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基礎---開篇

網絡通信的四個要素

  1. 規則或協議——規則或協議管理消息如何發送、定向、接收和解釋

  2. 消息

  3. 介質

  4. 設備


計算機網絡中傳送的消息要被分段處理,這種方法有兩個優點:

  1. 多路複用——小的數據分段可以讓不同的數據傳輸共用同一條介質

  2. 增強網絡通信的效率——大的數據被打散成小數據分段,編號後沿着不同網路路徑傳輸,到達目的地後再組裝成爲原來的數據。


網絡中常見協議:

  • 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HTTP是一種公共協議,控制web服務器和web客戶端進行交互的方式。HTTP定義了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交換的請求和響應的內容與格式。客戶端軟件和服務器軟件都將HTTP作爲應用程序的一部分來實現。HTTP協議依靠其他協議來控制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傳輸報文的方式

  • 傳輸控制協議(TCP)——TCP是用於管理web服務器和web客戶端之間單個會話的傳輸協議。TCP將HTTP報文劃分爲要傳送到目的客戶端的較小片段,稱爲數據段。它還負責控制服務器和客戶端之間交換報文的大小和傳輸速率

  • 網間協議——我們最常用的網間協議是網際協議(IP),IP負責從TCP獲取格式化數據段,將其封裝成數據包,分配相應的地址並選擇通往目的主機的最佳路徑

  • 網絡訪問協議——網絡訪問協議描述數據鏈路管理和介質上數據的物理傳輸兩項主要功能。數據鏈路管理協議接收來自IP的數據包並將其封裝成適合通過介質傳輸的格式。物理介質的標準和協議規定了通過介質發送信號的方式以及接收方客戶端解釋信號的方式。網卡上的收發器負責實施介質所使用的標準

關於協議,重要的一點是,協議描述了通信過程必須要做什麼,而不強調如何來完成任務。


網絡行業中使用兩種模型進行交流:協議模型和參考模型,他們都是在20世紀70年代網絡通信的早期建立的

  • TCP/IP模型描述了TCP/IP協議族中每個協議層實現的功能,屬於協議模型

  • OSI(開放式系統互聯)模型是最廣爲人知的網絡參考模型,它的主要用途就是幫忙人們更清晰地理解網絡通信涉及的功能和過程


兩種模型的結構如下表所示:


OSI模型TCP/IP模型
應用層應用層
表示層
會話層
傳輸層傳輸層
網絡層網際層
數據鏈路層網絡接口層
物理層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到,OSI模型中的應用、表示、會話層的功能合併到TCP/IP模型的應用層

網絡的大部分功能存在於傳輸層和網絡層,因此他們保留在獨立的層中,TCP工作在傳輸層,IP則工作在網絡層

OSI模型的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合併到了TCP/IP的網絡接口層


TCP/IP模型各層的用途釋義如下:

用途
應用層爲用戶表示數據,例如:HTTP在web瀏覽器中爲用戶表示數據
傳輸層支持設備間的通信和執行錯誤糾正
網際層確定通過網絡的最佳路徑
網絡接口層控制網絡的硬件設備和介質


OSI模型各層的用途釋義如下:

編號層名稱用途
7應用層爲終端用戶提供應用程序服務
6表示層爲應用提供數據的表示的形式。例如:表示層告訴應用層哪兒有加密或數據是否爲一張.jpg圖片
5會話層在用戶間管理會話
4傳輸層在源定義數據段並編號,傳送數據,並在目的地重組數據
3網絡層爲能通過在其他網絡上的中間設備進行端到端的傳輸建立和編址包
2數據鏈路層爲在局域網上主機到主機或廣域網的設備間的數據傳輸建立和編址幀
1物理層在設備間傳送比特數據,物理層協議定義介質的規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