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研究院是怎麼帶來顛覆性技術創新的?

隨着科技的發展,創新成爲一個科技企業成敗的關鍵。近些年,國內很多IT企業都成立了研究院,以便更好的創新。

說到研究院,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英特爾研究院,爲了促進技術的創新,英特爾很早就成立了專注創新的部門,小到能讓蝴蝶飛舞的芯片,大到讓數千萬服務器能夠運轉的芯片,英特爾研究院其實都在做。

在國內,英特爾也設立了英特爾中國研究院,不斷的推動科技的創新。如今,我們正在邁向一個充滿人工智能的萬物互聯的未來。那麼英特中國研究院究竟在做什麼?

着眼未來的創新

作爲英特爾英特爾研究院在海外設立的三個“地區性的研究機構”之一,英特爾中國研究院(Intel Labs China, ILC)目前主要聚焦於研究與未來自主系統相關的關鍵技術,包括人工智能算法、自主系統平臺和智能基礎設施三大部分。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表示,“英特爾研究院看得更多的是未來三到五年有一些什麼樣大的技術變革會發生,一方面看如何通過技術的前瞻性研究,幫助現有產品線去提升它的競爭力,另一方面英特爾試圖看看未來可能有怎樣顛覆性的技術。這些技術是英特爾不可以錯過,也不可以錯失的,這些都是在預測未來的層面。”

英特爾研究院採取的是一種工業研究院模式,所謂工業研究院,它不是以發論文作爲主要指標,不是跟大家在學術界比拼,在哪個理論上有創新,發了多少論文,這不是英特爾研究院的指標,英特爾的指標是有突破性的技術,而這些技術能夠真正應用到產品當中去,去改變現在的一些產品的技術狀態,爲科技真正推動到實用當中去盡我們的力量。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的專家重點介紹了三個方面的最新技術進展。第一是在人臉分析及情感識別技術方面,幫助實現逼真炫酷的臉部特效。第二是在深度神經網絡壓縮技術方面。第三是在多模態圖像視頻解析方面,讓計算機不用人“手把手教”,就可以做到“舉一反三”。

加速通信和計算的融合

在智能基礎放,英特爾該項研究主要面向保障未來大規模智能聯網設備順利工作的支撐技術,包括無線通信技術和智能存儲技術。前者研究在網絡接入端的MIMO技術和移動邊緣計算技術;後者研究使用英特爾最新的3D存儲技術和FPGA構建的智能化方案來提供高吞吐量、低延遲、有增值服務潛力的技術。

英特爾介紹瞭如何面向5G下一代通信網絡,藉助通信與計算的融合打造高質量的VR體驗。當前,爲了滿足高質量虛擬現實體驗的需求,當下的高清體驗需要實現25-40倍的分辨率提升。爲此,英特爾希望通過計算和網絡的融合,以端到端方式實現網絡擴容,從而打造遠程沉浸式的互動體驗。

英特爾演示了超高分辨率全景視頻採集系統,它主要適用於無線VR設備,用戶可以身臨其境地觀賞全景視頻,或者參與VR遊戲互動。它使用了ISP總線同步相機快門,通過分佈式構架處理採樣圖像,同時利用光流法拼接全景視頻,並插值立體信息。該系統同時採用英特爾核心GPU高性能壓縮圖像,通過無線傳輸將主機渲染輸出到遠程終端,並利用OFFLOAD技術降低顯示延遲。

有了這些技術,電視觀衆即使在家裏也能感受到奧運會前排座席的觀賽體驗,或者選擇場館內不同的觀賽角度。

自主系統,打造機器人的英雄時代

自主系統是與人工智能相關的一個研究方向。英特爾中國研究院的目標是推出一套基於CPU+FPGA異構計算的自主智能機器人開發平臺,幫助研究人員基於此平臺進行開發。之所以引入異構平臺,是因爲機器人研究需要同時引入時間和空間計算模型。

基於這一目標,HERO智能機器人開放平臺(Heterogeneous Extensible Robot Open Platform)應運而生。它是英特爾中國研究院專爲智能機器人打造的一套低功耗、高性能、體積小的異構系統平臺方案。能夠實時處理大量數據並運行多種智能算法。

目前,英特爾中國研究院宣佈圍繞HERO平臺推出全新的合作伙伴計劃。圍繞該項計劃,英特爾中國研究院致力於攜手業界的平臺級、應用級和生態級合作伙伴,通過研發合作、學術創新和行業示範,共同打造一套完整、高效和開放的平臺,不斷擴展應用場景,加速技術和產品的落地。

總結,英特爾研究院不僅着眼於未來革命性的科技研究,還承載着將研究成果轉化至全球及中國本土創新產品的使命。面向未來,相信憑藉着英特爾的創新精神,必將進一步推動產品和社會向前發展,讓科技的進步普惠每一位世界公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