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終點的智慧城市 華爲是怎麼更進一步的?

"智慧城市是城市發展的必然,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是一個城市發展的進程。"在第十九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暨"華爲智慧城市峯會2017"上,華爲EBG中國區智慧城市業務部總裁張延德如是說。

但智慧城市的建設並不容易,華爲EBG中國區智慧城市首席專家洪小舟表示:"智慧城市建設並不是一蹴而就,它是一個沒有終點的工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那麼這個沒有終點的智慧城市該如何建設呢?華爲是如何攜手合作夥伴,幫助城市客戶進行智慧城市建設的呢?

新定位:華爲打造城市神經系統

何爲智慧城市?簡單來說,就是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實現城市智慧式的管理和運營,爲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要建好智慧城市,張延德認爲需要解決幾個關鍵的點:業務融合、數據融合和技術融合。其中在業務融合方面,通過跨界重組業務流程,實現業務和流程融合。華爲積極聯合合作城市,設立大數據局、智慧辦等機構,促進智慧交通、智慧環保、智慧醫療等相關業務融合。

在數據融合方面,由於傳統政務更多的是條塊管理,缺乏跨部門協同作戰的能力,數據統籌難。華爲憑藉領先的ICT基礎設施解決方案,通過頂層設計爲抓手,助力地方政府促進跨平臺建設,提高橫向統籌。

在技術融合方面,華爲在智能城市建設中的關鍵舉措,就是構建智慧生態圈以推動技術融合--基於開源架構,構建開放平臺,確保城市的信息資源向前能兼容,向後不被綁架。

張延德表示,當前的很多智慧城市建設的方式並不適合大規模建設,智慧城市是一個有機體,我們把智慧城市建設和地方政府現有的傳統資源開發,包括土地資源、產業園區開發結合起來,把智慧城市創建單一的成本中心轉化爲效益中心,只有實現效能轉化,商業模式、盈利模式清晰,智慧城市的創建才能健康發展。

張延德還表示,在智慧城市建設領域,華爲的戰略定位是打造城市神經系統,實現萬物感知-萬物聯接-萬物智能,助力城市數字化轉型。因爲智慧城市不應該是一堆冷冰冰的機器,而應該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

新的定位代表華爲在智慧城市領域,尤其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的理念和觀點的提升。城市是有機生命體,它應該具有自我造血和演進的過程。需要用到新的ICT技術,包括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融合,讓城市具有生命。

平臺+生態,攜手合作夥伴共建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神經系統,不僅包含城市大腦,還需要多個方面的支持,例如前端的感知,信息傳送,分析決策,再到反饋指令,需要很多個廠商參與進來,華爲以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術爲智慧城市打造神經系統,通過聚合合作伙伴的能力,來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

張延德表示,智慧城市作爲複雜巨系統,需要各行各業的共同努力以及聯合創新,已經成爲業界共識。在智慧城市建設領域,華爲將堅持"平臺+生態"雙輪驅動的戰略,並致力於通過打造智慧城市生態圈,與合作伙伴攜手爲智慧城市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

我們看到,這是華爲非常典型的戰略,通過"平臺+生態",不僅讓華爲有強大的ICT信息基礎技術實力支撐,同時豐富了智慧城市生態圈的合作伙伴合作。華爲聚合衆智衆力,聯合各個環節的企業在各自領域做好自己擅長的事情,共同面對、克服、解決在建設智慧城市遇到的問題,逐步前行。

團結生態夥伴 打造經典智慧城市案例

目前華爲智慧城市生態圈核心夥伴已經達到30家,已經爲深圳、上海、濰坊、益陽、敦煌等120多個城市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智慧城市。

濰坊:連續斬獲兩項國際殊榮

10月15日,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將"物聯濰坊"選入4個典型案例之一。11月16日,在巴塞羅那舉辦的2017智慧城市博覽會組委會宣佈,山東濰坊從300多個城市中脫穎而出榮獲智慧城市獎"提名獎"。連續斬獲兩項國際殊榮,這是對智慧濰坊建設思路的認同,也是對"濰坊物聯"城市建設模式的認可和肯定。

濰坊智慧辦副主胡延年表示:"我們很榮幸和華爲一起建設智慧濰坊。通過建設物聯網創新研發中心,把華爲OpenLab的資源引到濰坊,給落地濰坊企業的創新和研發提供平臺;通過物聯網的應用,提升業務系統,同時吸引更多的企業關注濰坊智慧城市建設,給智慧城市帶來更大的效應。"

益陽:引領惠民示範市

爲了推進互聯網事業發展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益陽在全省範圍內與華爲合作,開展智慧城市建設,以打造全國一流的新型智慧城市和"惠民、善政、興業"爲目標,如今已經初見成效。

益陽市經信委總工鍾秋前表示:" 今年以來,在華爲專家團隊的大力協助下,制定了《益陽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頂層設計方案》,智慧城市建設已經初見成效。我們希望通過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把益陽建設成爲全國領先市、引領產業跨越發展的惠民示範市。"

敦煌:煥發新的生命力

2016年3月,敦煌市與華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啓動以智慧旅遊爲核心的智慧敦煌建設,依託集雲存儲、雲計算於一體的飛天雲計算中心,在信息化基礎設施,市民服務、遊客服務、政府治理等方面建設均取得了明顯的成果,2016年遊客年增長達30%以上、旅遊產業GDP佔比超過50%。

泛華集團副總裁羅雲兵表示:"泛華集團作爲傳統的智慧城市發展商和運營商,很需要這樣的神經系統,使得我們的血肉、骨骼和神經系統很好的融合,真正的使得智慧城市富有新的生命力。"

人工智能+智慧城市 值得期待!

華傲數據是一家針對數據管理的廠商,與華爲一直保持着緊密合作,雙方充分依託各自行業領域的長期積澱優勢,在大數據核心技術、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等領域已經建立了全面、深度、互信的戰略合作關係。

華傲數據副總經理何運昌表示:"作爲華爲大數據方面的首選合作伙伴,我們在這個領域取得很大的突破。我們打造了三個解決方案,在龍崗、上海、北京、益陽、貴州、甘肅蘭州、江蘇等十個地方進行聯合推廣和複製。藉助華爲底層的國際頂尖大數據平臺技術,結合我們國際頂尖數據治理的技術,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

對於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建設的應用,洪小舟認爲,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在不同應用中有所突破,應用場景非常貼近老百姓的實際生活。華爲把人工智能技術植根於芯片,從底層植入人工智能基因;同時,華爲生態體系裏有很多企業從事人工智能相關的研發和應用。華爲將與生態夥伴共同努力,未來非常值得期待!

目前,華爲已幫助40個國家建設了120多個智慧城市。在中國,僅在2016年,華爲就參與了42個智慧城市項目的建設,與62個城市簽署了智慧城市戰略合作協議。正如張延德所說:"華爲有信心、也有能力爲智慧城市打造領先的神經網絡,助力城市數字化轉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