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感的缺失是現代很多社會問題的根源

從吃飯說起。

過去,吃飯十分講究,主要體現在在禮儀上。在《鴻門宴》中,關於主客、陪侍的座位就有專門的強調。“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現在的家庭聚餐、領導宴請都保留古代的一些原則。

關於用餐,也是不得隨意僭越的。《史記》中記載,鄭靈公因爲宴請朝臣,分配甲魚羹不公,最後釀成內亂被殺。

放在現代,不再會出現因分食不均造成不愉快。但設想一種情形,平時在食堂吃飯的時候,如果對面的人夾了一口你的飯菜,你會不會有一種怪怪的感覺?或者對方跟你關係到何種程度,你才根本不會介意?

現在,火鍋幾乎是當下吃貨們的最愛。天氣寒冷,約幾個好友,圍坐一圈,說說笑笑。就像《讓子彈飛》開場時的場景:吃着火鍋,唱着歌,其樂融融。

想象一下,所有人,不管什麼身份,都從同一個鍋裏刷肉夾菜,也許你放進去的,結果被我給吃了,大家不分彼此。我們莫名其妙地喜歡這種“混”在一起的感覺,讓人感覺十分舒服。

身份是最具標識的分界線。但我們現在不再強調身份,也忽視了邊界。


邊界感的缺失是現代很多社會問題的根源。

過去,人們生活在一個集體社會,那是由熟人組成的村落,大家都是街坊領居,有時候甚至還沾親帶故,何必分得那麼清楚。

但現代社會不一樣,是由相互根本不認識的陌生人組成的社區,別說同住一個小區,同一個樓層的住戶都未必清楚對方是幹啥的,於是大家的邊界意識越來越強。

隨着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我們社會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表面上,大家都成了城裏人,住進了高樓,開起了汽車,但骨子裏還是農民。

二三十年前,可以碰上一些村民,他們因爲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爭吵,各種傷自尊、問候家人的穢語相互飛噴,忍不住時就會動手。至於說去勸架,傻子纔想搭進去,大部分人想看熱鬧。

而現在,同樣的一幕發生在重慶高速行駛的公交車上。大媽做過站不是及時下車,而是對司機無端謾罵,動手傷人。司機不是先控制車速,而是選擇還手,結果公交失控。而車裏其他人沒人去實質性地制止,結果一車人全部丟了性命。

他們仍以過去鄉土的思維來理解現代社會運行的規則。

我丈夫孩子還沒有趕到,我就有理由可以擋在高鐵門前。

我孩子個矮,就理所應當站起來看電影。

我無聊,就可以爲所欲爲的放聲看電影聽音樂。

我稱病,就可以堂而皇之的佔座不讓。

他們不是不在乎別人的感受,而是壓根就沒意識到自己的行爲已經屬於“干擾”。當有些人不遵守默認的社會運行規則,不懂什麼叫個人邊界的時候,他們的行爲就是對那些認真遵循社會規則的善良人的掠奪。他們無形中擴大了自己的邊界,認爲這些是自己的權利,堂而皇之的佔便宜。


社會發生的大問題也許不會影響到我們每個人,但在生活工作中的一些小事我們卻逃不掉。

生活中,這樣的事也成爲困擾:

能不能不敲門就直接進入小孩的臥室?

父母可不可以看孩子的日記?

情侶應該不應該看對方的手機?

過年回家,七大姑八大姨都會問你掙多少錢,有沒有女朋友,什麼時候結婚,又該如何作答?

工作中,也會遇到這些麻煩:

下班了,工作微信羣還會時刻喚醒,領導、同事電話也會叫個不停。

被人揹後捅刀,才反思自己當初不應該交淺言深。

被人搶功或者甩鍋,才發現當時沒把責任定清楚。

我們不禁要問:存在於人際關係和權利職責之間的邊界界限在哪?如何能在行爲中把握好分寸,做到剛剛好,這是一個難題。


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邊界,這已經向前邁出一大步,接下來就是問題的解決。

普通人遇到衝突,總是採用和稀泥的方式。小孩子打架,老師一般兩邊都會罵一通,美其名曰一個巴掌拍不響。這種方式太過粗暴,人又太過懶惰。他不去分辨,也不去抉擇。

在應該不應該,做與不做之間存在很大的灰色地帶。分辨與抉擇其實需要能力,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看得清楚,並且做得恰當。

孔子提倡中庸之道,殊不知中庸是君子的最高標準,它需要一個人將所有已知的道理在腦中融爲一體,並將其落實在日常行動中,做到剛剛好。

但分辨,付諸行動不是解決問題的開端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