭議處理程序.

8、系統移交的監理措施有哪些?

(1) 審查承建單位的項目資料清單

(2) 協助業主和承建單位交接項目資料

(3) 確保軟件文檔和軟件的一致性

(4) 開發軟件做好備份,保管在安全地方,文件材料歸檔

9、系統保障期的監理措施有哪些?

(1) 督導承建單位按"合同"規定及時進行系統保障,抽查系統保障的執行情況

(2) 對項目業主方提出的質量問題進行記錄

(3) 督促承建單位進行修復和維護

(4) 對承建單位進行修復的內容進行確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