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統基礎及常用命令

Linux的基本原則:1、由目的單一的小程序組合,組合小程序完成複雜任務;
2、一切皆文件;
3、儘量避免捕獲用戶接口;
4、配置文件保存爲純文本格式;

GUI接口:Gnome:C語言;KDE:C++語言;XFace簡潔的,適合用在嵌入式平臺上的輕量級桌面系統;(圖形化界面)
GLI接口:命令提示符(prompt),bash(shell),csh,zsh,ksh,tcsh,bsh,sh:默認shlee;
#:ROOT(管理員);$:普通用戶
命令格式:
命令+選項+參數
選項:短選項:-(多個選項可以組合,例如:-a -b= -ab),多個選項需要空格隔開,組合不需要空格;
長選項:--(不能組合,分開寫),修改命令執行特效;
參數:命令的作用對象;多個參數空格隔開:
虛擬終端(terminal):Ctrl+Alt+F1-F6

用戶的切換:
su(switch user)
#su+-l+用戶名
#pd(passwd):修改密碼

ls(列表,列出):列出指定路徑下的文件
目錄:文件,路徑映射;登錄系統,無時無刻都是目錄:
路徑:從指定起始點到目的地所經過位置;
文件系統(filesystem):層次管理
pwd(print working directory):顯示當前目錄

命令:
ls命令:
ls -l:長格式
例:-rw-r--r-- 1 xiayongjia 8445 10◇ 27 15:03 examples.desktop
(從左到右依次的意思)
(前十位字符)
第一位字符:
1、-:普通文件(f);
2、d:目錄文件;
3、b:塊設備文件(block)
4、c:字符設備文件(character)
5、l:符號鏈接文件(symbolic link file)
6、p:命令管道文件(pipe)
7、s:套接字文件(socket)
後九位字符:文件權限:每三位一組,每一組rwx(分別代表讀,寫,執行)

第十一位字符:文件硬鏈接的次數;
第十二位字符:文件的屬主(owner)
第十三位字符:文件的屬組(group)
第十四位字符:文件大小(size),單位是字節
第十五位字符:時間戳(time stamp):最近一次被修改的時間;
1、訪問(access);
2、修改(modify):文件內容發生改變;
3、改變(change):改變文件屬性,元數據(metadata);
第十六個字符:文件名

ls -h:做單位轉換;

ls -a:顯示以點(.)開頭的隱藏文件;1、一個點(.)表示當前目錄;2、兩個點(..)表示父目錄(上級目錄,根目錄);

ls -A:顯示所有隱藏文件,但是不包括點(.)和點點(..);

ls -d:顯示目錄自身屬性;例如:ls -ld /root(顯示root自身屬性)

ls -i (index node,inode):縮影節簡號;

ls -r:逆序顯示文件:

ls -R:遞歸顯示(recursive),顯示子目錄(消耗資源)!

ls /:顯示根目錄;

clear:清屏

cd命令:
cd(change dirctory):切換目錄,不能切換文件;例如:cd /root;

cd單獨輸入:回到家目錄,主目錄(home directory);或者輸入cd+~;

cd+~+用戶名:進入指定用戶家目錄;

cd -:在上一個和當前目錄之間來回切換;

Linux命令類型:
1、內置命令(shell內置),內部,內建;
2、外部命令:在文件系統的某個路徑下有一個與命令名稱相應的可執行文件;
type:顯示指定屬於哪種類型;

環境變量:命名的內存空間;變量賦值;

printenv(顯示環境);

PATH:使用冒號分隔的路徑;程序必須跟路徑,不然無法執行,要麼完整路徑,要麼加入PATH;

hash:緩存;緩存是實現系統加速;O(1)速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