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好”,寫出精彩綜合文稿——2018年全省財政系統辦公室和科研業務培訓班學習筆記之一

主講老師:省政府辦公廳綜合處 趙民處長 

1.把宏觀大勢把握好

掌握改革發展的大勢。習近平:領導幹部必須善於觀大勢

心中有底,下筆有數。多謀大勢,沒有與財政無關的部門,沒有與財政無關的工作。不能侷限於業務管理收支方面的。既要精耕細作,又要深謀遠慮。

一是認真研究如何貫徹中央、省的部署;二是認真謀劃如何緊跟國際經濟形勢;三是如何借鑑各地的有效經驗

體會:胸中有丘壑,妙筆自生花。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2.把領導意圖領會好

一是領導主動談想法:聽懂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非常重要。帶錄音筆。不能羞羞答答,唯唯諾諾,敢於與領導互動

二是領導不講:揣摩,做實功課  認真學習上面的決策部署  回顧領導以往在講類似事情的時候的觀點

近階段在講工作時從哪些地方切入  矛盾與突出問題,意見與建議,不管寫什麼材料,都要了解得比領導更多一些

體會: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人生有主見,纔有自己,有自己,纔有旁人(梁漱溟))

3.把重要資料消化好

解決好兩個問題:

一是迅速分清主次。重點關注:習近平的講話,十九大精神,中央戰略、權威文章、先進典型

業務上的資料,中央關於財政的部署,各級財政會議精神

個性化的資料:領導講話,新聞報道

二是做好資料積累

密切跟蹤:緊跟主流媒體,重要報刊,最核心的,《人民日報》《新華日報》

篩選歸檔:進行分類,十大類:黨建、產業、科技、農業、民生——

優選使用:分爲核心資料與輔助資料

體會:腹有詩書氣自華,手握資料心不慌

4.把文稿標準制定好

很難有一篇稿子所有人滿意

標準:四個檔次

1.0 精準化描述,文通字順  入門級

2.0  深度化辨析,有深層次的思考與認識,辯證思維  理論功底,個人悟性

3.0  融合化加工  整合資源,融會貫通,廣泛積累,兼容幷蓄,消化吸收再創新    信息能力

4.0  個性化定製  體現個人風格,私人訂製  揣摩領導意圖的智慧

體會:爬坡過坎,久久爲功  馬拉松的極點現象,30公里以後,休息吧,停下來吧,38公里以後有第二次呼吸。

5。把文稿結構架構好

套型要熟練,有相對穩定的作爲基礎。每年有適當的調整

文稿框架幾大塊:思想認識,目標思路  具體措施   問題建議

平打開:

邏輯嚴謹,內容不能交叉,爲什麼幹什麼,怎麼幹或者幾個方面展開

各快內容不能撕扯不清,領導之間的內容注意避讓,不能撞衫

體會:結構不牢,地動山搖

6.把文稿內容組織好

短而不淺;紳士的演講,應該像女性的裙子,越短越好

正向橫向對比,正向與反向的闡釋

實而不碎;注意取捨與提煉,數據太多,聽起來比較吃力。

新而不偏;不能劍走偏鋒。用清新樸實的要求

準而不錯:特別提醒文字表述中的政治元素:旗幟鮮明講政治,巡視,首先是政治巡視,該講的一定要講。

加強黨對財政的領導,財中有政,政中有財,樹立

認真學習習近平,加強,推動高質量發展

省財政的稿,講黨的19大13遍,高質量發展,8遍

文字表述的語感很重要,話語體系,每天找成熟的文稿讀半個小時

7.把修改要求落實好

領導的要求

三個三分之一

一是領導的要求,延伸細化

二是原來的稿子,歸到新的體系

三是對照新的提綱,進行補充

部門的要求

活一句,死一句

8.把最後一關堅守好

校對,付印

一是二是三是四要

改革開改?

雖然技術含量不高,但出問題的概率不低

把握好三條

一是特別關注重要風險點。跟蹤動態數據,

二是大小標題  黑體字不容易注意

三是關注最後一個段落。不僅僅是幾句老話

不能把自己的命運交給打字員、印刷部

全過程掌控  建立問責機制,責任倒查

9.把團隊力量發揮好

每年選調新人  調一個,備一個,看一個

爭取構建一個比較強的團隊

四個機制:

羣狼機制

帶徒機制

學習講壇機制 第一 老同志講課  二、文稿點評  三、年輕同志過堂  四,年輕人談體會

加班通報機制  讓隱形的工作顯性化。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多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大團隊作戰  跟部門、科室協調作戰

10.把身體健康保護好

無休日狀態,無家狀態

避免三個誤區

一,寫稿一定要大量抽菸

二、每寫一篇稿都要不眠不休  充分利用白天與晚上12點前的時間

三、寫稿沒有時間運動

大部分是運動達人,有馬拉松愛好者,乒乓球比賽,至少跑步半小時,堅持10年,許多觀念在跑步機上出來的

最後分享

1,寫文稿看起來寫文字,實際上是寫思想

2.寫文稿看起來操作不難,實際上相當不容易,必須注重積累

3.寫文稿看起來拼的是心力,實際上是自己的體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