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比你聰明,人家能預測死亡!至少知道啥時候死,給老人動物吧

2007年7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刊登了一篇頗有意思的文章,講述了一隻貓能在病人死前幾小時“預測”到他的死亡。奧斯卡是一隻被被羅德島州普羅維登斯斯提爾護理康復中心的工作人員收養的貓。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它至少有25次成功的預測,在這些預測中,病人在貓坐到他們的牀邊幾小時後死亡。在養老院的工作人員發現了奧斯卡的這種預測能力後,每當它伏在在病人旁邊時,他們就開始提醒家人做好準備。大多數家庭都能承受住甚至歡迎奧斯卡的出現,但如果奧斯卡被趕出房間時,它會變得心煩意亂,蹲在門外喵喵地叫。

奧斯卡的行爲似乎是非常有指向性的。他常在治療癡呆症晚期的病房裏閒逛。他會先聞聞病人,然後和趴在旁邊注視着她。奧斯卡會在旁邊打呼嚕,然後在病人死後很快離開。

奧斯卡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是“第六感”呢?還是它聞到了一種獨特的味道呢?動物專家給出了各種解釋,但大多數都認爲這可能與垂死病人產生的一種特殊氣味有關--瀕死的人會釋放出某種無法檢測到的化學物質,這種化學氣味會刺激到奧斯卡敏銳的嗅覺。一位貓科動物專家指出,貓可以從它們的人類或動物朋友身上感知疾病。英國動物專家傑奎琳·普里查德對BBC新聞表示,她確信奧斯卡可以感知的到人身上重要器官的衰竭。

至於爲什麼他會守在在病人身邊,奧斯卡可能是在模仿養老院工作人員的行爲。一位動物專家認爲答案就像奧斯卡享受病人身上披蓋的毯子的舒適感一樣簡單。

類似擁有驚人能力的動物的故事並不罕見。關於狗用嗅覺檢測各種癌症的傳說由來已久。後來有項研究證明,狗狗可以通過聞尿液感知膀胱癌的跡象。一些患有嚴重癲癇的人會去領養在慈善機構裏經過特殊訓練的狗。這些狗通過舔舐或其他信號來警告它們的主人即將發作。一名婦女說,她的狗經常給她40分鐘的警告,讓她可以去一個安全的地方,這樣就不用擔心癲癇發作會讓她處於危險之中。

這種狗會發現主人身上細微的氣味和特徵的變化(比如瞳孔放大)。他們會花一年的時間學習怎麼警告主人癲癇要發作了。雖然我們已經習慣聽到狗可以幫助盲人或尋找受傷的人,但這次奧斯卡的這個案例還是令人費解。貓,不像狗甚至大象,它缺少同理心。科學家們認爲,狗之所以能察覺到他人的疾病,是因爲它們的祖先是狼,而狼需要能夠察覺到羣體中有人受傷或生病。

我們已經發現了一些對奧斯卡的行爲和癲癇感應狗的行爲的合理解釋——細微的氣味,瞳孔放大,習得的行爲——但是其他動物的奇怪行爲呢?有些動物真的能感覺到地震或者具有同理心嗎?在下一節,我們將深入研究動物行爲學。

動物行爲學是以動物學爲基礎的對動物行爲的研究。動物行爲學研究動物先天行爲的進化基礎和發展,就像蜘蛛不用向父母學習就知道如何織網。他們還研究動物之間在物理、化學、視覺方面的交流方法和社會互動。人類行爲學研究着眼於人類行爲的進化起源,並比較不同文化之間的行爲。其他關於動物行爲的研究都是以心理學爲基礎的,側重於學習行爲和動物的教學行爲以及將結果應用於人類等方面。

動物是否具有特殊的感知能力是動物行爲學的一個常見的研究問題。幾千年來,關於動物感知地震的故事一直在傳播。就在2004年海嘯席捲南亞部分地區前,許多動物表現出了奇怪的行爲,比如會跑到更高的地方。據說,救援人員發現的動物屍體數量少得驚人,儘管在一些地區發現了許多動物屍體,牛首當其衝。

這是另一種特殊的“第六感”還是超自然能力?一些科學家指出,複雜的聽覺和探測微妙振動的能力使動物能夠感知地震。有些人還認爲動物能探測到空氣或電磁場的變化。無論如何,它可能不是一種神祕的感覺,而是一到兩種敏銳的感官——比如聽覺和嗅覺,使動物可以聽到地震或者聞到地震釋放的氣體。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艾倫·拉比諾維茨聲稱,人類曾經有這種能力,但在進化過程中失去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節目《60分鐘》製作了一個精彩的欄目,講述了莫肯人如何利用與海洋生物的親密關係,預測到了海嘯的發生。

對科學家來說,很難確定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動物在地震前逃跑或感到了恐慌。這樣的故事數不勝數,但可靠的測試方法卻不存在。畢竟,動物對許多刺激物都有反應,其中一些很難追蹤。有批評家指出,人們之所以能記住寵物的不同行爲,僅僅是因爲地震發生了,但很多時候寵物經常表現出奇怪的行爲,卻並沒有發生什麼地震或災難。然而,動物感知地震的理論已經得到了足夠的支持,以至於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都試圖對其進行解釋,結果喜憂參半。

不僅一些動物有高度精細的感官,許多動物也有複雜的情感。埃默裏大學著名的靈長類動物學家弗蘭斯·b·m·德瓦爾表示,許多動物--貓或狗,甚至是老鼠都能感受到同理心以及其他情感。在一項研究中,科學家給老鼠注射了一種化學物質,使它們產生輕微胃痛。它們會進行拉伸,這是一種自然的行爲反應,但可以發現被注射過的老鼠放在被注射過的老鼠旁邊比放在沒有注射過的旁邊拉伸得更多。雄性老鼠對在他們身邊的他們不知道的雄性老鼠表現出較少的男性行爲。換句話說,老鼠不僅對別人的痛苦有反應,而且對別人是誰也很重要。芝加哥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佩吉·梅森稱這是“邁向人類社會感覺的重要一步”。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譯之網翻譯團隊製作,公子大白髮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