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快與慢

有這樣一種非常實用的學習方法能夠迅速連接新知識與舊知識:寫標籤。學習的過程是把新的信息內化爲能夠認同或者自如運用的過程,寫標籤無疑是好方法。

然而,也正是因爲這樣的連接,我們難以仔細地分辨兩個事物具體而細微的差異,從而產生誤判。

比如,前段時間,在簡書上看到一篇文章,大致是作者非常喜歡看《人民日報》,覺得其中的文章來自於各行業精英,內容經過打磨,值得仔細學習體會,然而評論區裏有許多鄙視嘲諷的聲音,說作者大概是被洗腦過度或者是五毛黨來搖旗吶喊的。

不知道這些評論者當中有多少人認認真真看過幾期《人民日報》,匆匆做出這樣的評論是基於“太過官方”“所言不實”“喊口號”等認知,然而新知識(沒讀過的報紙)和舊知識(已有認知)之間是否能這樣快速地貼上標籤,建立連接呢?

我們都是在快要畢業的時候才突然發現愛上學校的。

就像人生,我們總是在快要結束的時候,纔想要好好開始。

我們都以爲只有長大了,我們纔可以永遠相伴,所以,我們就不惜一切代價,拼了命的成長。但是當我們真的長到了足以和青春揮手告別的時候,我們回頭,才突然發現,被騙了,成長只能讓我們分離。

很多人都是來不及說再見的,但是最措手不及的卻是我們還未配妥劍,出門便已經是江湖了。

當越來越多的人告訴你,夢想不能當飯吃,做人得現實,當越來越多的人,指着你的夢想,告訴你你不行,讓你懷疑自己的時候,才突然覺得,成功可能不是賺多少錢,能多出名。真正的成功是,不管有多少人質疑你,你都敢於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也許快餐時代下長大的我們,理想得不夠純粹,也現實得不夠徹底。但是我們對規則和穩定沒有崇拜。我們渴望與衆不同,我們渴望活出自己的人生。

所以不管有多少人向我們兜售所謂成功的人生經驗,我們還是要不顧一切地跟這個世界死磕到底。因爲我們不想普普通通的活着,做一個“體面”的普通人。

人生最遺憾的事從來不是失敗,而是我本可以。

引文是今天“共青團中央”的微信公衆號中發佈的一段文字,字字入心,確實是我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的感想和體會。

很多時候我們遇到事情匆匆就下了結論,和以往的經驗、學識聯繫在一起,就以爲自己瞭解了,事實上,我們看到的往往只是事實的一部分,請不要輕易給人給事貼標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