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陪我一起走過的好書

回顧一下,發現五年前,我就開始喜歡讀書了,但堅持了嗎?

1.《古典之殤》  (王開嶺)

追溯古典,保衛生活,懷念人類的童年!排首位,是因爲我將這本書讀了兩遍。喜歡王開嶺哲思的語言,更喜歡他深邃的思考。


2.《遇見未知的自己》  (張德芬)

一口氣讀完的一本書。產生許多認同的遐思,如:我們的思想總是在過去和未來,但是,我們的身體和呼吸卻永遠是在當下的。這本書給我很多的力量,特別是面對困難時。


3.《幸福了嗎》  (白巖鬆)

迷戀白巖鬆的文字表達,永遠那麼的理性、質樸但不失深邃。本書與我們當下熱議的“幸福”關聯不大,但從中,看到了一個媒體人背後的心靈隧道,看到“大國崛起”背後的辛酸,看到一個人與一個國家的血脈相連,看到我們自己如何有信仰有敬畏地活在當下……


4.《看見》  (柴靜)

一位書友,向我推薦了這本書,23萬字,是熬夜看完的。後來發現身邊很多人都拿着這本書。爲什麼這質樸散漫的文字能鐵馬冰河,直抵心靈,因爲作者柴靜敘述的人和事——真實,真實自有萬鈞之力,真實才能喚醒最質樸最底層的情感。


5.《目送》  (龍應臺)

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這是一本跨三代共讀的人生之書,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失落和放手,失敗和脆弱;這裏有七十二篇散文,寫盡了幽微,寫盡了蒼涼,寫盡了深沉;這是龍應臺的《目送》


6.《精神明亮的人》  (王開嶺)

看裝幀,簡單質樸得如一疊白紙;讀內容,豐富深邃得似一汪碧潭。那文字中,散發着一種鮮見的紫檀氣質,帶領着我們這些讀者走向寬廣,走向明亮。


7.《正能量》  (理查德·懷斯曼

   一本給人帶來無限正能量的書,也是一本全球熱銷的書。我印象最深,並付之實踐的一句話:把電腦顯示器調整得略高於自己的視線,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更有正能量。


8.《不要因爲走得太遠忘了爲什麼出發》  (徐弘)

一本紀念、懷念、致敬陳虻的書。是怎樣的一人,他的離去,讓白巖鬆崔永元柴靜、王開嶺等人如此傷感與心痛?看完本書,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他的深邃、智慧、飄逸、善良、執着……人已離去,思想永在,陳虻不死,即使不是媒體人,也能收益他的英氣長存!


9. 《問學餘秋雨》  (餘秋雨)

古有三千弟子“論語”孔夫子,今有北大學生“問學”餘秋雨。

《問學》——目前爲止接觸到的可讀性最強的中國文化史叢書。從殷墟甲骨到諸子百家,從屈原司馬到四大名著,從詩意盛唐到落寞元清,雖然浮光掠影,但字字珠璣。我們依然可以領略餘秋雨先生的那種一貫的慢條斯理但卻又精心淬鍊的敘述風格。他融匯中西依舊,他結合古今照然。在他的筆墨下,中國文化的興、衰、盛,猶如一場懷舊電影一樣清晰地在我們眼前再現。這等好書,還需多讀。


10.《多情劍客無情劍》(上中下)  (古龍)

二十年後再讀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因爲白巖鬆說他的語言風格受其影響頗深。細細咀嚼文字,確有端倪。古龍的縝密的哲學思辨,嚴整的邏輯體系,詩意的人文情懷,自由的寫意表達,已經彌散在白巖鬆的評論、演講、書籍之中。好書,真的可以影響一個人。


11.《于丹趣品人生》  (于丹)

幸福在今天似乎變成比成功更奢侈的一件事,很多成功者費盡心機擁有了財富、名譽、權勢,卻驀然發現自己恰恰丟掉了幸福。人生的趣味在於什麼? 享受人生從哪裏入手? 于丹給出的答案是:琴酒茶。告訴我們的是,我們不必照本宣科,不必邯鄲學步,不必鸚鵡學舌,我們要學的是古人的一種心境,而不是照搬古人的生活方式。如果學到了那種心境,那麼,無論在什麼樣的時代背景下,在什麼節奏的生活環境中,我們都能享受到生活的快樂,感受到內心的寧靜與安逸。 


12.《病隙碎筆》 (史鐵生)

因爲《秋天的懷念》關注了他的傳奇,滿滿的期冀,成爲深深的苦讀。那些文字啊,那些哲思啊,讀得好痛苦。


13.《一花一世界》  (季羨林)

走近季羨林,走進他筆下的,那些人,那些物,那些情,平平淡淡,純純粹粹,卻字字有味,言有物,行有格,給人帶來啓迪和感動。


14.《人生不過如此》  (林語堂)

在國學大師的筆下,沉重的肉身轉爲了輕靈的舞者,悲劇與沉重都被舞蹈所化解。他的人生就是風行水上,下面縱有漩渦急流,風仍逍遙自在。.


15.《重溫最美古詩詞》  (于丹)

每一箇中國人生命中的深處都蟄伏着詩意,不要對此不屑,不要認爲這些風花雪月知識少年癡談。近幾年,因爲要寫一些東西,我對古詩詞特別敏感,在自己的語言體系,對詩意特別親近,我認爲中國的古詩詞,最能表現一種朦朧,一種言說不盡,餘煙繞樑。


16.《人生一千句》  (劉淑梅)

   一千句經典名句,古今中外,詩詞俗語,大都是耳熟能詳,應知應會的。自己喜歡的還摘記在讀書卡片上。“記住自己喜歡的名句”,這是一位作家的忠告。


17.《另外八小時》   (羅伯特.帕裏安里尼)

生活中真正重要、有意義、特別的事情,你就會發現,這些事情都不是在你睡覺的時候發生的,很可能也不是在你上班的時候發生,他們發生在另外八小時裏。如何把握這另外的八小時,從本書找到了一些答案。


18.《一問一世界》   (楊瀾)

楊瀾對自己20年媒體人生的審視與展望:以提問爲生的她,對“贏”有了新的感悟;對“女性”有了理性的界定;對“問”有了執著的迴歸。一個問題比一個答案更重要。提問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全部素質。


19.《跟隨勇敢的心》  (王開嶺)

“人類的善良品質,猶如一種奇妙的花香,從這本鑲金邊的書裏飄了出來”,打開《跟隨勇敢的心》,你將經歷一次精神風暴,你將撫摸到生命的硬度。書中講述了一些偉大的心靈、一些偉大的著作,這些偉大的心靈和著作曾攜着電、裹着雷,闖進作者的不眠之夜。


.20.《城南舊事》  (林海音)

   記得跟孩子們讀過這本書的前半部分。林海音的文字極其細膩,她的敘事能力非凡,所以,筆下的那一則則故事,耐讀,耐品。難怪,現在好多語文教材喜歡用她的文章。


21.《呼蘭河傳》  (蕭紅)

那時,上語文“不務正業”,給孩子們讀《呼蘭河傳》,走進蕭紅以含淚的微笑回憶的那座寂寞的小城。羨慕蕭紅《我和祖父的園子》裏的那種童年狀態,自由纔是天堂,自由纔是幸福。可是,今天的我們,今天的孩子,都與“自由”漸行漸遠,是不是因爲我們走得太遠,而忘卻了我們的最初的嚮往?是不是一切虛華,讓我們迷失了生命的方向?

作者蕭紅,紅顏命薄,一個苦命的女子。後來又特地看了小宋佳演的《蕭紅》,這個女子,唉——


22.《讀點經典》(2011年合訂本)上下集

   重慶市委宣傳部編,薄熙來作序的。兩本厚厚的書。經典的東西是永恆的,是可以散發香氣的……


25.《哲學的邀請》  ( 費爾南多)

應允《哲學的邀請》,聆聽人生的追問。但是,讀純人生哲學的書是需要定力與時間。如果這兩種你沒有,還是不要讀,因爲你——讀不下去。


24.《我的書影漫談》   (李鎮西)

  李鎮西,從教歷程中繞不開的名字。記得剛工作時,讀的第一本書就是他的著作《從批判走向建設》,奠定了要做一個有理想、有智慧、有激情的語文老師的志向,他是我的精神偶像。工作十多年後,再讀他的這本個人閱讀札記,他的形象有點打折扣,我覺得他的語言少了那份激情與深度,也許這些書評影評有許多不是教育類的吧,那些門類李鎮西並不擅長。


25.《醜陋的中國人》  (柏楊)

柏老說,我們的醜陋來自於我們不知道我們的醜陋!,中國人的“窩裏鬥”、“死不認錯”、“神經質的恐懼”、“自我膨脹”……都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其言辭頗爲激昂,使人血液膨脹,一股莫名的衝動油然而生。


26.《朦朧詩精選》  (北島  舒婷等)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他尋找光明。”“在沒有英雄的年代裏,我只想做個人。”……記得這些熟悉的句子嗎,他們都來自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我出生的那個時代。


27.《頭版頭條》   《南方週末》25年文叢

    《南方週末》,在中國的紙質媒體中有自己的尊嚴,那就是他有自己的客觀與公正,他關注着每一個心靈的感覺,那些大事情,其實有很多背後的細節……


28.《卷首語》  (華春)

   爲備戰市基本功大賽中的“即興演講”,網上淘來了這本書。能作爲“卷首語”的,文章都不會差。都值得一讀。


29.《跟竇桂梅學朗讀》  (竇桂梅)

  爲了參加市基本功大賽,惡補自己朗讀水平的。學到了語氣語調,情感投入,但是某些字咬不準的缺陷,只能靠自己了。


30.《公務員面試攻略》  (柯雋  劉球)

   進機關考試前,受高人指點,買來的一本書。作用雖然不是太大,但是至少給了自己一點底氣。


31.《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者原創版

    心靈雞湯式的一個個人物故事。會有感動,會有共鳴,因爲都來自《讀者》的原創,這本雜誌在國人中還是有較好的口碑的。


32.《曉說》  (高曉鬆)

    其實世界上真的沒有“全才”,高曉鬆也不是,但他硬是要證明自己的全面:寫歌、拍電影、做評委、脫口秀、寫書、開英菲尼迪、坐牢……但是到頭來他做得最成功的還是他創作的那幾首校園民謠《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不是在美國待過幾年就瞭解了美國,看了《大英百科全書》就瞭解了世界,曉說,有時是自說自樂。


33 .《曾國藩》(上)   (唐浩明) 

    曾國藩,一個複雜的人,一個內心並不強大但是精神豐富的人,還是等看完下冊再談心得。


34.《教育像什麼》  (孫孔懿)

 一部“形象化的教育學”。大師們、學者們常常用想象的方式表達和闡述的,不僅不膚淺,而且相當深刻。教師們也應當學會破除對教育理論的神祕感和畏懼感,以自己的勇氣和豐富的靈感開始新的教育想象與教育建構。


35.《教師人文讀本》

可以擴展教師的人文、文學的視野。裏面精選的文章還是不錯的,印象最深的是朱光潛的文章,記住了“慢慢走,欣賞啊!”流連風景,品味生活,可是,我們是否有這份從容淡定呢?


媒體報道:中國人年均讀書0.7本,韓國7本,日本40本,俄羅斯55本,最多的是以色列人均每年讀書64本。但我今年的讀書量還達不到日本的平均水平,明年的目標是——50本,力爭超過日本,接近俄羅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