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 Native Weekly | Jenkins決定未來重點三方向,Azure多項雲服務崩

雲原生一週精選

1 — 華爲雲應用服務發佈三大新品
2 — 微軟美國中南部數據中心被雷擊跨導致Azure多項雲服務崩潰
3 — 谷歌和思科合作的混合雲產品GA
4 —Jenkins決定未來將重點放在穩定性,易用性和雲原生兼容性上

1.華爲雲應用服務發佈三大新品
9月6日,華爲雲中國行來到“江城”——武漢,華爲雲BU PaaS產品部總經理廖振欽在大會現場進行了“做有信仰的雲,在創新的道路上加速奔跑”的主題發言,與參會企業分享了華爲雲目前的整體進展,以及AI時代華爲雲的創新和思考,併發布了華爲雲應用服務的3大新品:端到雲全鏈路應用性能管理APM、專享版微服務引擎CSE、應用編排服務AOS的圖形化設計器。

端到雲全鏈路應用性能管理APM
在應用上雲過程中,除了要滿足應用運行的基礎資源之外,還要能保障應用系統長期穩定運行。此次華爲雲重磅發佈的端到雲全鏈路應用性能管理,提供端到雲應用性能追蹤能力,通過應用全景拓撲實時展現應用運行狀態,快速故障診斷,解決日常運維的痛點:
全鏈路追蹤: 從端到雲,通過分佈式調用鏈追蹤技術還原問題現場,分鐘級定位代碼性能瓶頸,大大縮短線上問題分析/修復時間。
分鐘級根因分析: 基於華爲雲APM Lab最新專利技術,通過AIOps智能分析引擎,結合歷史運維數據規律和代碼執行的路徑,分鐘級找出問題根因。
零代碼接入: 用戶無需使用SDK方式埋點,APP/雲應用快速接入。

租戶專享版爲服務引擎
專享版微服務引擎,爲每個租戶提供物理級隔離的服務註冊、配置和治理,單租戶管理規模可提升10倍以上。
據微服務引擎核心研發人員透露,爲了滿足用戶在大規模實例下的管理需求,微服務引擎推出了專享版,其主要優勢在於:
管理規模大: 專享版爲服務引擎提供多種套餐規格,支持萬級爲服務,萬級實例。
訪問性能更佳: 微服務實例下線、配置變更即時感知,配合優雅停機和滾動升級機制,真正實現升級不斷服。
資源獨享,安全性更高。

應用編排圖形化設計器
企業應用上雲過程中,由於業務規模龐大,依賴關係複雜,難度極高。爲了解決這一痛點問題,華爲雲AOS應用編排服務推出了圖形化設計器。
通過圖形化設計器,用戶可以實現雲上應用和服務的快速編排,大幅降低使用門檻,讓所見即所得。同時通過大量電商、區塊鏈、人工智能、遊戲等行業場景50+模板複用,將大大提高應用上雲的效率。AOS圖形化設計器深度整合華爲雲70+服務資源和容器類應用,靈活滿足客戶在多樣化業務場景下的編排需求。

2.微軟美國中南部數據中心被雷擊跨導致Azure多項雲服務崩潰

微軟在Azure狀態頁面上的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中南部的數據中心附近發生了一起惡劣的天氣事件,包括雷擊。這導致電源電壓升高,從而影響了散熱系統。確保數據和硬件完整性的自動化數據中心程序立即生效,關鍵硬件進入了有條不紊的斷電過程。”

像微軟這樣的公司都有確保數據和硬件完整性的自動數據中心程序,如果溫度上升到超過安全水平,會自動關閉數據中心機器,這是保護數據中心投資,保護用戶數據的重要措施,但是對雲客戶來說也帶來了很大的不便。

許多連接到Microsoft雲服務的美國客戶都在9月4號報告中斷,這些服務包括Office365,Visual Studio Team Services,Azure Active Directory等。Office 365不在Azure上運行,但它使用了Azure Active Directory身份驗證服務。

微軟的消息稱,“我們已經將一些受影響的服務連接到備用基礎架構,同時嘗試修復數據中心內的問題”。

Mimecast有限公司的網絡彈性專家彼得•班納姆(Pete Banham)說:“今天Azure發生的事件再一次清楚地表明,企業組織需要做好自己的冗餘機制,而不是依靠單單一家提供商。”

Constellation研究公司的首席分析師兼副總裁霍爾格•米勒(Holger Mueller)表示,該事件也給了希望避免將來發生此類事件的微軟一個深刻的教訓。

米勒說:“這次事件深刻地提醒人們,即使對於像微軟這等規模的IaaS提供商來說,要保持數據中心正常運行有多難。閃電、洪水、颶風、大雪和暴雨都會影響數據中心的可用性。所以一個關鍵的問題是,微軟從中汲取了什麼教訓?它如何在將來能避免類似的故障?這給了希望加強雲基礎設施的公司一個深刻的教訓。”

3.谷歌和思科合作的混合雲產品GA

去年十月份,谷歌和思科宣佈開發一個新的開放式混合雲平臺,實現連接本地和雲環境。9月7日,Google Cloud工程副總裁Eyal Manor宣佈,適用於Google Cloud的思科混合雲平臺已經GA。

該平臺提供了一種在本地和雲中無縫運行的方式,雲中的應用程序可以使用包括現有IT系統在內的本地功能,本地應用也可以使用新的雲功能,而無需完全轉向公共雲。

通過這種解決方案,開發人員可以使用Google Cloud上的企業級應用,如kubernetes雲容器管理技術、GCP服務目錄 、思科網絡和安全、以及istio身份認證和服務網格監控等。它擴展了思科的網絡和安全策略和配置,並監控混合雲環境中的應用程序行爲。

該技術爲企業上雲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允許企業可以按照自己的條件遷移到雲端。

毫無疑問,谷歌和思科的合作將會得到那些正在評估如何遷移應用到雲端的企業的重視。不過這款產品仍然面臨着挑戰,因爲他們在混合雲領域面對着激烈的競爭,AWS與VMware有着合作關係,微軟Azure則提供了一個強大的混合雲平臺,其他競爭對手包括IBM和Oracle,也在推動他們自己的混合雲戰略。

  1. Jenkins決定未來將重點放在穩定性,易用性和雲原生兼容性上

Jenkins團隊決定將重點放在安全性問題和對類似kubernetes平臺更好的支持上。

Jenkins Cloud Native SIG提出並推動了雲原聲Jenkins,該項目致力於在類似Kubernetes的雲原聲平臺上運行Jenkins。Jenkins X平臺是該方向的一個已有項目,它使用Jenkins作爲核心,並增加了其他工具集。Jenkins的創建者和CloudBee的CTO Kohsuke Kawaguchi表示,Jenkins未來會努力使Jenkins X更簡單。

下一個版本的Jenkins很可能在基礎架構上有很大的變動,將不同功能塊作爲微服務,這些服務通過kubernetes自定義資源相互通信;現在存儲在文件系統中的數據未來也會遷移到雲存儲服務中。JCasC(Jenkins Configuration as Code)項目會嘗試解決配置問題;Jenkins Evergreen項目爲最終用戶提供預先組裝的組件集,允許用戶直接運行CI/CD工作,並且Evergreen會有自動更新的能力。這兩個將會是雲原聲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Jenkins X通過它的環境(Environments)的概念實現微服務在Kubernetes上的部署,環境指的是應用部署的地方。用戶可以用任意階段創建環境,如測試中(Testing)、Staging/UAT或者生產(Production)等 。環境與Kubernetes的命名空間相關,Jenkins提供沒命令行管理工具jx用於管理環境,在環境中切換,升級Jenkins平臺等。它現在在MacOS和linux上運行,並且支持大部分雲平臺。

雖然一些使用者認爲Jenkins現在做這些努力已經爲時已晚,畢竟已經有很多其他CI工具有了類似功能。但是Jenlins仍有很大的用戶基礎,這些改進對這些用戶以及未來的潛在用戶來說,仍是很有價值的。
歡迎添加羣助手monicka,加入雲原生容器技術交流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