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系統的創建、檢測、修復、分區等工具的使用

一、文件系統管理

什麼是文件系統?

我的理解是文件系統是對磁盤上的數據和文件結構的管理規範。
如果文件系統沒有繼承性,那麼以前文件系統的數據就無法傳到新的文件系統中。
Linux的文件系統有這麼幾種:ext2, ext3, ext4, xfs, btrfs, reiserfs, jfs, swap
以及Linux的虛擬文件系統:VFS

Linux中創建文件系統的工具:mkfs

 用法:mkfs [選項] [-t <類型>] [文件系統選項] <設備> [<大小>]

 選項:
 -t, –type=<類型>  文件系統類型;若不指定,將使用 ext2
     fs-options     實際文件系統構建程序的參數
     <設備>         要使用設備的路徑
     <大小>         要使用設備上的塊數

 -V, –verbose      解釋正在進行的操作;
                      多次指定 -V 將導致空運行(dry-run)

 -V, –version      顯示版本信息並退出
                      將 -V 作爲 –version 選項時必須是惟一選項

 -h, –help         顯示此幫助並退出

我們創建一個文件系統試試

fdisk1

用fdisk -l查看剛纔創建的/dev/sdb

fdisk2

創建虛擬內存即交換分區:mkswap

用法:mkswap [選項] 設備 [大小]

選項:
 -c, –check               創建交換區前檢查壞塊
 -f, –force               允許交換區大於設備大小
 -p, –pagesize SIZE       指定頁大小爲 SIZE 字節
 -L, –label LABEL         指定標籤爲 LABEL
 -v, –swapversion NUM     指定交換空間版本號爲 NUM
 -U, –uuid UUID           指定要使用的 UUID
 -V, –version             輸出版本信息並退出
 -h, –help                顯示此幫助並退出

塊設備屬性信息查看:blkid

blkid可以查到塊設備的UUID號、TYPE等信息

fdisk3

對文件系統進行檢測修復:fsck

用法:fsck [選項] [文件系統]

選項:
-a :自動修復文件系統,不詢問任何問題。
-A :依照/etc/fstab配置文件的內容,檢查文件內所列的全部文件系統。
-N :不執行指令,僅列出實際執行會進行的動作。
-P : 當搭配"-A"參數使用時,則會同時檢查所有的文件系統。
-r  :採用互動模式,在執行修復時詢問問題,讓用戶得以確認並決定處理方式。
-R  :當搭配"-A"參數使用時,則會略過/目錄的文件系統不予檢查。
-s  :依序執行檢查作業,而非同時執行。
-t :<文件系統類型> 指定要檢查的文件系統類型。
-T  :執行fsck指令時,不顯示標題信息。
-V  :顯示指令執行過程。

二、文件系統的分區

在創建完成文件系統後需要對文件系統進行分區纔可以使用

可使用fdisk對文件系統進行分區(此工具最多可管理一個磁盤的15個分區)

fdisk用法:

 fdisk [選項] <磁盤>    更改分區表
 fdisk [選項] -l <磁盤> 列出分區表
 fdisk -s <分區>        給出分區大小(塊數)

選項:
 -b <大小>             扇區大小(512、1024、2048或4096)
 -c[=<模式>]           兼容模式:“dos”或“nondos”(默認)
 -h                    打印此幫助文本
 -u[=<單位>]           顯示單位:“cylinders”(柱面)或“sectors”(扇區,默認)
 -v                    打印程序版本
 -C <數字>             指定柱面數
 -H <數字>             指定磁頭數
 -S <數字>             指定每個磁道的扇區數

例:fdisk -l 可顯示出當前磁盤的分區信息

fdisk4

我們還可以通過fdisk後面接磁盤,對該磁盤進行創建分區等操作

例如:fdisk /dev/sda然後按m進入幫助模式進行操作

fdisk5

a:切換一個可啓動的標誌
b:編輯bsd磁碟標籤
c:切換dos兼容的標誌
d:刪除一個分區
g:創建一個新的空GPT分區表
G:創建一個IRIX(SGI)分區表
l:已知分區的類型列表
m:打印這個菜單
n:添加一個新的分區
o:創建一個新的空DOS分區表
p:打印分區表
q:退出不保存更改
s:創建一個新的空Sun磁碟標籤
t:改變一個分區的系統標識
u:改變display/entry單元
v:驗證分區表
w:寫入分區表到磁盤並退出
x:額外的功能(專家)

例如:我們要刪除一個分區就按d,我選擇刪除分區2

fdisk6

例如:我們要創建一個新分區就按n

fdisk7

這裏的p爲主分區,e爲擴展分區,選擇你想要創建的分區,這裏我選擇創建一個主分區,分區號爲2,分區大小爲10G

例如:我們按p可以看到剛纔的分區情況

fdisk8

最後我們按w寫入分區表到磁盤然後退出

fdisk9

通過fdisk -l 列出新分區表對比一下之前的看是否成功

fdisk10

fdisk11

可以看出分區是成功的

也可以通過cat /proc/partations查看內核是否識別出新分區

fdisk12

如果沒有成功可以使用partx -a /dev/sda或者kpartx -a /dev/sda通知內核重新讀取分區表

注:centos 5使用partprobe /dev/sda來重讀分區表

partx的用法:partx [-a-d-s-u] [–nr<分區>] <磁盤>
選項:
 -a, –add            添加指定的分區或所有分區
 -d, –delete         刪除指定的分區或所有分區
 -s, –show           列出分區
 -u, –update         更新指定的分區或所有分區
 -b, –bytes          以字節爲單位而非易讀的格式來打印 SIZE
 -g, –noheadings     –show 時不打印標題
 -n, –nr <n:m>       指定分區範圍(例如:–nr 2:4)
 -o, –output <type>  定義使用哪個輸出列
 -P, –pairs          使用 key=“value” 輸出格式
 -r, –raw            使用原生輸出格式
 -t, –type <類型>    指定分區類型(dos、bsd、solaris 等)
 -v, –verbose        詳盡模式
 -h, –help     顯示此幫助並退出
 -V, –version  輸出版本信息並退出

可用的列(針對 –show、–raw 或 –pairs):

         NR  分區號
      START  分區起點(扇區數)
        END  分區終點(扇區數)
    SECTORS  扇區數
       SIZE  易讀形式的大小
       NAME  分區名
       UUID  分區 UUID
       TYPE  分區類型 十六進制 或 uuid
      FLAGS  分區標誌
     SCHEME  分區表類型(dos、gpt、…)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