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社交焦慮,怎麼辦起源表現應對

社交焦慮不同於害羞,害羞是一種性格特徵,只是更加喜歡獨處而已。這沒什麼不好。而社交焦慮是一方面渴望融入羣體,另一方面又無比恐懼。一想到要與陌生人交往,要當衆講話,要參加聚會,就會預想各種糟糕的狀況。儘可能地逃避這些行爲。

患有社交焦慮的人往往對自己的評價很低,無法融入羣體,並很容易通過縱慾、酗酒等方式麻痹自己。

這是病,得治!而最好的治療師就是你自己。

社交焦慮

起源

從物種演化角度來看,社交焦慮是有其合理性的。畢竟在採集時代,我們的智人祖先一旦遇到陌生人或者是更具權威的人,第一反應可不是興高采烈地去交朋友,聊八卦。而是警惕,在衡量自己的實力無法與對方抗衡時,就會表現順從。因爲畏懼對方的實力。

在動物界中也是如此,一隻狗在遇到比它更強大的狗時,會垂下它的耳朵,蹲下,俯首,保持安靜,並收起它的牙齒。這是在發送一種信號:“不要擔心,我不會挑戰你的權威“。

當然,也有一些狗比較奇葩,遇到更強的狗,反而躍躍欲試,上前挑戰。當然,這些狗在沒有主人看護的情況下,絕大多數都被幹掉了。

從文化層面看,社交焦慮症患者更可能來自那些壓制內部矛盾的家庭——如家裏氣氛很緊張,但沒人被鼓勵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從小抑制內心想法的人,成年後更難敞開心扉。

長大後,很多人都會不自覺地成爲自己父母的另一個翻版。即使很想擺脫,卻又無力掙脫。那些自身患有社交焦慮的父母,他們的後代會更大概率地承襲他們的症狀。

如果你也有社交焦慮,不要苛責自己,無論是從基因層面,還是文化層面,這些因素都是你無法選擇的。

接納自己,是改變的第一步。苛責不會帶來任何益處,只會讓自己更加焦慮

表現

社交焦慮主要表現在:

  1. 事前預想最糟糕的結果

每一個社交焦慮者都極具想象力。在事情還沒有發生之前,就先給自己想好了腳本。而且充滿了具體的細節。

“如果我上臺講話時忘詞怎麼辦,肯定會成爲所有人的笑柄”

"第一次跟她見面,如果說錯話,她肯定不會再與我聯繫了"

“這麼多陌生人,我要怎麼表現?一旦出醜就不可能再進入他們的圈子了,我還是安靜地找個角落待着好了”

  1. 事中只關注別人如何評價自己

在做事情時,社交焦慮者不是關心正在發生的事,而是幾乎將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觀察別人的行爲上。他們關注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但大多數時候,他們只是在臆想別人是怎麼評價自己的

“臺下的兩個人在交頭接耳,還嘻嘻哈哈,他們肯定是察覺到我緊張發抖的樣子,正在嘲笑我呢”

"糟了,她怎麼突然不說話了,是不是我剛纔說錯了什麼。我要怎麼做才能挽回局面?在她看來,我是不是顯得很愚笨"

"爲什麼其他人都表現得談笑風生,卻沒人來找我?那邊有兩個人好像在看着我,他們肯定覺得我像個傻子一樣,在這種場合,一個人躲在角落裏"

  1. 事後不斷反思批判自己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適當的自我反思是很有必要的。但過猶不及。尤其是像社交焦慮者這種在事後不斷地批判自己,外三層、裏三層把自己批判得體無完膚,這種做法只會讓自己更加恐懼社交。

如果每一次社交帶來的只是痛苦的反思批判。那以後一想到社交,就感到更加恐懼了。

應對

  1. 別太把自己當一回事

我覺得社交焦慮者有很強的自戀傾向。以爲自己走到哪,都會有一束聚光燈照着自己,所有人都會關注自己的行爲,自己的缺點會一覽無遺。

其實,你真是多慮了,你沒那麼重要。在絕大多數人眼中,你是無關緊要的路人甲,你表現得好與壞,他們並不在意。他們一時的評價也僅限於當時。過後也就忘了。只有你才一直耿耿於懷。

因此,重要的不是別人怎麼看你,而是你怎麼看自己。更何況是你一直在臆想別人是怎麼看你的。

每個人都只是自己生活中的主角,而不可能在其他人的生活中扮演主角。

想想:一個主角會因爲路人甲一些漫不經心的評價就心態崩潰嗎?

  1. 專注於事情本身

永遠只專注於當下事情本身,這樣才能投入其中。當你無瑕顧及別人的評價時,才能真正融入羣體。否則就會顯得扭扭捏捏,讓人覺得很奇怪。

與人交流時,仔細傾聽對方的言語,並作出迴應,提出相關問題,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誠意。不要只是乾巴巴地回:”哦..."

不表現出誠意,你就會成爲聊天終結者...

但也不要浮誇地表現,會顯得你像個傻子。

與人溝通,真誠即可

  1. 接納你的焦慮

焦慮並不是什麼特別可怕的事情,你也並不需要成爲一個完美的人。

不要去壓制你的焦慮,越是刻意讓自己消除焦慮,越是煩躁。

不妨將焦慮視爲你帶去的同伴,一個說話大聲、稍微有點讓你尷尬的朋友。他或許有點笨拙,偶爾會讓氣氛尷尬,但沒什麼大不了的。即便他在場,你依然可以跟其他人玩耍。關鍵在於他不是你,你沒必要去控制他,你也沒必要被他控制。就如同其他所有的焦慮症一樣,關鍵不在於消除你的焦慮,而在於與之和平相處。

接納自己

是的,一開始會挺難,但如果你做的事情沒有引起不適,那你就沒有進步。

最後,如果你還是很焦慮,可以試下這個大招:

閉眼,在腦中想象出另一個自己,那個無比恐懼社交的孱弱的自己。然後氣沉丹田,對其大吼一聲:“去你媽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