棧和堆的總結

 1.    棧(stack)與堆(heap)都是Java用來在Ram中存放數據的地方。與C++不同,Java自動管理棧和堆,程序員不能直接地設置棧或堆。

2.     棧的優勢是,存取速度比堆要快,僅次於直接位於CPU中的寄存器。但缺點是,存在棧中的數據大小與生存期必須是確定的,缺乏靈活性。另外,棧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殊性,就是存在棧中的數據可以共享。假設我們同時定義: 

複製內容到剪貼板代碼: 
int a = 3; 
int b = 3; 
編譯器先處理int a = 3;首先它會在棧中創建一個變量爲a的引用,然後查找有沒有字面值爲3的地址,沒找到,就開闢一個存放3這個字面值的地址,然後將a指向3的地址。接着處理int b = 3;在創建完b的引用變量後,由於在棧中已經有3這個字面值,便將b直接指向3的地址。這樣,就出現了a與b同時均指向3的情況。

特別注意的是,這種字面值的引用與類對象的引用不同。假定兩個類對象的引用同時指向一個對象,如果一個對象引用變量修改了這個對象的內部狀態,那麼另一個對象引用變量也即刻反映出這個變化。相反,通過字面值的引用來修改其值,不會導致另一個指向此字面值的引用的值也跟着改變的情況。如上例,我們定義完a與b的值後,再令a=4;那麼,b不會等於4,還是等於3。在編譯器內部,遇到a=4;時,它就會重新搜索棧中是否有4的字面值,如果沒有,重新開闢地址存放4的值;如果已經有了,則直接將a指向這個地址。因此a值的改變不會影響到b的值。

堆的優勢是可以動態地分配內存大小,生存期也不必事先告訴編譯器,Java的垃圾收集器會自動收走這些不再使用的數據。但缺點是,由於要在運行時動態分配內存,存取速度較慢。

3.   內存中如何創建對象

  棧:局部變量,地址(引用類型對象在堆當中的地址)先入後出

  堆:引用類型對象放在堆當中隨便放,很像沙粒 

 4.   局部變量在棧當中,佔用的空間的大小跟類型一致.

  引用類型對象在堆當中,佔用的空間跟這個類有關

    總結: 在棧當中可以保持引用類型對象在堆當中的地址

    棧(地址)----->堆(引用類型對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