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考信息系統監理師:2016年4月22日作業

軟考信息系統監理師:2016年4月22日作業

一、信息應用系統建設基礎知識
1、軟件按功能劃分哪3類,按服務對象劃分哪2類、按軟件的工作方式劃分哪4類?

軟件按功能劃分

(1)        系統軟件

(2)        支撐軟件

(3)        應用軟件

按服務對象劃分

(1)        項目軟件

(2)        產品軟件

按軟件的工作方式劃分

(1)        實時處理軟件

(2)        分時軟件

(3)        交互式軟件

(4)        批處理軟件


2
、軟件工程的三元組是什麼?各元組分別包括哪些內容?

軟件工程的三元組:目標、原則、活動

目標包括:正確性、可用性、開銷適宜;

原則包括:選取適宜開發範型、採用合適的設計方法、提供高質量的工程支持、重視開發過程的管理。

活動包括:需求、設計、實現、確認、支持


3
、軟件生存週期包括哪六個階段?(記)

(1)        軟件項目計劃

(2)        需求分析

(3)        軟件設計

(4)        程序編碼

(5)        軟件測試

(6)        運行維護


4
、漠布模型的特點是什麼?

各項活動之間並非完全自上而下,呈線性圖式。實際情況是,每項開發活動均處於一個質量環(輸入-處理-輸出-評審)中。只有當其工作得到確認,才能繼續進行下一項活動。

對需求能嚴格地進行預先定義的軟件開發項目是合適和有效的。

瀑布模型的缺陷:

(1)        由於開發模型呈線性,因此,當開發成果尚未經過測試時,用戶無法看到軟件的效果。這樣,軟件與用戶見面的時間間隔較長,也增加了一定的風險

(2)        在軟件開發前未發現的錯誤傳到後面的開發活動中時,可能會擴散,進而可能會導致整個軟件項目開發失敗。

(3)        在軟件需求分析階段,完全確定用戶的所有需求是比較困難的,甚至可以說是不太可能的


5
、原型模型的適用條件?

主要是針對所要開發的系統的需求不是很清楚


6
、什麼是增量模型?什麼是漸進模型?

增量模型:對於需求不能很快全部明確的系統,軟件開發項目難於做到一次開發成功,可使用此模型。此時,應儘可能明確已知的軟件需求,完成相對的需求分析,並按瀑布模型的方法進行第一次開發工作。在系統集成時,通過實驗找出需求中的欠缺和不足之處,明確那些未知的軟件需求,再迭代進行增加部分的需求分析與開發。

漸進模型:主要是針對於部分需求儘管明確但一時難以準確進行定義的系統設計。如用戶操作界面等。使用此模型時,可以先做初步的需求分析,之後立即進行設計編碼,隨後與系統進行第一次集成(不做或少做測試)。根據集成後反應的問題,進一步做更全面的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和集成。


7
、螺旋模型將漠布模型與演化模型結合起來,加入了風險分析,簡述四個活動是什麼?(記)

螺旋模型將瀑布模型與演化模型結合起來,並且加入兩種模型均忽略了的風險分析。四個活動分別是制定計劃、風險分析、實施工程、客戶評估


8
、噴泉模型主要支持什麼的軟件開發方法?其特點是什麼?

噴泉模型主要支持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

特點是迭代和無間隙的特性。系統某個部分常常重複工作多次,相關功能在每次迭代中隨之加入演進系統。所謂無間隙是指在開發活動,即分析、設計、編碼之間不存在明顯的邊界。


9
、配置管理庫包括哪三種?(記)

(1)        開發庫:開發組內設立,並由其負責維護

(2)        受控庫:以軟件配置項爲單位建立並維護

(3)        產品庫:在系統、子系統級上設立並維護


10
、軟件測試的目的是什麼?(記)

(1)        通過測試,發現軟件錯誤

(2)        驗證軟件是否滿足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和軟件設計所規定的功能、性能及其軟件質量特性的要求。

(3)        爲軟件質量的評價提供依據


11
、代碼審查的定義是什麼?需要專門的測試工具嗎?

代碼審查:(包括代碼評審和走查)主要依靠有經驗的程序設計人員根據軟件設計文檔,通過閱讀程序,發現軟件錯誤和缺陷。它不需要專門的測試工具

代碼審查的內容:檢查代碼和設計的一致性;檢查代碼的標準型、可讀性;檢查代碼邏輯表達的正確性和完整性;檢查代碼結構的合理性等。


12
、靜態分析的定義是什麼?需要計算機輔助完成嗎?不同的程序設計語言,靜態分析工具是否相同?

靜態分析主要是對程序進行控制流分析、數據流分析、接口分析和表達式分析等

靜態分析一般由計算機輔助完成

程序設計語言不同,相應的靜態分析工具也不同。


13
、請指出白盒測試與黑盒測試的區別?

白盒測試通常根據覆蓋準則設計測試用例

黑盒測試較少關心內部結構的實現過程,側重於程序的執行結果,它的典型測試項目包括功能測試、性能測試、邊界測試、餘量測試和強度測試。


14
、軟件測試工作規程有哪六步?

(1)        制定“軟件測試計劃”

(2)        編寫“軟件測試說明”

(3)        執行軟件測試

(4)        編制“軟件測試報告”

(5)        修正軟件測試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6)        軟件測試階段評審


15
、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確認測試、系統測試分別由誰組織?誰測?

(1)        軟件單元測試由承建單位自行組織,一般由軟件開發組實施測試;

(2)        軟件集成測試由承建單位自行組織,軟件開發組和軟件測試組聯合實施測試

(3)        軟件確認測試由承建單位自行組織,軟件測試組實施測試;

(4)        系統測試應由業主單位組織,成立聯合測試組(一般由專家組、業主單位、軟件測評單位、承建單位等聯合組成測試組)實施測試


16
、軟件評審包括內部評審和外部評審,內部評審由誰組成?各個階段都要進行內部評審嗎?

內部評審由承建單位組織並實施。評審人員由軟件開發組、質量管理和配置管理人員組成,可邀請業主單位參加。對軟件開發的各個階段都要進行內部評審。


17
、什麼樣的軟件必須進行外部評審?由誰主持?誰組織?委員會成員是誰?

對規模等級大和安全性關鍵等級高的軟件必須進行外部評審。外部評審由業主單位主持,承建單位組織,成立評審委員會。評審委員會由業主單位、承建單位和一定數量(佔評審委員會總人數的50%以上)的軟件專家組成員組成,人數七人以上(單數)。


18
、軟件維護包括哪四種?請簡述。

(1)        糾錯性維護:糾正在開發階段產生而在測試和驗收過程沒有發現的錯誤。包括設計錯誤、程序錯誤、數據錯誤和文檔錯誤;

(2)        適應性維護:爲適應軟件運行環境改變而作的修改。

(3)        完善性維護:爲擴充功能和改善性能進行的修改

(4)        預防性維護:預防性維護是主動性的預防措施。對一些使用壽命較長、目前尚能正常運行但可能要發生變化的部分進行維護


19
、軟件維護組織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審批維護申請,制訂並實施維護計劃,控制和管理維護過程,負責軟件維護的複查,組織軟件維護的評審和驗收,保證軟件維護任務的完成


20
、根據GB8567,軟件開發過程中,應該產生哪14種文件?(記)

(1)        可行性研究報告

(2)        項目開發計劃

(3)        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

(4)        數據要求說明書

(5)        概要設計說明書

(6)        詳細設計說明書

(7)        數據庫設計說明書

(8)        用戶手冊

(9)        操作手冊

(10)     模塊開發卷宗

(11)     測試計劃

(12)     測試分析報告

(13)     開發進度月報

(14)     項目開發總結報告


21
、理解表19-4,尤其記憶:測試計劃、用戶手冊、操作手冊、維護手冊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

測試計劃:開始於需求分析階段結束於軟件設計階段

用戶手冊:開始於需求分析階段結束於編碼與單元測試階段

操作手冊:開始於軟件設計階段結束於編碼與單元測試階段

維護手冊:開始於運行維護階段結束於運行維護階段


22
、CMM包括哪五個等級?

第一級:初始級

第二級:可重複級

第三級:已定義級

第四級:已定量管理級

第五級:優化級


23
、CORBA的核心是什麼?

對象請求代理(ORB)


24
、關於J2EE中,請解釋:JDBC、JNDI、JMS、JAVAMAIL、JAVA IDL的中文意思。

JDBC:訪問關係數據庫

JNDI:Java子目錄接口

JMS:Java消息服務

JavaMail:發送和接收信件

JavaIDL:與CORBA構建接口


25
、請解釋:SOAP、WSDL、UDDI的中文意思。

SOAP:基於XML的簡單對象訪問協議

WSDL:基於XML的Web服務描述語言

UDDI:通用描述、發現及集成規範


26
、實現軟件複用的關鍵技術因素有哪些?

(1)        軟件構件技術

(2)        領域工程

(3)        軟件架構

(4)        軟件再工程

(5)        開放系統

(6)        軟件過程

(7)        CASE技術


27
、模式與框架的區別?

設計模式:是在面向對象的系統設計過程中反覆出現的問題解決方案

框架:工業化的軟件複用已經從通用的類庫進化到了面向領域的應用框架。框架是構成一類專業領域可複用設計的一組相互協作的類

爲什麼用模式:模式是一種指導,在一個良好的指導下,有助於你完成任務

爲什麼用框架:因爲軟件系統發展到今天已經很複雜了,在某些方面使用別人成熟的框架,就相當於讓別人幫你完成一些基礎工作。

(1)        設計模式比框架更抽象

(2)        設計模式是比框架更小的體系結構元素

(3)        框架比設計模式更加特徵化


28
、簡單地說,框架是軟件,設計模式是什麼?

設計模式是軟件的知識(即開發軟件的先進經驗)


29
、UML的五種視圖是什麼?各自的定義是什麼?(記)

(1)        用例視圖:定義系統的外部行爲,是最終用戶、分析人員和測試人員所關注的。

(2)        邏輯視圖:描述邏輯結構,支持用例視圖描述的功能,描述了實現系統功能的機制,如類、子類等,是編程人員最關心的。

(3)        實現視圖:描述組建系統的物理組件,如可執行文件、代碼庫和數據庫等系統程序員所看到的軟件產物,實現視圖又稱爲組件視圖

(4)        過程視圖:描述將系統分解爲過程和任務以及這些併發元素之間的通信與同步,對系統集成人員特別重要,因爲他們需要考慮系統的性能和吞吐量等。過程視圖也成爲併發視圖、動態視圖或者協作視圖。

(5)        部署視圖:描述系統的物理網絡佈局,是系統工程師和網絡工程師所感興趣的。又做物理視圖


30
、UML提供了9種不同的圖,哪些是靜態的,哪些是動態的?請分別描述它們的定義?(記動態靜態有哪些)

靜態圖:用例圖、類圖、對象圖、組件圖、配置圖

動態圖:序列圖、狀態圖、協作圖、活動圖

(1)        用例圖:描述系統的功能

(2)        類圖:用來表示系統中類以及類與類之間的關係

(3)        對象圖:是類圖的示例,在某一時刻這些類的具體實例以及這些實例之間的具體連接關係

(4)        狀態圖:描述對象、子系統、系統的生命週期

(5)        序列圖:面向對象系統中對象之間的交互表現爲消息的發送和接收

(6)        協作圖:描述協作對象之間的交互和鏈接

(7)        活動圖:顯示動作及其結果,着重描述操作實現中所完成的工作以及用例實例或對象中的活動

(8)        組件圖:用來反映代碼的物理結構

(9)        配置圖:顯示系統中的軟件和硬件的物理結構


31
、請描述關聯、依賴、通用化、聚合的定義?(記)

(1)        關聯關係:描述類與類之間的連接,通常是雙向的

(2)        通用化:又稱繼承,是通用元素和具體元素之間的一種分類關係,具體元素完全擁有通用元素的信息,並且還可以附加其他信息

(3)        聚合關係:具有較強的耦合性,描述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4)        依賴:描述兩個模型元素之間語義上的連接關係,其中一個元素是獨立的,另一個元素依賴於獨立的模型元素,獨立元素的變化將影響到依賴元素

 

二、信息應用系統的監理工作
1、軟件質量的定義?

軟件質量反映實體滿足明確和隱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綜合


2
、理解圖20.2監理單位的質量管理組織圖,請指出最左邊的名字和動作,最右邊的名稱和動作。

左邊:監理單位質量保證體系;動作:約束

右邊:專家組;動作:指導


3
、質量控制除了評審、測試、抽查、旁站以外,還有哪些方法和技術?(只答名字)

(1)        帕累託分析

(2)        檢查

(3)        控制圖

(4)        統計樣本

(5)        標準差

(6)        流圖

(7)        趨勢分析


4
、進度控制的措施包括哪五條?(記)

(1)        組織措施

(2)        技術措施

(3)        合同措施

(4)        經濟措施

(5)        信息管理措施


5
、按照不同管理層次對進控制的要求分爲三類,分別是:項目總進度控制,什麼和什麼?

(1)        項目總進度控制

(2)        項目主進度控制

(3)        項目詳細進度控制


6
、CPM與PERT的區別是什麼?

CPM(關鍵路徑法)與PERT(計劃評審技術)的區別是:

CPM是以經驗數據爲基礎來確定各項工作的時間,稱爲肯定型網絡計劃技術,是以縮短時間、提高投資效益爲目的。

 PERT則把各項工作時間作爲隨機變量來處理,稱爲非肯定型網絡計劃技術。能指出縮短時間、節約費用的關鍵所在。


7
、估計工作時間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1)        專家判斷

(2)        類比估計

(3)        單一時間估計法

(4)        三個時間估計法


8
、總時差的定義、自由時差的定義?

總時差:在不影響總工期,也不影響其緊後工作最遲開始的前提下,作業可以推遲開始的一段時間。

自由時差(單時差):在不影響緊後作業最早開始時間的前提下,可推遲的時間


9
、時間(工期)優化中,壓縮網絡計劃工期的方法和步驟有哪四步?

(1)        找出網絡計劃中的關鍵線路,並計算出網絡計劃總工期

(2)        計算應壓縮的時間ΔT=Tc-Ts

(3)        確定壓縮時間

(4)        壓縮另一關鍵工作


10
、選定最先壓縮持續時間的關鍵工作,選擇時應考慮的因素有哪些?(記)

(1)        縮短持續時間後,對項目質量的影響不大

(2)        有充足的備用資源

(3)        縮短持續時間所需增加的費用相對較少


11
、工期-成本優化的步驟有哪四條?

(1)        求關鍵線路

(2)        關鍵線路上的工作尋找最優化途徑

(3)        對途徑中K值小的工作進行優化

(4)        在優化時,要考慮左鄰右舍


12
、針對計算類題目,請看公開課,公開課中的計算題在羣共享。請回答關鍵路線的定義?

(1)        在網絡圖中線路持續時間最長的線路。

(2)        在網絡計劃中,總時差最小的工作稱爲關鍵工作。


13
、成本失控的原因有哪些?

(1)        成本估算工作、成本預算工作不夠準確精細

(2)        軟件項目的特點使得開發成本難以精確估算

(3)        項目在進行成本估算和成本預算以及指定項目投資控制方法上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範可行

(4)        思想認識上的誤區


14
、成本估計的方法和工具有哪4種?請分別簡述之。

(1)        類比估計法:通常是與原有類似已執行項目進行類比以估計當期項目的費用,又稱“自上而下估算法”

(2)        參數模型法:將項目的特徵參數作爲預測項目成本數學模型的基本參數

(3)        從下向上的估計法:先估計各個獨立工作的費用,然後再彙總從下往上估計出整個項目總費用

(4)        計算工具的輔助:項目管理軟件及電子表格軟件輔助項目成本的估計

三、準備階段的監理工作
1、一般可行性研究包括哪四個方面?

(1)        經濟可行性

(2)        技術可行性

(3)        法律可行性

(4)        方案的選擇


2
、一般招標過程包括哪五步?

(1)        招標

(2)        投標

(3)        開標

(4)        評標

(5)        中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