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2億美金,澳本聰耗得起BCH內戰又怎樣?

比特大陸和“澳本聰”雙方圍繞 BCH 硬分叉所展開的算力搏殺已經進行了 40 多個小時,目前仍然沒有結束跡象。

根據 coin.dance 的數據,雙方在算力方面的差距已經逐漸回落,比特大陸所控制的 Bitcoin ABC 算力,已經從昨天峯值時的 71% 開始回落,並繼續固守 51% 的底線:

雖說在算力硬碰硬上沒有撈到什麼便宜,但“澳本聰” Craig S Wright 本人卻並不服軟,叫囂着要把 #HashWar 打成一場耗時達兩年的持久戰,打算趁着比特大陸 IPO 的關口徹底拖垮它的經濟。

而針對雙方在經濟上的消耗,BitMEX Research 的分析數據顯示,“澳本聰”的 Bitcoin SV 每天損失約 28 萬美元,而動用算力更多的比特大陸一方的損失,每天則要損失 44 萬美元:

據分析,比特大陸一方損失較高的原因,是 Bitcoin ABC 節點挖礦的難度過高,接近於“澳本聰”一方的兩倍:

從分析數字上估算,果真打滿兩年的話,澳本聰至少需要籌集 2 億美元的“彈藥”,而比特大陸一方則有可能要面臨 3.2 億美元的一大筆損失。

需要指出的是,這個損失並不包括比特大陸因動用 Bitcoin.com 的 BTC 礦池而帶來的機會成本損失。要知道,這些礦機每天挖 BTC 的淨收入都已經超過了 400 萬美元,這一成本消耗想必是 Bitcoin ABC 一方不願意維持過高算力佔比的重要原因。

簡單來說,圍繞 BCH 的這場算力戰能否打下去,唯一的決定因素就是“澳本聰”和比特大陸雙方燒錢的意願了。哪一方先知道疼,哪一方先離場。

這一場景,是中本聰最初在設計“工作量證明機制”時並不明確禁止的,只要攻擊者確實是 51% 以上的“大多數”,“工作量證明”意在爲此製造出很高的難度:在區塊鏈上堅持自己的主張不能打嘴炮,它需要拿真金白銀的切身利益來交換。

“硅谷”先例

其實,類似 2 億美元規模的“51% 攻擊”,在半年前的美劇《硅谷》第五季中已經上演過一段相當精彩的劇情:

爲了擺脫 VC 勞裏·布里姆的瘋狂控制,Pied Piper 團隊拒絕了她的 B 輪融資要求,轉而去發行他們自己的加密數字貨幣 PiedPiperCoin。結果,在幣價 68 美元才能達到他們原定的 B 輪融資額度的情況下,PiedPiperCoin 只達到了預期價格的千分之一:

就這樣,好端端的一個初創團隊人走茶涼,只剩下幾個比較核心的成員不肯死心,癡望奇蹟的出現。

兩個月後的一天,奇蹟竟然真的發生了,他們的用戶突然暴漲,每小時增加 12000 人:

當然,天上不會掉餡餅。原來是“控制狂” VC 仍舊不肯放過奄奄一息的 Pied Piper 團隊,她已經出資 2 億美元跟中國的“黑心商人”姚合作:

他們打算生產 40 萬部手機來接入 PiedPiperCoin 的網絡,一旦在算力上超過 51%,Pied Piper 團隊就對此再也無能爲力了: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此時的 Pied Piper 創始人,只好去找那個同樣被“黑心商人”姚涮到公司關門的“霸道總裁”蓋文·貝爾森幫忙,以求“聯吳抗曹”:

所幸,霸道總裁剛好無路可走,你死我活變局爲三方博弈:

商場如戰場,只要“霸道總裁”能拖住“黑心商人”,Pied Piper 就不至於一下子被團滅。

可惜,“霸道總裁”很快意識到博弈局勢的變化:只要能在鏈外跟“黑心商人”達成交易、獲得 PiedPiperCoin 的控制權,他就能夠控制整個硅谷最有前景的去中心化網絡,從而重回人生巔峯。

所以,他提出了一個讓“黑心商人”無法拒絕的提議:

“黑心商人”決定退出網絡,三方博弈又變回你死我活的局面,“霸道總裁”的算力佔比很快逼近了 51%:

局勢變化太快,實力明顯被“霸道總裁”碾壓,迫不得已的 Pied Piper 創始人只要服軟:與其狼狽地被踢出局,倒不如主動認輸,優雅地放棄

時來運轉的“霸道總裁”立即膨脹起來,翻臉涮掉“黑心商人”和“控制狂” VC,順帶 DISS 一把對他一直落井下石的 Jeff Bezos 與 Tim Cook:

沒成想,Pied Piper 憑空多出來 8 萬用戶。“霸道總裁”的 51% 算力沒能實錘,反倒被對方拿下了優勢:

原來,持續被編劇虐了 5 季的小鮮肉創始人,這次總算成長了起來,學會了在談判中留一手——他一直在拖延時間:

這憑空多出來的 8 萬用戶,來自於另一個被“控制狂” VC 趕出自己公司的創始人,好在他手上還有一個支持去中心化網絡的業餘遊戲項目:

迴歸現實

瞭解過美劇裏面的“51% 攻擊”,再來看 BCH 這場博弈,其中相互影響的各項因素就更容易理解了。

比如鏈上實打實的技術比拼、算力搏殺,到底是 Bitcoin ABC 新增的“OP_CHECKDATASIG”與“OP_CHECKDATASIGVERIFY”更有利於 BCH 和區塊鏈的發展,還是 Bitcoin SV 的 128M 區塊擴容以及恢復被禁用的操作碼更有利於 BCH 和區塊鏈的發展?雙方用拳頭打出來的算力搏殺未必就是最終結果,只有這些技術點在實際場景中的使用效果才能告訴我們答案。

比如鏈下真金白銀的利益之爭、刀刀見血,相比美劇中的三方博弈,BCH 大戰表面上是兩強相爭,事實上則是各自糾集了一批小弟彼此攻伐:礦池方面,參與算力比拼的各方共有 11 家

而市場方面,數十家交易所和錢包都免不了需要在這場大戰中表明立場

在跟多家利益相關方一對一地具體的談判上,真實故事中背叛與合作的精彩程度,絕對要超過美劇《硅谷》中簡單的三方博弈所能表達出來的情形。

Bitcoin Magazine 一見到有人報道比特大陸董事會重組、吳忌寒被趕出董事會,就立刻覈實出重組是真的,被趕出董事會卻是不實。

隨着 ICO 狂熱的冷卻以及全球經濟進入下行週期,資本和市場方面的巨大壓力必然迫使區塊鏈行業加速進化和淘汰,所有競爭和嘴炮的最後,找到真實的應用場景並生存下來,可能纔是唯一的真理。

最終,無論是“澳本聰”贏,還是比特大陸勝,對於整個區塊鏈領域來說,不勞而獲的日子想必再也不會回來了。

Anyway, talk is cheap. 這個行業可能還是需要真金白銀打出來,而市場只需要淘汰失敗者就是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