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遊戲

權力這場遊戲,原以爲是跟對手在玩,後來發現自己的手下也參與其中。但玩着玩着,才發現自己纔是最大的敵人。

1.天京城破,困擾清政府13年的太平天國運動終於結束了。可以鬆一口氣的同時,滿清政府不得不考慮,曾國藩以及他一手創辦的湘軍該如何處理?

在建立這不世之功之前,左宗棠給他的密信中說“鼎之輕重,似可問焉?”,胡林翼與彭玉磷也寫密信詢問“東南半壁無主,我公豈有意乎?”天下大勢已漸明朗,即使不取天下,至少可以代替太平天國,獨佔東南,劃江而治。

曾國藩無意造反,也不想對抗朝廷,但軍中的將領與手下的士兵豈能善罷甘休。除了給錢,允許士兵劫掠外,他得給湘軍找出路啊!

具體怎麼做呢?將部分湘軍併入李鴻章新建的淮軍,這不僅是成就後來的李鴻章,而且將主動權交給朝廷,告訴他們,自己隨時都可以被取代,來換取安全與信任。

曾國藩曾經教導過李鴻章,“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爲第一義。”這個替手常被理解爲只是幫手,但其實還包括可以取代自己的接班人。

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組織,都不應該是離開某一個人就不能良好運轉的。馬雲就深諳此道,在恰當的時機,他選擇辭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找到更合適的接班人。

2.如果不想退,還想進一步。在攫取最高權力的過程中,權力的遊戲又該怎麼玩?

權力本身是一張關係之網,不應該單單關注處在權力中心的人物。扒開權力的細節,我們才發現當權者也只是順勢而爲,不可逆流而上。

唐朝初年,建功卓著的秦王李世民與輔助朝政的太子李建成關係視同水火。兩方都想動手,但都不願首先動手。歸屬太子陣營的魏徵,當初就建議早點除去李世民。同樣,秦王這邊的尉遲恭、長孫無忌等人也看出李世民猶猶豫豫,不夠果決。

那就行動,推他一把。玄武門之變的各種前期準備已經具備,只欠李世民的決心這陣東風。而李世民本人也認識到,必須順勢而爲。即使自己不做,手下的人也會幫着他完成。


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試想一下,他的手下們能同意趙匡胤不幹嗎?藩鎮割據的教訓就擺在眼前,你不幹總有其他人要幹。大勢不可擋,當權者不能逆大家的利益訴求於不顧。

權力自產生之日起,各個方面都有維護其存在的必要性。當這場權力的遊戲玩得越深入,自己是手下都會捲入其中。這時候才發現,權力只是大家共謀的結果。


3.一件物品的價值取決於其稀缺性,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其可替代性。人若能佔有權力,誰還想退。至於接班人,都是被動的選擇。但只有高人一籌,才能看清權力運行的本質。

唐朝的李林甫給後人留下口蜜腹劍的罵名,他嫉賢妒能,但也十分能幹。他做宰相的時間要遠遠長於被稱讚的張九齡、姚崇等人,而且功勳卓著。他支持的安祿山、史思明、哥舒翰、高仙芝等一批名將們掌握着龐大的軍隊,使得邊疆穩固。

人們總是看到他在位時,做了些什麼。但很難發現,他退下來的時候,留下了些什麼。

只要他還在任,中央政府與地方藩鎮就可以維持微妙的政治平衡,整個政府就不會出亂子。但他打造的權力運行機制都是圍繞自己建立。可他一離任,接替的楊國忠並不能夠玩轉這套機制,不得不改變政策,整治藩鎮。安祿山也意識到,這個時候,自己不得不反,於是,一切悲劇發生了。

這場遊戲玩到最後,才明白權力屬於系統,不是屬於某一個個人,而權力的正常運行也不應該過分依賴個人。

這時候才發現,曾國藩真正看明白了權力的遊戲,他不是從權力中退出,而是在平穩交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