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人管事,PM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管項目,就是管事和管人。所謂“事”即對工作過程的管理,而管人就不言而喻了。企業間管理水平與績效能力的差異,就體現在了過程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這兩條腿上。想往前走,必須先邁出一條腿,若想“跑起來”,就必須兩條腿協調一致。

因此,企業的發展就是過程能力與人力資源能力不斷交替發展、相互融合的過程。也是因爲這個道理,PM的發展,也要兼顧過程能力和領導能力兩個部分——管人管事,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過程能力的2級 🔗,PM在所轄項目範圍內,建立起了項目管理的完整框架,包括完成具體工作任務所需的工具設備、工作程序和人員角色。有了具體的人員角色要求,PM才能按圖索驥,尋找合適的“演員”飾演不同的角色。那麼找誰來演,才能勝任角色要求呢?既有的人,誰是潛力股,會演技大爆發呢?

PM領導能力3級,爲你指點迷津。

有請大咖 “ 勝 任 力 ” ! 

我們在PM領導能力中提到的勝任力,是指爲實現企業的商業目標,開展工作活動所需的知識、技能和過程能力的集合。而勝任力中的“過程能力”,是個人在企業要求的工作流中,運用知識、發揮技能的生產能力。

勝任力好似一把尺子,可以度量角色與人員之間的匹配程度。有了勝任力,領導能力3級的PM,就可以定定心心的組建團隊、發展人才、落實工作過程……妥妥的收穫穩穩當當的績效了。

/var/folders/dy/nzc42zkn3jd0r4lr1_92qy840000gp/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640?wx_fmt=gif

 PM已經累成狗……還要搶HR的飯碗嗎?!

非也,非也。

就算不把勝任力放到明面上,PM也做過跟它相關的很多工作。倫家唸書不多,不要欺負倫家.

比如,根據項目的技術要求,挑選開發人員;根據項目的行業背景,挑選需求人員;根據客戶的風格,挑選接口人員……

爲什麼我的例子都是挑選人員?因爲即使是領導能力成熟度1級🔗的PM,也在毫無察覺地做着勝任力分析的工作,而不自知罷了。因此,基於過程能力3級所建立的標準項目管理過程,我們將勝任力的概念與應用,嵌到領導能力成熟度3級的PM核心能力架構中,讓PM建立基於勝任力的人員管理能力。

展開到領導能力的三個方面:

開發人員能力

無論公司是否系統地開展勝任力分析與定義,PM都要站在項目層面,識別出每個角色的知識、技能和過程能力的獨特組合,並將其作爲人員管理的基礎。這裏有三點需要特別強調一下:

1.     看似公司主導的勝任力分析與定義,應由HR負責,但項目這部分的勝任力識別,PM還是跑不掉的。所以,PM要對分析與定義勝任力這項工作,有正確的認知

2.     對勝任力的分析和定義要包含知識、技能,以及過程能力三個部分。最易被忽視的就是勝任力中的過程能力,它來自於項目過程管理中對角色的要求

3.     除了要識別出基於角色的勝任力外,PM還需要對團隊人員的現有能力進行勝任情況分析,爲發展勝任力做準備勝任力分析 

識別出勝任力後,PM要爲每位團隊成員制定勝任力發展計劃,以支持他們的個人發展目標。IT行業的PM必然經常面對人員流動的情況。儘管在領導能力成熟度1級與2級的描述中,我們將人員流動的問題明確地提出,但直到3級——以勝任力爲標準發展人員能力,才能讓團隊成員切實感受到,公司是他實現個人目標與職業抱負的依託,增強了留任意願和忠誠度。

如果是公司層面建設勝任力,通常會同時識別出每項勝任力的發展方法。PM僅需依照公司的勝任力標準,識別出每位人員的勝任力,再按照公司勝任力定義的發展方法執行即可。

如果是項目層面的勝任力,PM可以尋求團隊中資深成員的幫助。PM自己也要主動尋找學習機會,發展自身勝任PM的能力。

團隊建設與賦能

在不超出公司整體人資規劃的範圍內,PM要對項目人員及其勝任力進行規劃,識別短期與長期的需求,基於勝任力組建項目團隊,以滿足當前和未來的需要。

當項目管理過程被標準化後,調動人員工作積極性的有效方法,就是讓他們參與工作決策。

/var/folders/dy/nzc42zkn3jd0r4lr1_92qy840000gp/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640?wx_fmt=jpeg

這個過程依靠PM在領導能力2級所建立的信息共享的基礎之上,令團隊成員充分表達工作意見,發揮他們的專業優勢,形成工作共識,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工作指派和壓迫。儘管擴大參與決策的人員範圍,有可能降低決策的效率,但卻有利於決策的質量。

PM需要在領導能力3級時,調整決策過程,進一步爲團隊成員提供必要的項目與績效信息,讓他們明確自己的績效對項目的貢獻,以便讓他們做出自願而高效的決策。爲了對績效和決策負責,團隊成員會自覺擔負起工作的責任,自我管理,形成參與式的團隊文化。

激勵與績效管理

爲了獲得更高的績效表現,領導能力3級的PM應基於勝任力,對所有團隊成員進行績效管理。如果公司基於勝任力定義了職業發展路徑,PM可以據此,激勵團隊人員。如果公司的職業發展路徑並不明確,PM也要定期評估、討論和反饋團隊成員的績效與勝任能力,瞭解現有的勝任力發展與其職業發展期望之間的匹配程度。無論公司是否可以長期作爲他的個人目標與職業抱負的依託,有關績效和勝任力的溝通,都會增進PM與團隊成員間的關係,有助於PM管好人、管好事。

/var/folders/dy/nzc42zkn3jd0r4lr1_92qy840000gp/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640?wx_fmt=jpeg

過程能力的2級,建立了項目管理過程的完整框架,因此產生了項目管理環節中一個個的“角色”。所以領導能力的2級,PM是基於“角色”在項目管理過程中的要求,而建立起來的。

過程能力的3級🔗,形成了組織級的項目管理過程標準,既有的項目管理過程被拆分、優化與重組,既有的“角色”被細化爲知識、技能與過程能力的特定組合,即勝任力。

PM的領導能力3級,就是圍繞勝任力擴展開來的。勝任力刻畫了工作過程中的“角色”與個人。基於勝任力,PM可以清晰、有效的規劃與組建團隊、發展團隊、激勵團隊,打造參與式的團隊文化,成就高水準的績效表現。

更多PM管理乾貨,請關注凡奉信息微信公衆號(fancier-info)。

專注於爲軟件、互聯網企業提供CMMI發過程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結合的諮詢、培訓與評估服務

公司網站:www.fancier-info.com

業務熱線:4009-9393-01 

服務郵箱:[email protected]

QQ諮詢:3200634404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